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咯血急救 关键细辩病因

  王大爷今年64岁,退休多年,闲暇无事,每天喜欢喝上“二两”酒;烟,不管好孬,至少也要1包。平素身子骨倒也硬朗,可近两三个月,他晨起总要咳嗽一阵,有时痰里还发现有一些小血块,他总是当“烟咳”,没放在心上。两周前,王大爷起床后,咯出好几口鲜血,这可把老伴和子女们吓坏了,立马将王大爷送去医院。经检查,王大爷被诊断为右下肺癌,做了肺癌根治切除术,近日已康复出院。

  咯血是胸科常见急诊,其病因较为复杂,一般常见于以下疾病:①支气管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内膜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腺瘤等。②肺部炎性病变。80%以上的肺结核患者可有咯血,尤其是结核空洞的患者发生大咯血的几率更高,而其他肺部炎症患者咯血量较少,多为痰中带血。③肺部癌肿。50%以上的肺癌病人可发生痰中带血,少数病人可发生大咯血。④肺部寄生虫病。最常见的有肺吸虫病、肺阿米巴病、肺包虫囊肿等。⑤肺动静脉瘘。此病为先天性发育畸形,一旦发生出血量都较大,甚至是致死性大咯血。⑥心血管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左心衰引起的肺水肿、肺梗塞等均可引起咯血。⑦其他。如血液系统疾病的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瘢、肺部胶原性疾病、肾炎肺出血综合征等也可引起咯血。

  临床常把咯血分为痰中带血、轻度咯血(咯血量少于100毫升)、中度咯血(咯血量100-300毫升)、大咯血(咯血量500毫升以上)。引起咯血的疾病不同,其咯血时的症状也不一样。

  肺结核。多见于青壮年,这些病人大多可明确告诉医生,他们有肺结核病史或有结核中毒症状,如发热(一般多为午后低热,体温38度左右)、乏力、盗汗等。咯血时出血量与病灶大小和病情严重程度一般不成比例,就是说肺部的病灶虽小也可发生大出血,而成片状的大病灶不一定就发生大出血,此主要与病变损害血管的程度有关。出血时肺部可听到湿性哕音,痰液检查可发现结核菌阳性,胸部X线、CT检查可发现肺部结核病变。肺结核的咯血可痰中带血,可为少量咯血,合并空洞的病人咯血量可达千余毫升不等。

  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多有肺结核病史,常有较长时间的刺激性咳嗽,服用一般止咳药物难以控制,如发生咯血可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痰涂片或细菌培养可发现结核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支气管粘膜结核病变。

  支气管扩张症。这类患者大多从青少年开始就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或明确患过百日咳等疾病。晨起或卧床后痰量较多,痰液放置稍久可见分层(一般分为3层,上层为清水样,中层为絮状,下层为沉淀物)。也有的病人只是咳嗽,而痰液量并不多,医生们称之为干性支气管扩张症。除此以外,医生在为病人检查时可发现手指、脚趾如同鼓槌(杵状指),肺部可听见湿性哕音。这一类病人的咯血量可大可小,有的仅痰中带血,有的则为大咯血。

  肺癌。肺癌患者咯血时多伴有咳嗽、胸痛,多为少量痰中带血,一般晨起明显;癌肿若靠近大血管,或晚期病人可出现致命性大咯血。胸部X线或CT检查时可发现肺部明确的病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病理学诊断。

  肺脓肿。肺脓肿患者咯血时,多伴有高热,咳大量的脓痰且有臭味。若病程较长,可出现贫血、消瘦等症状。胸部X线片或CT检查可见肺部片絮状阴影,有的可发现有空洞,血液检查多有白细胞增多,痰液涂片或做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肺部寄生虫感染。常见肺寄生虫有肺包虫、肺阿米巴、肺吸虫等,一般多发病于有生食鱼、肉史的渔民、牧民等,这些寄生虫病可引起肺组织破坏,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咯血主要以血痰形式,病人可咯出果酱样痰,如阿米巴病;也有为紫色、棕色、铁锈色痰等。痰中可找到虫卵而确诊,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病变部位。

  其他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亦可引起咯血,但不多见。

  一旦出现咯血,不论何种疾病引起的,也不管是痰中带血还是晨起后咯一两口血,都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呼吸科、胸外科或急诊科就诊,必要时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家人在发现病人有咯血时来不及送医院或急救车还未到达时,要让其卧床休息,不要惊慌失措。如发现病人在咯血过程中突然呼吸中止,或出现憋气,呼吸急促,瞪眼张口,即是血块堵塞大气道的征象,可将病人倒置或置头低脚高位,轻轻叩背,及时清除口中血块,有假牙的应及时取出以防误吸。发生大咯血时,不要过多搬动病人,尽量保持侧卧位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有条件者可行气管插管吸引。止血药的应用,少量咯血者,可口服云南白药等,急性大量咯血者,可给予立止血、脑垂体后叶素等以控制出血。反复咯血者,内科治疗无效者,尤其是反复大咯血而出血部位不明者,只要身体条件许可,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对肺部肿瘤引起的咯血应及时检查,明确诊断,及时进行外科手术和抗肿瘤治疗。

(责任编辑:叶惠玲)

2008-03-05 03:58:00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过敏性丘疹性荨麻疹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过敏性丘疹性荨麻疹是指丘疹性荨麻疹,可能是由于昆虫叮咬、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物理因素等原因所引起,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1、昆虫叮咬如果患者被昆虫叮咬,比如蚊子、跳蚤等,可能会导致丘疹性荨麻疹,从而出现丘疹、瘙痒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2、饮食因素如果患者进食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海鲜、芒果等,可能会诱发上述疾病。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瘙痒症状。3、环境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到刺激,从而诱发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4、精神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该疾病。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5、物理因素如果皮肤受到寒冷刺激,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从而诱发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另外,患者也可以通过红外线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建议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建议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