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急性钡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成功一例

  患者, 男, 18 岁, 高三学生。主诉:呕吐腹泻, 体四肢进行性瘫痪2 h , 呼吸困难015 h , 送医务室输液抗炎治疗无效, 渐出现四肢无力软瘫, 呼吸困难, 呼“120”急救

  

  现场查体:T 36. 7 ℃,P 107 次/min , R 21 次/min , BP 80/60 mmHg , 面色苍白, 四肢肌张力低, 肌力0 级, 双Babinski ( - ) 。立即建双通道BD 留置针输液, 心电图各导联可见明显U 波, Ⅰ、Ⅱ、avL、avF ST 段压低0.1 mV , T波倒置, V3 - V6ST段压低0.3 mV , T 波倒置。快速查电解质: K+ 1.85 mmol/L , Na + 95.6 mmol/L , Cl -94.2mmol/L ,Ca2 + 0.8 mmol/L , 立即静脉给0.3 %氯化钾盐水500 ml 点滴, 持续监护回抢救室, 血压恢复至90P60 mmHg。患者发音困难, 无法提供病史, 立即取静脉血5 ml 和呕吐物送毒物监测中心检验。突然患者呼吸停止, 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替代呼吸, 随后出现室颤, 立即除颤200 J 、300 J 、360J , 每次除颤后静推肾上腺素1 mg , 并持续胸外按压。再次除颤200 J , 静推垂体后叶素40 U , 出现室速, 静推胺碘酮150 mg , 转为窦性心律。同时给予纳洛酮, 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

  持续抢救30 min 后,毒物监测报告结果为钡中毒 , 立即给予3 %硫酸钠溶液洗胃, 同时静脉注射10 %硫酸钠注射液10 ml , 静滴1 % 硫酸钠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复查血钾1.9 mmol/L , 在严密监护下给予0.9 %氯化钠40 ml + 10 %氯化钾10 ml 微泵泵入,动态监测血钾, 至血K+ 浓度为3.0 mmol/L , 改为0.3 %氯化钾盐水静滴。持续抢救100 min , BP 110/75 mmHg , 自主呼吸6~10 次Pmin , 转ICU 进一步复苏, 5 h 后清醒, 1 周后出院且无后遗症。调查病史, 患者服了5 g 氯化钡。

  讨论 钡对人的中毒剂量约0.2~0.5 g,致死量为0.8~4.0 g。患者自服氯化钡达致死剂量,呼吸肌麻痹和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呼吸心跳停止的主要原因 。本例复苏成功经验为:早期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成功的基础;快速诊断钡中毒,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例患者有急性钡中毒的症状,无法提供服毒史,早期进行钡中毒的监测,快速确诊了钡中毒,进而彻底洗胃,使用硫酸钠特效解毒剂。依据病情及化验结果,在心电图、血清钾的严密监护下酌情给予大剂量高浓度补钾,是有效的抢救手段。

(实习编辑:王哲君)

2008-04-16 18:57:00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
小儿呼吸心跳骤停,多考虑是心肌炎导致的,也不排除是电解质紊乱、心肌梗死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对应的治疗。 1、心肌炎 若小儿身体抵抗力较差,受病毒或细菌感染,从而导致心肌炎的出现。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小儿服用阿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缓解症状。 2、电解质紊乱 如果小儿患病后,进食较少,或者疾病较为严重从而导致身体脱水,会出现电解质紊乱的现象,从而引发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家长可以给小儿适当喝一点盐水或者糖水,也可以到医院遵医嘱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等药物补充电解质,保持电解质平衡。 3、心肌梗死 若小儿本身患有心肌梗死,容易出现冠状动脉狭窄、堵塞的情况,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出现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等症状。家长要随时注意患者的变化,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小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等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此类症状也有可能是室间隔破裂、严重窒息、心脏先天畸形等原因导致的,家长要随时关注小儿的情况,一旦有异常的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郝宝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呼吸心跳骤停的急救措施
呼吸心跳骤停的急救措施包括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肾上腺素注射、电击除颤等。该情况较为紧急,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正规医院的急诊科接受专业救治。 1.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 首先确认患者是否有意识并观察胸部起伏来判断有无呼吸。若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人工呼吸。保持患者的头部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引起窒息。开放气道后可看到胸廓起伏,则证明存在通气障碍。 2.心肺复苏 如果确定没有脉搏,则需要立刻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交替操作。胸外按压的位置为两侧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下方两横指处;人工呼吸时需捏住患者的鼻子,保证气体能够进入肺部。心肺复苏旨在恢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从而维持生命活动。通过施加压力于心脏部位以及提供氧气吸入可以帮助恢复心跳和呼吸。 3.气管插管 当上述措施无效或者患者有口腔异物堵塞等情况时,应紧急进行气管插管。将特制的导管插入患者的气道内建立人工通气通道。此步骤有助于改善通气不足、防止误吸及便于给予高流量氧疗。此举属于侵入性操作,在执行过程中需谨慎处理并发症风险。 4.肾上腺素注射 对于药物过敏导致的心跳骤停,可使用肾上腺素注射。选择上臂肌肉组织丰富的区域作为注射位置,采取皮下注射方式给药。肾上腺素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排出量。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激动β1受体而实现的。 5.电击除颤 当心律失常无法通过常规手段纠正时,可用电击除颤仪对胸部进行电击。选择双侧乳头连线中点为除颤电极放置位置,并连接电源进行放电。电击除颤是利用电流瞬间释放的能量使异常心脏节律恢复正常的一种方法。该技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室颤、室速等致命性心律紊乱。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并随时准备调整治疗方案。在急救过程中,应保持冷静,遵循标准化流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