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河豚味虽鲜,食后中毒险

  河豚鱼是一种海洋鱼类,全球共有一百多种,我国约有40种,其中常引起人中毒的主要有星点东方豚、豹纹东方豚等。河豚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河豚毒素的化学名叫氨基全氢间二氮杂煮,为剧毒物质。不同性别、不同鱼体部分以及不同季节,河豚鱼所含毒素的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卵巢和肝脏含毒素量最多,故毒性也最大,其次是肾脏、血液、眼、腮和鱼皮等处。多数品种的新鲜洗净的鱼肉可视为无毒。但鱼死后再贮藏一段时间,鱼肉可染有毒素。春季为雌鱼的卵巢发育期,卵巢毒性最强,再加上肝脏毒性 也在春季最强,所以春季最易发生河豚中毒,夏、秋季雌鱼产卵后,卵巢即退化而令其毒性减弱。 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高活性的神经毒素,微溶于水,易溶于醋,在出介于3~6时稳定,pH大于7时易被破坏,对光和热极稳定, 100℃时 6 h不能将其完全破坏。河豚肉用浓度为2%的碳酸钠溶液浸泡 24 h,洗净后可视为无毒。河豚毒素进入人体后可抑制神经细胞膜对Na离子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神经麻痹。潜伏期一般为0.5~3h,主要中毒症状表现为:初期面部潮红,头痛,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感觉神经麻痹,如嘴唇、舌体、手指麻木、刺痛,然后出现运动神经症状,如手、臂、腿等处肌肉无力,运动艰难,身体摇摆,舌头麻木,语言不清,甚至因全身麻木而瘫痪。严重者可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困难,以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基于河豚鱼的剧毒性,国家规定禁止出售或食用河豚鱼。

  注意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泻、大便带血。随后全身不适,口唇、舌尖及肢端麻木,全身麻木,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眼睑下垂,肌肉软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心律失常,呼吸浅而不规则。严重者,呼吸困难、发绀、瞳孔先缩小后散大或两侧不对称、血压下降、语言障碍、昏迷及呼吸循环衰竭。

(实习编辑:王哲君)

2008-04-20 10:29:00浏览8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父母正常,为什么孩子得了自闭症
自闭症指的是孤独症。父母正常,孩子得了孤独症,多考虑是遗传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母亲妊娠期间的不良影响、脑部发育异常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遗传因素 孤独症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受遗传因素影响,如果家族中有孤独症的患者,其后代患有该疾病的概率可能会比较高。 2、母亲妊娠期间的不良影响 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常吸烟、喝酒,或者母亲孕龄较大,都可能会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进而出现这一疾病。因此,建议女性怀孕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排骨汤等,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这一疾病的出现。 3、脑部发育异常 如果孩子出生后长期处于不良环境,如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等,可能会影响孩子脑部的正常发育,导致其脑部发育异常,进而增加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建议孩子出生后,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较为优良的环境,一定程度上可避免该疾病出现。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小脑发育不良、脑干萎缩、脑体积增大等原因有关。孤独症孩子可遵医嘱使用利培酮、阿立哌唑、哌甲酯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通过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缓解疾病。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家长积极带领孩子就医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