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老方子”配药 险些要命

  早晨药店刚开门外,李女士就拿着—张处方来药店要求店员小王按方配药。这是—张治疗阴道炎的方子.方中开了外洗药、外用阴道栓剂和一种口服消炎药。小王接过处方仔细审查了一遍,觉得处方的剂量,用法都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配伍禁忌。但为安全起见,小王还是把药方递给药师老黄过目。老黄仔细看过处方后说:“不能按这张处方配药”。为什么?李女士和小王都不明白。老黄说:这张处方的日期距今天已有3个月之久,已经超过了处方的有效时间。李女士说:“二个月前我下休不适,医生给我开了这张方子,很灵的。这次我觉得和上次差不多;还是老毛病,你就给配药吧。”小王也觉得李女士说的有道理,而且药店迎来—个客人也不容易,怎么还往外推呢?老黄看出了两人的心思,于是就说:“我先给你们讲几个按,老方子’配药的故事吧。”

  故事一“老方子”配药致肝损伤

  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因屎路感染到医院就诊。经尿液细菌培养,医生发现她是真菌感染.给她开了药。两周后,她的病好了。过了两个月,她又出观了尿路感染症状,于是到药房买这种药来吃。谁知服药三周,症状不见好转.还出现了恶心、腹胀。检查发现转氨酶升高. 医生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

  药师提醒:尿路感染虽然症状大体相同,但每次感染的病原菌未必—样。应根据尿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针对性地用药。即使菌种相同.也不宜反复使用问一种抗生素,这样容易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容易导致肝损伤。

  故事二“老方子”配药损肾脏

  一位58岁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医生给他开的是一种含朱砂的中成药,并让他服药3个月。3个月后,他的症状大为减轻。他想着反正中药没啥毒性,不如多吃几个月让疾病彻底治愈。于是,他按“老方子”又服了3个月。直到他感到腰痛乏力,才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重金属中毒引起肾损伤。

  药师提醒:中药的肾毒性不可忽视,朱砂、雄黄等含重金属的中药,因服药后排泄慢,可在肝、肾沉积。如长期服川.可导致肝和肾的损伤。抗风湿药不良反应多,即使西药非:巢体类消炎药,导致肾损伤的病例也很常见。原因是这类药会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造成肾缺血。上了年纪的人本身存在血管硬化,用药后更容易导致肾脏缺血坏死。因此,服用抗风湿药一定要遵因嘱,把握好剂量和用药时间,还要定期检查功能。

  故事三“老方子”配药险要命

  有个76岁的老汉,因呕吐、腹泻,腹胀,医生诊断为低钾血症,开了补钾药,三天后老汉的病症基本消除。过了一段时间,老汉又出现腹胀,于是拿着“老方子”宜接到药店买药。服药五天后.老汉突然出现胸闷气短,才让儿子送自己到医院。验血结果发现老汉血钾高达6.8毫摩尔/升(正常值为3.5—5.5毫摩尔/升)。医生说.幸亏来了,.不然就可能死于高血钾导致的心脏骤停。

  药师提醒:钾离于的高低直接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心脏的跳动。低血钾和高血钾都会出现腹胀、乏力。能不能补钾,要经检查,医生说了算。像氯化钾、激发、免疫抑制剂这类很“厉害”的药,要严遵医嘱,不能自作主张常用“老方子”,、

  听了老黄讲的故事.李女士和小王都明白了,原来这偶效的”老方子”如果常服,不但可能延误济疗,还可能给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老黄接着荷又说:”国家对医师处方的有效期有明确规定,也就上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外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天。过了三天有效朋的处方,再拿到药店或医院药房取药,需要原处方医师重新确认签字,药师才能给予调配取药。”

  最后,李女士高兴地接受了老黄的建议,去医院检查。没想到还真让老黄言中了:她上次患的是霉菌性阴道炎,这次却是滴虫性刚道炎。

(责任编辑:叶惠玲)

2008-07-21 01:58:00浏览6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科普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中药热敷治腰疼方子
腰疼是指腰部酸痛,中药热敷治疗腰部酸痛的方子,需要根据引起腰部酸痛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多考虑是局部受凉导致的,也不排除是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对应的治疗。 1、局部受凉 可能是患者不注意做好腰部的保暖,或者是腰部经常受到冷风吹、涉水等原因导致腰部受凉,从而引起腰部肌肉出现痉挛,出现腰部酸痛的情况。此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来缓解症状,但也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如增添衣物等。 2、腰肌劳损 可能是患者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腰部肌肉受到损伤,引起腰肌劳损,患者会出现腰疼、腰部活动功能下降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桂枝茯苓丸、舒筋活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伸筋草、透骨草等中药进行药浴,以缓解症状。 3、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能是患者长时间久坐、弯腰,或者腰部出现积累性损伤等原因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腰部酸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独活寄生汤、腰痛宁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推拿、针灸的方式缓解症状。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腰背部肌筋膜炎、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
孙海涛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张仲景治风寒感冒方子
在临床上,不存在张仲景治风寒感冒方子的说法。风寒感冒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1、风寒感冒颗粒该药物主要是由麻黄、桂枝、苦杏仁、桔梗、防风、紫苏叶、白芷等中药组成,具有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肢体酸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咽痒等症状。注意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等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2、荆防颗粒荆防颗粒主要是由荆芥、防风、柴胡、紫苏叶、茯苓、桔梗等中药组成,具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白痰等症状。注意过敏者、儿童、糖尿病等群体应慎用。3、感冒清热颗粒该药物是由薄荷、防风、柴胡等中药组成,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流涕、咳嗽、口干咽痛等症状。注意风热或者风寒入侵引起的感冒者,不宜服用该药物。除此之外,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感冒软胶囊、正柴胡饮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在药物服用过程中,患者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医嘱,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出现身体不适症状。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冠心病食疗方子
冠心病通常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一般可以可以吃海鲜、水果、菌类等食物进行饮食调理。但食物只可起到辅助作用,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还需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治疗。1、海鲜海鲜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如金枪鱼、比目鱼、牡蛎、螃蟹、鱿鱼等,这些食物里面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帮助降低胆固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可以辅助缓解患者的病情。但由于海鲜属于凉性食物,因此患者需适量食用,以免导致胃肠道出现不适症状,例如腹泻、腹痛等。2、水果患者可以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橘子、橙子等,这些水果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胆固醇以及血脂的水平,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的情况,对于病情有一定的好处。但患者需适量食用,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造成胃肠道不适,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3、菌类病患者可以适当吃一些腐竹、香菇、木耳等菌类,这些菌类属于高纤维素食物,能够帮助患者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而且还可以辅助降低体内的胆固醇,对于冠心病的病情有一定的好处。除此之外,还可以吃低脂肪食物,如土豆、红薯等,也可以吃低能量的食物,如西红柿、黄瓜等,还可以吃豆制品,如豆腐、豆奶等。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食物患者应适当食用,不可以食用过多,避免造成腹胀、腹痛等现象。如果患者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清肺抑火片最佳搭配药
临床上并不存在清肺抑火片最佳搭配药的说法,清肺抑火片可以搭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比如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羚羊清肺丸等。清肺抑火片具有清肺止嗽、降火生津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涎壅盛、咽喉肿痛等症状。1、黄连上清片黄连上清片主要是由黄连、栀子、连翘、炒蔓荆子、防风、荆芥穗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胃热盛证,症见头痛、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黄连上清片和清肺抑火片两者合用,可以起到较好的降火作用,有助于改善上火的症状。2、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片主要是由人工牛黄、大黄、黄芩、桔梗、甘草等制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牛黄解毒片和清肺抑火片搭配,可以增加清热解毒的功效,有助于改善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等不适症状。3、羚羊清肺丸羚羊清肺丸主要是由朱砂、黄芩、桑白皮、前胡、川贝母、地黄、薄荷、桔梗等制成,具有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的功效。主要用于肺胃蕴热引起的肺火燥咳、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咳嗽痰盛、发热无汗等。羚羊清肺丸和清肺抑火片两者搭配服用,可以增加清肺利咽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肺火燥咳、咽喉肿痛、发热无汗等症状。除以上药物外,还可以搭配桑白皮、浙贝母等。但是药物需要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服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如果服用药物一段时间,症状仍不能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断,遵医嘱调整用药。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