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中毒急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急救 > 常用药物中毒急救

吡唑酮类中毒的表现

举报/反馈
2008-05-23 20:16:0039健康网社区

  这类药包括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羟布宗等,都是安替比林的衍生物。这些药物的毒性都较大,其中氨基比林已于1982年被卫生部明令淘汰;但个别复方成药中尚含之。其他药物在体内代谢亦缓慢,一次大量内服或长期较大剂量服用都可引起中毒。此外,这类药均可致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恶心、呕吐、眩晕粒细胞缺乏症低血压、变性血红蛋白血症所致发绀(安替比林易引起)、谵妄、抽搐及昏迷,最终可引起呼吸和循环衰竭。急性保泰松中毒时很快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伴换气过度,并会发展至昏迷、牙关紧闭、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伴低血压和少尿休克综合征。由于对一些器官的急性损害,可呈现各种症状,如肾衰竭出现少尿、血尿蛋白尿;肝损害引起中毒性肝炎,出现黄疸;急性骨髓受抑制,致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因抑制甲状腺摄碘,偶可发生甲状腺肿和黏液性水肿;此外,还可诱发消化道溃疡,甚至发生穿孔。

  (2)慢性中毒:表现为发热、粒细胞减少、肝脾大、肝功能损害或胃肠道黏膜糜烂伴出血。保泰松易致水、钠潴留而发生水肿。

  急救处理   无特效解毒药,以对症处理为主。

(实习编辑:王哲君)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