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炎炎夏日,酷热难耐,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宝宝是中暑的易感人群。
说到这里,你马上联想到自己的baby曾经中暑的柔弱样子,你的心顿时“揪”了起来,怎样才能让宝宝安然度夏,逃脱中暑困扰
夏天,宝宝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的日光下玩闹,体内的汗排不出来,有可能引起体温升高,导致中暑。你或许会说,这一点我知道呀,每到这个季节,总是很小心地约束着宝宝在户外日晒下的玩耍时间,但是为何,宝宝还是会中暑。
警惕!3个易忽略的“重磅杀手”让宝宝中暑
口渴时才想到喝水
夏季温度较高,宝宝稍微活动一下就很容易流汗,于是体内的盐和水分就会流失,如果口渴后才想到去喝水,而不是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因为丢失水分和盐而导致中暑。而我们周围的很多宝宝在生活中都是口渴后才想到去喝水。
专家支招:夏季宝宝要多饮水,每过一小时不渴也要喝几口,最好是
专家提醒
熟知:宝宝中暑3个阶段的征兆表现
①中暑前的征兆表现头晕、头疼、汗多、口渴、行走不稳、注意力不集中。
②轻度中暑的征兆表现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恶心、呕吐。
③重度中暑的征兆表现大量出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抽搐甚至昏迷、发烧、脱水。
掌握!宝宝中暑的3步紧急
①如果你确定宝宝即将面临中暑,要立即把宝宝移到阴凉通风处或有冷气的房间休息,解开衣服,用湿毛巾擦拭全身降温,让宝宝多喝水。
②宝宝已经是轻度中暑的状况,根据宝宝的活动情况补充适量的水分,一般来说,0~3岁的宝宝每天约喝500毫升水适宜,4-6岁宝宝每天约喝500~1000毫升的水适宜。家长还可以根据宝宝的尿液颜色来确定宝宝喝水的情况,如果尿液颜色发黄,就说明该给宝宝补充水分了。带领宝宝在户外玩耍,要随身准备一瓶白开水、酸梅汤或绿豆汤.玩一会儿给宝宝喝几口,防止体内缺水,一次不宜太多,因为宝宝的胃浅,喝太多了容易引起呕吐。另外,夏天宝宝出汗比较多,应适当喝一点淡盐水,补充体内丢失的盐分。一日三餐应让宝宝多吃些流质食物,多喝汤、粥.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
2怕晒伤穿厚衣
很多家长怕宝宝在热天感冒或被阳光晒伤皮肤,而选择夏季给宝宝穿长袖或稍厚的衣服。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稍厚质地的衣服透气性不好,热气和汗水散发不出去,容易引起宝宝中暑。
专家支招:给宝宝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质地或真丝质地的衣服,颜色尽量浅一些,这样不至于吸收太多的热量,款式要宽松,便于透风。
3室内闷湿环境温度高
部分年轻人因上班忙碌,将宝宝留给长辈看护,有些老人惧怕宝宝感冒而不敢使用空调和风扇,也有的老人因为自己患有关节炎等疾病拒绝使用空调、风扇,于是,造成室内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宝宝滞留时间久了,容易萎靡不振,闷热中暑。
专家支招:夏季房间内温度和湿度不可过高,居室要经常通风透气,室温保持在24℃~27℃左右为宜,湿度在60%~65%左右较为理想。你需要在阴凉的房间内,让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如在200~300毫升的凉开水中加入小半勺食用盐,让宝宝分几次喝完,同时,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让宝宝尽量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
宝宝如果出现持续呕吐、抽搐等重度中暑的状况,家长应该迅速给宝宝补充适量的淡盐水,用微凉毛巾擦拭身体,稳定状况后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输液治疗。
遵循!预防宝宝中暑的5法则
①户外玩耍时间适宜
带宝宝到户外玩耍,最好控制在上午9:30前和下午4:00以后,以保证宝宝在温度相对低的时间出来活动,即便在这些时候,最好也要让宝宝在树荫下玩耍,避免阳光的直接暴晒,避免让宝宝剧烈运动,以防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②活动地带随时调整
如果是带着还不会走路的小宝宝出来玩,不要把宝宝放在童车里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因为太阳不停地移动,光线也会随之变化,原来不晒的地方,过一会儿有可能就被太阳晒着了。
③按时起居
天气炎热,宝宝容易晚睡晚起,生物钟被扰乱后,宝宝易体力下降、耐热能力减弱,稍稍受热就会发生中暑。其实,越是气温升高时,越应让宝宝严格按照以往形成的作息规律起居。
④多摄取流食
由于气温高宝宝出汗多,因此要经常进行水分的补充,除了多喝温开水外,还可在饮食上给宝宝喝些清热祛暑的粥类。在户外活动后,要马上给宝宝喝水,加盐的饮料或吃西瓜都是不错的选择。
⑤别把宝宝放在停驶的汽车内
带宝宝外出时,切不可把宝宝留在停驶的汽车内,即使是停在阴凉地也不可。因为,阳光会不停地移动,转瞬间将汽车完全暴露在强光下,而使车内温度急剧上升,即使车窗开着,也如烤箱,宝宝很容易中署。
(责任编辑:叶惠玲)
副主任医师
十堰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乐山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急诊科
主任医师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急诊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兴源北路58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建设路5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密山市裴德镇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景华路24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河北省卢龙县永安路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