39健康

男性要小心糖尿病“悄悄夺命”

  据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华章主任医师介绍,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长了5倍多,是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二大国,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绝大多数。

  杨华章主任呼吁:对于新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应及早干预治疗,以便对糖尿病进行更好的控制。近日,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30年的最新数据公布,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早期干预对于糖尿病治疗尤其是对心血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该研究表明,如果从2型糖尿病确诊时就进行及早干预,控制好血糖,不仅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而且可有效保护心血管。

  “新糖友”:早期干预很关键

  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长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饮食热量过高、缺乏运动,吸烟等均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急剧增加的因素。我国目前约有糖尿病患者3980万,患病率为2%~4%,且20岁以下年轻人群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也有显著增加的趋势。

  对于“新糖友”来说,他们会逐步失去有效利用胰岛素食物转化为能量的能力,导致血糖水平上升,引起各种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等,从而对其生命造成威胁。

  因此,对于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要着力纠正代谢紊乱,保护胰岛功能,通过有效治疗来避免、缓解和遏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早期干预,双管齐下

  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首要目标,也是降低其他危险因素的重要指标。然而很多情况下,患者的血糖往往不易达标,这与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密不可分,如吸烟、酗酒和缺乏运动等。因此在传统的早期糖尿病治疗中,常常先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然后再进行药物干预。

  但是,生活方式的干预难以尽如人意。一方面,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坚持,从而影响了血糖的早期达标和长期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当2型糖尿病确诊的时候,胰岛β细胞功能往往已下降近50%,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延误治疗时机。

  中国最新的2007年版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把二甲双胍推荐为与生活方式干预共同开始的一线治疗药物。该共识指出,2型糖尿病人一经确诊,就要立即用药,并同时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专家指出,“新糖友”在确认病情后,应该马上进入“生活方式干预+降糖药物治疗”双管齐下的治疗阶段。

  ■破招秘笈

  即是治疗糖尿病的“五架马车”: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自我监测、药物治疗。

  秘笈一 糖尿病教育 它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糖尿病专家的高度重视,提倡通过糖尿病教育逐步实现三级预防。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即为“糖尿病教育”,口号是“无知的代价”,即对糖尿病无知将付出高代价,指出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

  秘笈二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控制饮食,二是合理营养。控制饮食指限制每日从食品中摄入的总热量。合理营养指所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要有一定的比例,要求合理地选择食品种类并限定其数量。其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55%-65%,蛋白质占10%-20%。此外,还应注意维生素矿物质的补充等。

  秘笈三 运动治疗 根据病情掌握运动“宜忌”。 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满意,高于14mmol/L,不宜参加运动,以免产生酮症;新近发生的血栓、各种急性感染、急性并发症者,不宜运动。患有高血压者不举重、屏气;有视网膜病变者不宜举重、不潜水,运动时头不低于腰;有周围神经病变者避免过度伸展,不负重;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心功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糖尿病足、高血压者,运动宜轻缓不宜剧烈。

  秘笈四 药物治疗 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选用合适的降糖药物,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水平,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个体化处理。包括选择口服降糖药或是胰岛素治疗。

  秘笈五 自我监测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应长期进行监测,及时了解病情,早期发现和防治并发症。

(实习编辑:伍智聪)

2008-10-28 07:47:00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过敏性丘疹性荨麻疹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过敏性丘疹性荨麻疹是指丘疹性荨麻疹,可能是由于昆虫叮咬、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物理因素等原因所引起,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1、昆虫叮咬如果患者被昆虫叮咬,比如蚊子、跳蚤等,可能会导致丘疹性荨麻疹,从而出现丘疹、瘙痒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2、饮食因素如果患者进食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海鲜、芒果等,可能会诱发上述疾病。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瘙痒症状。3、环境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到刺激,从而诱发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4、精神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该疾病。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5、物理因素如果皮肤受到寒冷刺激,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从而诱发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另外,患者也可以通过红外线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建议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建议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