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我省未发现误食蓖麻子中毒案例

  晨报讯针对近日在全国个别地区发生的多名学生因误食蓖麻子导致食物中毒事件,卫生部于昨日发布通知,要求广大消费者和各地卫生部门提高防范意识,杜绝中毒事件的发生。记者昨天从江苏省、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截至目前,我省各地还没有接到因误食蓖麻子引发中毒的案例,但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农村居民应该引起警惕。

  据介绍,蓖麻子含蓖麻毒素、蓖麻碱和蓖麻血凝素3种毒素。其中以蓖麻毒素毒性最强,1mg蓖麻毒素或160mg蓖麻碱就可致成人死亡。儿童生食1-2粒蓖麻子可致死,成人生食3-12粒可导致严重中毒或死亡。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蓖麻子对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可以使血细胞凝集并产生溶血,导致肝、肾坏死和神经麻痹,目前对蓖麻毒素无特效解毒药物。广大消费者一旦误食蓖麻子,其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严重的可出现脱水休克昏迷、抽风和黄疸,如救治不及时,2-3天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麻痹。

  记者了解到,蓖麻在我省部分农村地区有种植,因其子外观漂亮饱满,易被儿童误食。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农村居民应警惕蓖麻子中毒事件的发生,看好自家的小孩。此外,蓖麻子无论生熟都不能食用。

(实习编辑:王哲君)

2008-05-23 12:50: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严重吗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严重程度因病情而异,若发现及时且肿瘤恶性程度低,病情相对不严重;若肿瘤恶性程度高、已发生转移则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乳腺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较为罕见,主要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也可能伴有疼痛、乳头溢液等症状。当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处于早期阶段,肿瘤细胞仅局限于乳腺局部,尚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扩散。如果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较低,经医生操作进行手术切除病灶,如乳房包块切除术或全乳房切除术,术后再配合化学治疗(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放射治疗、靶向治疗(按医嘱使用利妥昔单抗)等综合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复发风险,部分患者甚至可实现临床治愈,五年生存率较高,因此病情相对不严重。此外,若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较好地耐受各种治疗,也有助于改善预后。然而,若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发现时已处于晚期,肿瘤细胞可能已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累及其他重要器官,如肝脏、肺部、骨骼等,会严重影响器官功能。同时,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呈高度侵袭性生长,对常规的化疗药物、放疗不敏感,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容易快速进展。这种情况下不仅治疗难度大,患者的生存期也会明显缩短,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病情较为严重。确诊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后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系统治疗,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各项治疗方案。治疗后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复查项目,后续根据病情调整复查频率。若出现乳房肿块增大、疼痛加剧、发热等异常症状,立即就医。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男性乳腺癌概率高吗,能活多久
男性乳腺癌的发病概率相对较低,约占全部乳腺癌病例的1%左右。早期男性乳腺癌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生存期可达10年以上,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通常在1-3年。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按时完成手术及后续辅助治疗,不可随意中断或更改方案。男性乳腺癌发病概率较低,主要受生理结构和激素水平影响。男性乳腺组织相对不发达,腺体细胞数量少,缺乏雌激素的持续刺激,因此癌变的基础条件不足。同时,男性乳腺细胞对致癌因素的敏感性低于女性,进一步降低了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此外,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在男性人群中的携带率低于女性,且多数男性无乳腺疾病家族史,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远低于女性。早期男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可达10年以上,是因为肿瘤尚处于局限阶段,通过手术切除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清扫,配合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可有效清除肿瘤细胞,显著降低复发转移风险。且早期患者身体机能未受严重影响,对治疗耐受性好,经规范治疗后可长期生存。而晚期患者生存期仅1-3年,是由于肿瘤已发生远处转移或广泛侵犯周围组织,手术难以彻底清除病灶,且患者因肿瘤消耗出现恶病质,对放化疗等治疗手段耐受性下降,治疗效果受限,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和化学致癌物。
张家兴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女性副乳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女性副乳腺癌早期可能出现肿块、乳头溢液、疼痛等症状,若发现身体出现这些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1、肿块:副乳腺本质上是未退化完全的乳腺组织,当副乳腺细胞发生癌变时,癌细胞会脱离正常生长调控机制,异常增殖并不断堆积。这些癌细胞突破正常组织边界,逐渐形成质地较硬、边缘不规则的肿块。早期肿块多较小,可位于腋窝等副乳腺分布区域皮下,由于癌细胞具有侵袭性,会破坏周围组织的正常结构,使得肿块活动度较差,不易推动。2、乳头溢液:副乳腺癌细胞侵犯副乳腺导管系统后,可能会破坏导管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正常情况下,导管上皮细胞具有分泌和运输物质的功能,而癌细胞的侵袭会导致导管内环境改变,使得细胞分泌异常。一些癌细胞可能会分泌血性、浆液性或水样液体,这些液体通过副乳腺的乳头排出体外,可能形成乳头溢液。由于癌细胞对导管的破坏和异常分泌,溢液的量和性质可能不规律,有时多有时少,液体颜色也可能发生变化,这是副乳腺癌早期较为重要的提示信号。3、疼痛:癌细胞在副乳腺内增殖过程中,会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如前列腺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物质会刺激周围组织内的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感觉。此外,随着肿瘤的生长,体积不断增大,还可能会压迫周围的神经、肌肉和结缔组织,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疼痛症状。早期疼痛多表现为隐痛、胀痛,程度相对较轻,容易被忽视,但这种疼痛会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且疼痛发作频率可能增加,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休息。建议患者日常重视身体变化,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尤其在经期后,可关注腋窝等副乳腺常见部位有无异常。另外,避免穿过紧衣物,以减少对副乳腺的压迫。若发现肿块、溢液、疼痛等症状,不要自行判断或拖延,应及时就医进行超声、乳腺钼靶等检查。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粘液癌乳腺癌需要放疗吗
粘液癌乳腺癌一般指乳腺粘液腺癌,对于乳腺粘液腺癌,部分接受保乳术或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放疗可降低复发风险;但低危患者、存在严重禁忌症或不能耐受放疗带来的不良反应的患者,一般可以不采取放疗。对于接受保乳术的乳腺粘液腺癌患者,放疗通常是必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保乳术仅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组织,保留乳房外观,但局部残留癌细胞的风险较高。通过术后放疗,利用高能射线对瘤床及周围乳腺组织进行照射,可有效杀灭残留癌细胞,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此外,当肿瘤直径较大、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或存在脉管癌栓等高危因素时,术后放疗也有助于降低胸壁及区域淋巴结复发风险,常用的调强放疗技术能精准照射靶区,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然而,并非所有乳腺粘液腺癌患者都需放疗。对于低危患者,如肿瘤分期早、病灶小且手术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无转移,单纯手术联合内分泌治疗(如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或化疗(如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即可达到较好疗效,放疗带来的获益可能有限。此外,若患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放疗禁忌症,或无法耐受放疗相关不良反应,通常建议选择其他替代治疗方案。确诊乳腺粘液腺癌后,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如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肿瘤分期和分子分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另外,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若进行放疗,要注意保护照射区域皮肤,避免摩擦、暴晒,防止皮肤损伤。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