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误区一: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虽然血压高,却无任何自觉症状,便以为不用服药。其实,即使是无症状的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也会使病情加重,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高血压患者即使无任何自觉症状也应服药。
误区二:凭感觉服药
许多高血压患者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舒适的时候不测血压,就减量服用或不服降压药物。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加大药量。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恶化,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误区三:选择药物不适当
首先是选药较陈旧,如有的人还在使用降压灵、维压静等药物,这些药物虽可降压,但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多,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其次是选药时不注意因人而宜,搬用别人的经验,用别人的药方服药。甚至听从别人的建议随意加大剂量,这都是很危险的做法。
误区四:用药单一
大约2/3的高血压病人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使血压降到正常;1/5的病人须两种降压药合用,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而另有1/1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则需三种降压药合用。如果属于后两种情况,而只服一种降压药,血压自然很难降至正常水平。
误区五:间断服药
有些患者在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药,结果没过多久血压再升高。如此这般,易使病情波动,治疗更加困难,如长期服β-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甚至猝死。
误区六:睡前服药
人在睡眠后,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两小时后血药浓度到达峰值,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极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所以,有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看医生,不可道听途说,随便用药。由于各种降压药的化学结构不同,降压机制不同,降压作用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不良反应也不同。所以要根据各人的不同病情,由诊病医生选择,即所谓的个体化治疗,只有这样,方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
(实习编辑:伍智聪)
主治医师
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柳州市中医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乐山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安县东风路南段13号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赣榆县青口镇文化路11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北大街218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沈阳市民主路20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云南省江城县勐烈镇回归路139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