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急救 > 心肺复苏

常见实用急救技术大全

举报/反馈
2007-12-08 01:20:0039健康网社区

  急救技术在平时、战时,在病房、手术室以及医院外的各种场合均可出现,作为医护人员,应掌握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心脏复苏术

  (一)心前区捶击 在心搏骤停后的1分30秒内,心脏应激性最高,此时拳击心前区,所产生的5-15W.Sr 电能可使心肌兴奋并产生电综合波,促使心脏复跳。

  1.方法 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病人胸壁,以距胸壁20-30cm高度,垂直向下捶击心前区,即胸骨下段。捶击1-2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观察心电图变化,如无变化,应立即改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2.注意事项

  (1)捶击不宜反复进行,捶击次数最多不宜超过两下。

  (2)捶击时用力不宜过猛。小儿禁用,以防肋骨骨折。

  (二)胸外心脏按压 心脏骤停病人的胸廓仍具有一定的弹性,胸骨和肋骨交界处可因受压下陷。因此,当按压胸部时,使血液向前流动的机制是由于胸腔内压力普遍增加,以致胸内压力>颈动脉压>头动脉压>颈静脉压。正是这个压差使血液向颈动脉,流向头部,回流到颈静脉。

  1.病人体位 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上,头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以保证脑血流量。如有可能应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

  2.术者体位 紧靠病人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力垂直作用于病人胸骨,术者应根据抢救现场的具体情况,采用站立地面或脚凳上,或采用跪式等体位。

  3.按压部位 在胸骨下1/3段。确定部位用以下方法:术者用靠近病人足侧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确定近侧肋骨下缘,然后沿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将中指紧靠胸骨切迹(不包括剑突)处,食指紧靠中指。将另一手的掌根(长轴与病人胸骨长轴一致)紧靠前一手的食指置于胸骨上。然后将前一手置于该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手指并拢、分开或互握均可,但不得接触胸壁。

  4.按压方法

  (1)成人 术者双肘伸直,借身体和上臂的力量,向脊柱方向按压,使胸廓下陷3.5~5cm,尔后迅即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使心脏舒张,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掌根部不得离开按压部位,以防位置移动,但放松应充分,以利血液回流。按压频率80-100次/分。

  (2)小儿 使患儿仰卧于诊疗桌上,足部略抬高以增加回心血量。术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儿胸骨中下部垂直向脊柱方向施力,使胸廓下陷;如是婴儿,则用一手托住患儿背部,另一手以食、中指进行按压。按压频率,年长儿80次/分,婴幼儿及新生儿100次/分。

  5.按压与通气的协调

  (1)一人操作 现场只有一个抢救,吹气与按压之比为2:15,即连续吹气2次,按压15次,两次吹气间不必等第一口气完全呼出。2次吹气的总时间应在4-5秒之内。

  (2)两人操作 负责按压者位于病人一侧胸旁,另一人位于同侧病人头旁,负责疏通气管和吹气,同时也负责监测颈动脉搏动。吹气与按压之比为1:5,为避免术者疲劳二人工作可互换,调换应在完成一组5:1的按压吹气后间隙中进行。在按压过程中可暂停按压以核实病人是否恢复自主心搏。但核实过程和术者调换所用时间,均不应使按压中断5秒以上。

  6.按压有效标志

  (1)可触知颈动脉搏动(由吹气者监测)。

  (2)动脉血压收缩压>8kPa.

  (3)意识改善,瞳孔对光反应恢复。

  (三)胸外心脏电除颤 心脏除颤器能释放高能量短时限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心肌纤维同时除极,中断一切折返通道,以消除异位心律,重建窦性心律,急救时主要是用非同步除颤消除心室纤颤。因此,对室颤病人的抢救极为重要。

  1.用物 除颤器(有直流电与交流电两种)、导电膏或盐水纱布。

  2.方法

  (1)做好心电监护以确诊室颤。

  (2)接通电源。有交流电源(220V,50Hz)时,接上电源线和地线,并将电源开关逆时针方向转一档至“交流”位置; 若无交流电源,则用机内镍镉电池(15V),将电源开关顺时针方向转一档至“直流”位置。电源指示灯亮约2分钟,示波器即可出现图象。

  (3)按下胸外除颤按钮和非同步按钮,准备除颤。

  (4)按下充电按钮,注视电功率数的增值,当增加至所需瓦秒数时,即松开按钮,停止充电。

  (5)电功率的选择,成人首次电击,可选用2000W.S若失败,可重复电击,并可提高电击能量,但最大不超过360W.S。

  (6)将电极板涂 好导电膏或包上蘸有生理盐水的纱布。将一电极板置于病人胸骨右缘第2、3肋间,另一个置于心尖部。电极板须全部与皮肤紧贴。

  (7)嘱其他人离开病人床边。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使自己身体离开床缘,然后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8)放电后立即观察心电示波,如除颤未成功,可加大瓦秒数值,再次除颤,同时寻找失败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9)使用后,电极板擦拭干净放回除颤器箱内,如系应用盐水纱布作导电物,应擦干后换上新纱布备用。

1/3上一页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