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冠心病人 运动不当易致心梗

  “体力活动缺乏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变这个因素是每个患者都能做到而且花费极少的干预措施,能起到药物治疗不能起到的作用。”心内科、康复科专家如是说。然而,运动疗法“双刃剑”的另一面——锻炼不当诱发非致死、非梗塞性的心肌缺血在临床也十分常见,据调查,每百位心肌梗塞患者大约有4~5位为运动不当诱发。学会运动自我监护,应成为冠心病患者“入门”运动疗法的基础课程。

  缺乏体力活动易致冠心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马虹教授介绍,冠心病按临床表现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五个类型,其致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体力活动缺乏等。“其中,体力活动缺乏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改变这个危险因素是每个人都力所能及的,并且花费极少,因此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地实施运动锻炼对于防止冠心病发生非常重要。”马虹表示。

  马虹介绍,研究表明,参加以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心脏康复,可以使心梗患者再发生心梗和心血管死亡的危险性降低25%,这种作用可以“媲美”很多预防性药物。“而且运动锻炼还有助于控制血压,降低血糖,降低‘坏’的胆固醇,升高‘好’的胆固醇,控制体重。除此之外,运动锻炼还有助于情绪的调节控制,参加运动锻炼的冠心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都会减少,这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很有意义。”

  运动不当易诱发心肌梗塞

  但马虹同时表示,运动也绝非是治疗冠心病的万能药,它是一把“双刃剑”,能不能“趋利避害”主要取决于患者自身的监护。

  “运动不慎能导致心肌梗塞,心肌梗塞的原因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有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梁崎博士介绍,运动治疗中操作不当导致的心肌梗死表现为运动时或运动后持续剧烈胸痛,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晕、面色苍白等,经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可诊断。除此之外,运动诱发心肌梗塞也是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每100位心肌梗塞患者大约有4~5位为运动诱发。而这些运动诱发的心肌梗塞又多见于平时缺乏体力活动的人。

  专家指出,运动性猝死是冠心病患者运动不当可能导致的心血管危害中最严重的一种,虽然发生率极低,但30岁以后的运动性猝死几乎全因冠心病所致。“运动性猝死这种并发症大多发生在已知患有冠心病而没有很好控制并在没有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的人群以及平时少运动而刚开始参加运动的人群身上。”梁崎说。

  专家指出,锻炼过程中冠心病患者还可能面临突然出现的心血管意外,“正常情况下,运动血压随运动量增加而增高,如果患者运动中发现血压不升反降,常提示有严重心脏病,这种人群在诊断治疗之前是绝对禁止运动的。”她透露,运动血压下降患者会有明显的症状,如运动中头晕、面色苍白、恶心、胸闷和全身乏力等,患者一般不能坚持运动。

  运动不当诱发的多是非致死、非梗塞性心肌缺血

  “运动性猝死和心肌梗塞是属于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严重情况,比较少见,但运动诱发的非致死、非梗塞性的心肌缺血则比较常见。”梁崎介绍。原来,当冠心病患者在休息时由于心脏需血需氧的水平低,冠状动脉供血尚能满足心肌的需要,此时不表现出缺血;而一旦进行运动,心脏需血需氧增加,病变的冠状动脉不能相应地扩张将血氧输送给心脏,则表现出心肌缺血。“当人体心肌缺血出现时,部分人会自觉胸痛或胸闷、胸前压迫感、阻塞感、颈部不适、牙关发紧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随运动量增加加重,终止运动后逐渐缓解,持续时间一般少于15分钟,这种症状称之为心绞痛,而事实上少见‘绞痛’,多见以上不适。”梁崎告诉记者,冠心病患者一旦在运动中出现以上的不适,就意味着心脏给病人敲响警钟,提醒注意心脏病变。

  她提醒,还有一部分患者,即使运动不当导致心肌缺血已经出现也可能没有任何感觉,这种情况更加危险。专家表示,像这种情况的心肌缺血必须经某些特殊检查才能检测出来,所以,患者自身了解是否属于容易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十分重要的。

  梁崎指出,运动还可以诱发多种心律失常。“健康成年人在运动时,心率逐渐增快,到适合的水平就稳定下来,停止运动后心率也较快地恢复运动前水平,期间可能会有几次早搏,尤其当运动量较大,或者竞技状态比较激烈时,不管是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都是属于正常情况,不须担心。但是,冠心病患者由于是心律失常多发人群,如果在运动中感觉到自身心跳异常快,停止运动也不恢复,伴随有心悸、胸闷、头晕等出现,则可能存在病态的心律失常,此时,应到医院向医生咨询。”梁崎说。

  运动心电图是冠心病患者的“护航舰”

  “为避免出现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冠心病患者在参加运动之前,必须向医生咨询,获得医生的指导,才能参加运动。”马虹介绍。而梁崎表示,判断一位冠心病患者能否参加运动锻炼,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继发性的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极小;没有或仅有轻度的心肌缺血;病人能够耐受;恢复运动不会对其他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梁崎介绍,为了解患者继发性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以及心肌缺血及患者运动耐受情况,所有冠心病患者在参与运动锻炼之前必须进行运动心电图试验评估。由医生根据患者的试验评估结果评估患者参加运动的危险性高低,提出具体的安全运动范围。“运动心电图试验是冠心病患者安全运动的‘护航舰’。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史、运动试验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出具体的运动处方,内容包括: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类型。患者按照运动处方实施运动将是安全和有效的。”梁崎指出,除此之外,患者本身还应掌握运动自我监护的一些基本措施:学会自己数心率;学会辨识危险征兆;学会根据环境和自身状况调节运动。

  以下是冠心病患者运动的一些最基本的注意事项:

  1.避免气候恶劣时训练,冬季要在中午之前或下午训练,夏季要在清晨或傍晚训练;2.步行时,避免迎风、上下台阶和爆发用力;3.避免上肢过度用力,特别是举重物;4.避免情绪激动、紧张和愤怒。有上述情况时,要停止运动,并学会放松;5.当感到疲劳、胸痛、头晕、气短等时,不论正在做什么,都应当立即停止下来休息;6.一定不要超过医生规定的靶心率;7.坚持按医嘱服药。不要随便增减医生规定的药物;如有某些急性病发生,如感冒、腹泻等,要停止训练。

(责任编辑:叶惠玲)

2008-04-17 01:05:00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黎小兰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宝宝哭的时候没有眼泪,是脱水的表现吗
宝宝哭的时候,没有眼泪可能是脱水的表现,也可能是环境因素、干眼症、泪腺没有发育完善、先天性泪道阻塞等原因导致。1、脱水如果宝宝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身体大量出汗,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导致身体脱水,可能会出现哭泣时没有眼泪的现象。家长应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症状会逐渐缓解。2、环境因素倘若宝宝所处的环境过于干燥,可能会导致宝宝的眼泪蒸发过快,从而引起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由于哭时通常无法表达,因此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家长可以在室内放置加湿器,改善空气湿度,同时还可以给宝宝适当喝温水,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3、干眼症如若宝宝经常用手揉搓眼睛,可能会导致眼泪蒸发过快,从而引起干眼症,导致宝宝出现上述症状,还可伴有眼睛发红、眼睛刺痛感等症状。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4、泪腺没有发育完善若是宝宝的年龄比较小,泪腺还没有发育完善,可能会出现此类现象,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得到缓解。5、先天性泪道阻塞若宝宝在胚胎发育时期,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导致泪管阻塞,而由于宝宝无法用言语表达,因此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宝宝使用氯霉素滴眼液进行治疗,如果宝宝的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泪道探通术、泪道置管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眼睛、手部的卫生,避免宝宝用手揉搓眼睛。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流眼泪的时候感觉眼睛有点疼
流眼泪的时候感觉眼睛有点疼,可能是眼疲劳、异物刺激、倒睫、细菌性结膜炎、青光眼等原因所造成的,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处理。 1、眼疲劳 如果在平时长时间过度用眼,可能会使眼睛处于疲劳的状态,也会伴有眼睛干涩、眼睛刺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做眼保健操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处理。 2、异物刺激 如果眼睛内不慎进入了异物,如飞虫、沙子等,就可能会导致眼睛出现刺痛、流泪等症状。患者可以使用清水清洗眼睛,如果清洗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患者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将异物取出。 3、倒睫 倒睫是指睫毛逆向生长,触及眼球时可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遵医嘱采用物理拔除、冷冻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等方法来进行治疗。 4、细菌性结膜炎 该疾病是由结膜部位受到细菌感染所造成的,会出现眼睛有脓液、眼睛刺痛等情况,甚至还会伴有流眼泪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青光眼 存在青光眼的患者,会使眼内压升高,从而出现视神经损伤的情况,也会伴有眼睛疼痛、眼睛充血等症状。建议患者遵医嘱配合使用降眼压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等。 另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疾病治疗时机。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眼睛卡流眼泪是什么原因
通常情况下,眼睛卡流眼泪可能是异物刺激、泪道阻塞、倒睫、结膜炎、角膜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1、异物刺激如果患者眼睛内不慎进入了异物,比如飞虫、灰尘等,可能会导致眼睛出现异物感,从而引起流泪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使用清水清洗眼睛,有助于将眼睛内的异物清洗出来。2、泪道阻塞泪道阻塞是指泪道任何部位的阻塞,可能是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外伤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出现溢泪、结膜充血、肿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泪道探通术、泪道置管术等方式进行治疗。3、倒睫倒睫是指睫毛逆向生长,睫毛触及眼球时常会引起眼睛疼痛、流泪、异物感等症状。建议可遵医嘱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睑内翻矫正术进行治疗。4、结膜炎结膜炎是指发生于结膜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多由微生物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患者可出现眼睛发红、干涩、眼痒、疼痛、流泪等症状。建议可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5、角膜炎角膜炎是指角膜防御能力减弱时,外源性或内源性致病因素侵袭角膜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患者可出现眼睛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用眼健康,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可适当做眼保健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柯晓云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蓝眼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通常情况下,蓝眼泪可能是由于过度用眼、睡眠不足、异物刺激、青光眼、泪囊炎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过度用眼如果患者长时间观看电子产品或者是长时间熬夜,就可能会导致眼部肌肉紧张,引起眼部酸胀、疼痛等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适当闭眼休息的方式进行缓解。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热敷眼睛的方式,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2、睡眠不足如果患者长时间熬夜,导致睡眠不足,可能会引起眼部疲劳,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调整不良的作息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眼部按摩的方式,缓解眼部疲劳的情况。3、异物刺激如果患者眼睛内不慎进入了异物,如飞虫、灰尘等,可能会导致眼睛出现刺痛、流泪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使用清水进行冲洗。4、青光眼青光眼主要是由于遗传、近视等原因引起的。由于眼压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眼胀、眼痛、流泪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5、泪囊炎泪囊炎主要是由于泪道阻塞引起的。通常会表现为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滴眼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同时,还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早上起来流眼泪流鼻涕怎么回事,怎么办
早上起来流眼泪、流鼻涕多考虑是受凉、过敏性鼻炎引起的,也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结膜炎、鼻窦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受凉若是夜间睡眠时不注意自身保暖情况,可能会使身体受凉,从而出现鼻塞、流鼻涕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注意自身保暖,适当增加被褥,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缓解。2、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接触过敏原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鼻痒、阵发性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还有可能会伴随眼睛瘙痒、流泪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鼻腔冲洗的方式进行治疗。3、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夜间睡眠时不注意身体保暖,可能会使身体受凉,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会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不适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咳嗽、发热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感冒灵胶囊、复方氨酚烷胺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4、细菌性结膜炎如果长期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入侵诱发细菌性结膜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眼睛发红、瘙痒、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脏手揉搓。5、鼻窦炎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炎症性疾病的总称,多是由于细菌、真菌感染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呋麻滴鼻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有加重趋势,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鱼肉、牛奶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打瞌睡流眼泪流鼻涕是什么原因
导致打瞌睡、流眼泪、流鼻涕的原因较多,包括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其中生理因素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而病理因素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一、生理因素:如患者夜间睡眠采取平卧位,由于重力作用,下鼻甲内的血液向后倒流,刺激咽喉部产生异物感,从而出现打瞌睡、流眼泪、流鼻涕的现象。患者可以选择坐位或者半卧位,减轻鼻腔内压力,改善不适症状。二、病理因素:1、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病毒、细菌等感染导致鼻腔、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引起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嗅觉减退、流泪等不适。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连花清瘟颗粒、感冒灵胶囊等药物治疗。2、过敏性鼻炎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在接触外界过敏原以后,会出现鼻痒、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等症状。因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可能会诱发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反射性打瞌睡、流眼泪、流鼻涕。患者可以遵医嘱选择抗过敏药物治疗,如盐酸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3、鼻窦炎主要是因为急性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可引起鼻腔鼻窦黏膜炎性反应,造成打瞌睡、流眼泪、流鼻涕。患者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较常用的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若存在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情况,也可能导致出现此类症状。建议患者到耳鼻喉科就诊,明确具体病情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