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骨折固定术

   (一)骨折的定义、原因及种类。

  由于外伤等暴力因素,破坏了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称为外伤性骨折。

  其原因是直接暴力(受暴力直接打击发生的骨折,如交通事故引起的骨折多属此类);间接暴力(如从高处跌下,足先着地,引起的脊椎骨折);肌肉拉力(如骤然跪倒时,发生的髌骨骨折,投掷物体不当时引起的肱骨骨折。)

  骨折一般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种类型。骨折处没有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骨折处有皮肤或粘膜破裂,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

  根据骨折的程度又可分为:骨质完全断裂称为完全骨折,骨质未完全断裂称为不完全骨折。

  (二)骨折的主要症状:

   1、疼痛剧烈,尤在骨折处有明显压痛。

  2、肿胀。骨折断端可刺伤周围神经、血管、软组织及骨髓腔内出血,造成局部血肿。

  3、骨折局部畸形。造成受伤部位的形状改变,如肢体短缩、成角、旋转等。

  4、骨摩擦音。骨折断端互相磨擦所发生的声音,但不要为了听骨摩擦音而去反复移动骨折断端。

  5、功能障碍。骨折后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完全丧失。

  (三)骨折固定的目的:

  避免骨折断端刺伤皮肤、血管和神经。固定肢体使伤员安静以减轻疼痛,便于运送,避免在搬运与运送中增加受伤者的痛苦。

  (四)骨折临时固定注意事项:

  1、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有大出血时,应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固定骨折部位。

  2、对于大腿、小腿和脊住骨折,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员。

  3、骨折固定的目的,只是限制肢体活动,不要试图整复。如患肢过度畸形不便固定时,可依伤肢长轴方向稍加牵引和矫正,然后进行固定。

  4、对四肢骨折断端固定时,先固定骨折上端,后固定骨折下端。若固定顺序颠倒,可导致断端再度错位。

  5、固定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花等柔软物品垫好,尤其骨突出部和夹板两头更要垫好。

  6、夹板要扶托整个伤肢,将骨干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住。绷带和三角巾不要直接绑在骨折处。

  7、固定四肢时应露出指(趾),随时观察血循环,如有苍白青紫、发冷、麻木等情况,立即松开重新固定。

  8、肢体固定时,上肢屈肘,下肢伸直。

  9、开放性骨折禁用水冲,不涂药物,保持伤口清洁。外露的断骨严禁送回伤口内,避免增加污染和刺伤血管、神经。

  10、疼痛严重者,可服用止痛剂和镇静剂。固定后迅速送往医院。

  (五)骨折固定材料:

  夹板:制式木夹板最为妥善,有各种宽度和长度,以适合伤肢固定。现场没有定型夹板时,也可利用伤员胸部、健肢或木棒、树枝、竹杆等代替夹板,上肢可利用厚纸板、画册等。

  敷料:有两种,一种是作衬垫用的,如棉花、衣服、布;另一种是用来绑夹板的,如三角巾、绷带、腰带等。绝对禁止使用铁丝之类东西。

  (六)各部位骨折固定方法:

  1、锁骨骨折固定:

  ①无夹板固定:

  先在两腋下各垫上一块棉垫,将三角巾折叠成4横指宽条带,以横“8”字形缠绕两肩,使两肩尽量往后张,胸往前挺,在背部交叉处打结固定。两肘关节屈曲,两腕在胸前交叉,再用一条三角巾,从上臂肱骨下端处绕过胸廊,两端相遇时打结(图1-48)。

   ②“T”这形夹板固定:

   预先做好“T”形夹板(直板长50厘米,横板长55厘米)。用“T”字形夹板贴于背后,在两腋下与肩胛部位垫上棉垫,再将腰部扎牢,然后,固定两肩部。

  2、前臂骨折固定:

  固定时,必须做到肘关节屈曲成直角,腕关节稍向背屈,掌心朝向胸部。

   ①夹板固定:

  取两块长短适当的木板(由肘至手心),垫以柔软衬物,将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前臂掌侧与背侧(只有一块夹板时放在前臂背侧),并在手心放棉花等柔软物,让伤员握住,使腕节稍向背屈,然后,上下两端扎牢固定,再屈肘90度,用大悬臂带吊起。

  ②衣襟、躯干固定:

  利用伤员身穿的上衣固定。将伤臂屈曲贴于胸前,把手放在第三、四钮扣间的前衣襟内,再将伤侧衣襟向外翻,反折上提,托起前臂衣襟角系带,拉到健肢肩上,绕到伤肢肩前与上衣的衣襟打结。无带时可在衣襟角剪一小孔,挂在第一、二钮扣上,再用腰带或三角巾经肘关节上方绕胸部一周打结固定。

  3、肱骨骨折固定:

  固定时,要达到肘关节屈成直角,肩关节不能移动。

  ①夹板固定法:

  用木夹板两块置于上臂内、外侧(如只有一块夹板时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将上下两端扎牢固定,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用小悬臂带吊起。

  ②躯干固定法:

  现场无夹板时,可用三角巾躯干固定。三角巾折成约10-15公分宽(将三角巾叠成三折的宽带,其中央要正对骨折处)的带子,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屈肘90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胸前。

  4、股骨(大腿)骨折固定:

  ①夹板固定:

  伤员仰卧,伤腿伸直。用两块夹板放于大腿内、外侧。外侧由腋窝到足跟,内侧由腹股沟到足跟(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到外侧),将健肢靠向伤肢,使两下肢并列,两脚对齐。关节及空隙部位加垫,用五至七条三角巾或布带将骨折上下两端先固定,然后分别在腋下,腰部及膝、踝关节等处扎牢固定。此外固定时,必须使脚掌与小腿呈垂直,用“8”字形包扎固定。同时,应脱去伤肢的鞋袜,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

  ②健肢固定:

  无夹板时,可用三角巾、腰带、布带等把两下肢固定在一起,两膝和两踝之间要垫上软性物品(图1-55)。

  5、小腿骨折固定:

  ①夹板固定:

  用两块由大腿中段到脚跟长的木板加垫后,放在小腿的内侧和外侧(只有一块木板时,则放在外侧),关节处垫置软物后,用五条三角巾或布带分段扎牢固定。首先固定小腿骨折的上下两端,然后,依依固定大腿中部、膝关节、踝关节并使小腿与脚掌呈垂直,用“8”字形固定。

  ②健肢固定方法与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相同。

  6、肋骨骨折固定:

  因肋骨长而细,很容易折断,可采用宽带固定法或多头带固定法进行固定。先在胸部骨折垫些棉花,在受伤者呼气状态下用宽绷事围绕胸部紧紧地包扎起来,固定胸壁。用大悬臂带扶托伤侧上肢。

  7、脊柱骨折固定法:

  脊柱骨折后,不能轻易移动伤员,应依照他伤后的姿势作固定。俯卧时,以“工”这方式将竖板紧贴脊柱,将两横板压住竖板分别横放于两肩上和腰骶部,在脊柱的凹凸部加上软物品,先固定两肩并将三角巾的末端打结胸前。然后,再固定腰骶部。

  伤员仰卧时,如不需搬动,可在腰下、膝下、足踝下及身旁放置软垫固定身体位置。

2007-09-12 14:20:00浏览8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