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氰化物中毒如何处理

  1. 接触途径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应急处理

  (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

  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

  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

  (3)病人去污

  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

  ① 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② 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以上。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应当立即取下,困难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求帮助。

  ③ 如果是口服中毒,应插胃管并尽快给服活性碳,洗胃液和呕吐物必须单独隔离存放。

  (4)解毒治疗

  对中毒者应立即辅助通气、给纯氧,并作动脉血气分析,纠正代谢性酸中毒(PH<7.15时)。对轻度中毒者只需提供护理,对中度中毒或严重中毒者,建议参考下列疗法:

  ① 紧急疗法:在紧急情况下,施救者应首先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0.2~0.4ml)放在手帕或纱布中压碎,放置在患者鼻孔处,吸入30秒钟,间隙30秒,如此重复2~3次。数分钟后可重复1次,总量不超过3支。亚硝酸异戊酯具有高度挥发性和可燃性,使用时不要靠近明火,同时注意防止挥发。

  施救人员应当避免吸入亚硝酸异戊酯,以防头晕。

  ② 注射疗法:可选药剂为4-二甲氨基苯酚疗法(4-DMAP) 或亚硝酸钠疗法。

  4-二甲氨基苯酚疗法(4-DMAP):立即静脉注射2ml10%的4-DMAP,持续时间不少于5分钟(用药期间检查血压,若血压下降,减缓注射速度)。

  亚硝酸钠疗法:以3%亚硝酸钠10~15ml静脉缓慢注射,速度以每分钟2~3ml为宜。

  在用过4-二甲氨基苯酚或亚硝酸钠后,再用同一针头以同样速度静脉注射25%硫代硫酸钠50ml(推注10%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准为100mg/kg)。若在0.5~1小时内症状复发或未缓解,应重复注射,半量用药。

  在使用上述药物的同时给氧,可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应注意对症治疗及防止脑水肿,可以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和维生素C,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但不宜用美蓝。对于神智清醒但有症状的中毒者也可以使用硫代硫酸钠,但不应使用亚硝酸钠或4-二甲氨基苯酚疗法。

(实习编辑:王哲君)

2008-04-14 16:07:00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6种
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一般没有6种的说法,临床上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较多,常见的有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以及肉毒杆菌等。1.沙门菌:属于寄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在动物粪便、羽毛和土壤中均可发现。人类感染后主要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而发生,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物即可引发食物中毒的情况出现。2.大肠埃希菌:是一种肠道正常寄生菌,常存在于人体消化道、食品及水中。如果进食了被大肠埃希菌污染过的食物,则可能会造成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情况发生。3.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广泛存在于海水及海产品中,主要通过污染的海产品和盐渍食品传播,如带鱼、黄鱼、乌贼、梭子蟹等。4.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特别是腐烂的水果、蔬菜以及奶制品当中。人可通过摄入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而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发生。5.肉毒杆菌:一般在肉类、腌制类食品中较为多见,尤其是罐头食品,因保存时间长且经过高温杀菌,所以比较安全。但若罐装食品储存不当或者过期,则可能导致肉毒杆菌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诱发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情况出现。此外,还有其他细菌也可引起食物中毒,如伤寒沙门菌、志贺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细菌,均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情况发生。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吃变质或隔夜的食物,以免引起不适症状。还有其他多种细菌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如志贺氏菌、霍乱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品安全卫生,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品。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神经性食物中毒是怎么引起的
神经性食物中毒可能是由于肉毒杆菌感染、食物过敏、食物未煮熟、食物储存不当、滥用药物等原因引起的。 1、肉毒杆菌感染 肉毒杆菌是一种厌氧菌,一般生活在厌氧环境中,如果患者食用了携带肉毒杆菌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肉毒杆菌感染,从而引起神经性食物中毒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进行洗胃治疗。 2、食物过敏 如果患者食用了含有过敏原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神经性食物中毒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3、食物未煮熟 如果患者食用的食物没有煮熟,可能会导致食物中的细菌没有被完全杀灭,从而引起食物中毒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胶囊等药物促进胃肠道蠕动,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食物储存不当 如果患者食用的食物储存不当,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从而引起神经性食物中毒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催吐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不适症状。 5、滥用药物 如果患者未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中的成分在体内蓄积,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引起神经性食物中毒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可以通过洗胃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不干净的食物,也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