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低体温症的病因预防症状及救护

  从报道的环境和经过看,她很可能是遭遇了hypothermia。队友的救护方式不太正确,有的甚至适得其反。而且最后判断死亡时也不尽准确。看完了救护过程,更觉得惋惜。没有脱去湿的内衣,没有人相拥在睡袋里。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能做的事情中很关键的两项。但是不可以尝试使手臂与腿变暖, 那会使冷的血流回心肺和脑部, 导致核心体温进一步下降, 这是致命的。

  严重hypothermia的病人会瞳孔放大,没有心跳,没有呼吸,但并没有死亡。那时一分钟仅2至3次心跳即可维持。在没有预先知识的情况下,谁会摸出每分钟仅2至3次的微弱心跳呢。那种情况下的正确方法是在保暖后,持续长时间的做人工呼吸。有过这样的病例,病人在没有心跳后,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人工呼吸被救活过来且没有留下任何的脑神经伤害。

  山友们由于缺乏某些户外运动的知识而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太可惜了。而且责任不在他们,因为国内小学到大学的16年教育,出版物,甚至中文网站上居然没有相关的知识。没有能在中文网页找到任何有用的与户外运动中的hypothermia(低体温症?)及hyperthermia(过高热症?)相关的文字。

  编写这篇关于hypothermia(低体温症)的短文贡献给国内热爱户外的朋友们,希望大家随意转贴,编辑,任意使用,无需给出处。要弄明白脱水(dehydration),过高热症(hyperthermia), 和低体温症(hypothermia)的病因,预防,症状,及救护。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还要知道风寒(wind chill)的概念,防冷防风防湿。

  病因

  人的正常体温是37C度。低体温症是受害者的核心温度下落到35C度以下.如果体温下跌在32C以下,情况会变得严重并最终致命。相反情况, 温度太高的是hyperthermia(过高热症)。

  关于人的体温,有两个相反的因素相互作用。低温,大风,和湿的内衣使人寒冷。只有运动和颤抖可以使身体产生热量。衣服,避风所,和脂肪层可以防止热量散发,但不会生成热量。

  出汗通过蒸发而降低体温。寒冷时的颤抖通过增加肌肉活动所需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热量。颤抖最多能增加达500%的体表热量生成,但只能在几个小时内有效,因为最终会导致肌肉的葡萄糖过度减少和疲劳

  在寒冷且大风的山上,体力透支的运动后,天黑降温,穿着湿的内衣,如果是全棉内衣且服装不够保暖,又没有帽子和手套,躺下后不再运动,此时制热和保温的因素长时间小于散热的因素,就可能导致低体温症。

  户外遭遇的低体温症(hypothermia,也译成低温症,失温症),通俗的讲可以说是逐渐地或突发地(落水)冻死的过程。与冻伤的区别是:在寒冷的野外如果仍有移动能力,在移到安全处的过程中可能遭遇冻伤。在寒冷的野外失去移动能力时,会遭遇低体温症,最坏的最后结果是冻死。

  预防

  1. 户外运动时不可以穿全棉内衣。有专门设计的面料帮助把汗单方向排到内衣的外层。通常穿化纤的内衣即可。全棉内衣平时是好的,长时间户外活动时是最糟糕的。

  2. 寒冷的天气下一定要带帽子. 在空气里, 多数热通过头部丢失。

  3. 知道自己的极限,避免透支。如果迷路,避免惊慌和其它消耗能量的活动。

  4. 学习判断低体温症的早期症状。

  症状

  按逐渐加重的顺序为:

  1. 控制不住的颤抖。

  2. 无法完成复杂的动作,特别是手不听使唤,步伐不稳。

  3. 神志不清,言语含糊。

  4. 剧烈颤抖。

  5. 不合常理的举动,例如,脱掉外衣而不知道其实很冷。

  6. 停止颤抖。此时进入非常危险状态。

  7. 皮肤发白,变青。

  8. 瞳孔放大。

  9. 心跳和呼吸剧减。

  10. 肌肉发硬。

  11. 在32C度时身体进入"冬眠"状态(hibernation),关闭手臂和腿部的血流,急剧降低心跳和呼吸频率。

  12. 在30C度时身体进入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的"冰人"状态(metabolic icebox),看似死亡了,但仍然是活的。

  救护

  判断低体温症的症状。立即求救,同时正确自救:

  1. 确保病人身体是干燥的。一定要脱掉湿的内衣。 (参见4)

  2. 降低热散失。方法有,换干的衣服,多加外衣,避风所。

  3. 食物饮料。最好是温热含糖的饮料,不可以有酒精,咖啡因和尼古丁。

  4. 外部取热。烤火,在睡袋中与一个健康人相拥。 (电视上常出现的情景,看来是有依据的,不是为了占美眉便宜哦,but,男人也会低体温症哦……)

  5. 安置温热水袋在伤者腋窝和腿之间。

  6. 不可以直接加热。

  7. 不可以按摩或摩擦病人的身体。

  8. 不可以尝试使手臂与腿变暖, 那会使冷的血流回心肺和脑部, 导致核心体温进一步下降, 这是致命的。

  9. 病人如果身体是冰冷的,那一定还没有死亡。

  10. 准备做长达几个小时的人工呼吸。

  11. 医院专业救治。

(实习编辑:伍智聪)

2008-05-12 08:29:00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抑郁症最忌讳的颜色是什么
通常没有抑郁症最忌讳的颜色的说法。抑郁症患者一般不建议使用红色、黑色、灰色等颜色,因为这些颜色可能会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焦虑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等症状。患者通常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和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生活失去信心。 由于患者情绪低落,可能会出现悲观绝望、自我评价极低的症状,如果此时接触红色的物品或居住在红色的房间中,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负面情绪加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而黑色的物品则可能会让人感到压抑和沮丧,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灰色的物品则可能会让人感到消极和沮丧,也会对患者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建议抑郁症患者避免使用这些颜色的物品和装饰品。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抑郁症患者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增强抵抗力。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脸上有斑最忌讳吃什么
通常没有脸上有斑最忌讳吃什么的说法。脸上有斑一般要避免吃辛辣食物、油腻食物、感光食物、易过敏的食物、激素类药物等。1、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包括辣椒、葱、蒜、韭菜、生姜、胡椒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辣椒素,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导致脸上的色素沉淀,从而加重斑的症状。2、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主要包括炸鸡、炸串、肥肉等,这类食物的脂肪含量比较高,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食用,可能会导致皮肤的油脂分泌增多,从而使斑点的颜色加深,甚至还会出现长痘的情况。3、感光食物感光食物主要是指芹菜、柠檬、无花果、芒果等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感光物质,如柠檬中的香豆素、菠菜中的维生素C等,会增加皮肤的光敏感性,容易导致色素沉着,从而加重斑的症状。4、易过敏的食物易过敏的食物主要包括海鲜、芒果、菠萝等,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食用,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还可能会导致斑点的颜色加深,甚至还会出现皮肤长红疹的情况。5、激素类药物如果患者在脸上长斑后使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氢化可的松乳膏、醋酸泼尼松片等,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出现紊乱,从而导致斑点的颜色加深,甚至还会出现皮肤萎缩的情况。建议患者日常外出的时候可以选择涂抹防晒霜或者打遮阳伞等方式防晒,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避免色斑的加重。若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
郑湘宏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痰湿体质最忌讳吃什么
痰湿体质忌讳吃酸性和甜性东西、不适宜吃寒凉的东西、少吃腻滞、生涩的东西等。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常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多因寒湿侵袭、饮食不节,先天禀赋、年老久病、缺乏运动而发病。 1、酸性和甜性东西 痰湿体质的人应该避免酸性和甜东西。中医认为“酸甘化阴”,阴就是津液,痰湿体质本来就是津液多,再吃酸性东西如醋、山楂,痰湿会更加严重。痰湿体质的人还要避免喝含糖量高的饮料,甜会生湿,水果也不宜多食,更忌李子与石榴。 2、不适宜吃寒凉的东西 痰湿体质不适宜吃寒凉的东西,比如冰西瓜、苦瓜等。痰湿体质人群大多脾胃有问题,西瓜、苦瓜等性寒,多吃容易进一步损伤脾胃,导致病情加重,增加痰湿或者发胖等。 3、少吃腻滞、生涩的东西 少吃腻滞的东西,比如肥肉、年糕、糯米。少吃生涩的东西,比如生鱼片。痰湿体质人群,大多脾胃运化能力弱,胃口好,但无法消化,腻滞、生涩的食物多吃不利于脾胃运化,堆积在体内。 除饮食外,痰湿体质者平时需加强运动,坚持体育锻炼,比如散步、慢跑、球类、游泳、舞蹈等。保持心情舒畅,使气、血、津液运行畅通,有利于痰湿废物的排除。
刘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癌症患者最忌讳的蔬菜有哪些
临床上并没有癌症患者最忌讳的蔬菜有哪些这种说法。一般情况下,建议癌症患者少吃蕨菜、洋葱、茄子、香椿、空心菜等类型的蔬菜。若出现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1.蕨菜:蕨菜中含有原蕨苷等物质,被认为有一定的致癌风险。虽然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不是绝对不能吃,但应尽量少吃,以减少可能的不良影响。2.洋葱:洋葱属于辛辣刺激性蔬菜,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不适。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胃肠道功能可能较弱,食用洋葱可能会加重恶心、呕吐、胃痛等症状。3.茄子:茄子比较吸油,烹饪时往往会摄入较多的油脂。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过多的油脂摄入可能会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不利于身体恢复。4.香椿:香椿属于发物,对于一些癌症患者,尤其是在治疗期间或身体较为敏感的时候,可能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反应,应谨慎食用,控制食用量。5.空心菜:空心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吸附一些重金属物质。虽然正常情况下人体有一定的代谢能力,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身体的代谢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应少吃空心菜以降低潜在风险。除上述常见情况外,蛋糕、鸡蛋等高糖或高蛋白等类型的食物,也不建议多吃。此外,癌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施慧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肝硬化最忌讳什么
一般没有肝硬化最忌讳什么的说法。肝硬化患者一般需要避免饮酒、避免吃高脂肪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吃油炸油煎食物、避免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等。1、避免饮酒肝硬化通常是指肝组织弥漫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出现,可能与长期大量饮酒、胆汁淤积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乏力、腹泻等症状。如果在此期间饮酒,可能会加重对肝脏的损伤,不利于病情的恢复。2、避免吃高脂肪食物肝硬化通常是由于各种慢性肝病一直发展,最终以肝脏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再生结节和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此类患者通常会出现肝功能减退的情况,而肝脏对于脂肪的消化能力减弱,如果在此期间吃高脂肪食物,如红烧肉、扣肉、卤肉等食物,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从而导致病情加重。3、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肝硬化通常会导致肝功能减退,而肝脏对于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消化能力减弱,如果在此期间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条、火锅、麻辣烫等,可能会加重对肝脏的损伤,不利于病情的恢复。4、避免吃油炸油煎食物油炸油煎的食物通常比较油腻,而且不容易消化,此时吃油炸油煎的食物,如油条、烧饼、炸鸡等,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5、避免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可能会导致肝脏受到损伤,从而加重肝硬化的病情。因此,患者要避免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舒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低钾血症最忌讳吃什么
一般没有低钾血症患者最忌讳吃什么的这种说法,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高钠盐食物、高糖食物、高脂肪食物、碳酸饮料和咖啡因饮料、酒精类饮品等。1.高钠盐食物如腌制品、方便面、酱料等。这些食物中的高钠含量会促使体内钾离子排出,从而加重低钾血症的症状。高钠饮食会打破体内的钠钾平衡,使得钾离子的流失加剧。2.高糖食物例如糖果、蜜饯、蛋糕等。高糖食物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从而加速体内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造成血清钾浓度下降。这种细胞内的钾离子转移会使得血液中的钾离子水平进一步降低。3.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物、红肉、奶油等。高脂肪食物通常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影响钾离子的代谢和排泄。在低钾血症的情况下,肾脏对于钾离子的排泄可能已经受到影响,因此应避免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4.碳酸饮料和咖啡因饮料如可乐、汽水、咖啡等。碳酸饮料中的磷酸盐会与钙结合,降低体内钙水平,进而可能促使体内钾4离子流失。咖啡因则具有利尿作用,可能增加尿液中钾离子的排出。5.酒精类饮品酒精会干扰身体对钾离子的吸收和利用,可能导致血钾水平进一步下降。此外,酒精还会增加尿液的排出,进一步增加钾离子的流失。因此,低钾血症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总之,低钾血症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调理,并且要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如果出现严重的低钾血症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