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氰化物中枢神经毒性与钙稳态失调的关系

  氰化物(cyanide ,CN) 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化学物,有很强的毒性,易引起中毒疾病。CN 中毒的基本生化效应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aa3 (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终端酶) 活性,阻滞细胞色素氧化酶传递电子功能致ATP 生成中断。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CNS) 对能量高度依赖、氧化解毒酶活性低、脂质含量高、易受自由基损害,所以CNS 对CN 毒作用高度敏感。

  CNS 是CN 中毒的主要靶器官。CN 中毒表现为心律失常、呼吸抑制、心衰、脑电图改变、癫痫发作、震颤和其他中枢神经效应,以及类帕金森病症状后遗症、共济失调、leber 视神经萎缩、烟草性弱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下面就神经细胞内钙的问题以及CN 中毒对神经细胞钙稳态的影响等作一概述。

  1  神经细胞内游离Ca2 + 的平衡

  神经细胞内Ca2 + 作为第二信使,介导多种神经生化反应,如: ①释放神经递质; ②激活酶促反应;③传递膜内外信息等。

  静息神经元细胞外Ca2 + 浓度高达1 ×10 - 3 mol/ L ,胞内Ca2 + 为1 ×10 - 7 mol/ L ,跨膜Ca2 + 梯度为1 ×10 - 4 mol/ L ,维持这种膜内外Ca2 + 浓度梯度机制可有以下4 种: ①细胞膜隔离作用; ②细胞器封存:神经细胞内线粒体、滑面内质网、突触小泡等摄取Ca2 + 。突触小泡内的Ca2 + 含量高达18 mmol/ L ; ③Na + —Ca2 + 交换:交换方式,3 个Na + 换取1 个Ca2 + 。正常情况下,Na + —K+ —ATP 酶维持细胞内外Na + 梯度为1∶10 ,Ca2 + 依赖这一化学梯度移向细胞外; ④胞质蛋白对Ca2 + 的缓冲作用,如调钙素等。由以上机制对Ca2 + 的调节,维持胞内外Ca2 + 平衡。但上述机制对Ca2 + 的调节有一定限度,若超过极限,导致Ca2 + 超载,可能触发一系列有害反应。

  2  胞外钙离子内流途径与钙离子通道

  2. 1  电压依赖性通道(VDC)当质膜去极化时,VDC 开启,Ca2 + 依电势梯度内流。这一通道选择性差,其他阳离子如Ba2 + 、Sr2 + 也可通过,而Ca2 + 、Mg2 + 则可阻断VDC。VDC 分三型:L 型(持续型) ,高电导,慢灭活,需强的去极化开启,产生持续Ca2 + 内流; T 型(过渡型) ,低电导,快灭活,弱的去极化即开启,产生持续Ca2 + 内流;N 型(神经型) ,只存在于某些神经元上,其开启需强去极化。

  2. 2  受体操纵性通道(ROC)

  神经递质与质膜上特定受体结合后,启动ROC 开放,使胞外Ca2 + 进入胞内。近来Murph 及Patel 提出谷氨酸(Glu) 过度兴奋毒性(excitotoxicity) 及N2甲基2D2门冬氨酸(NMDA) 受体有封闭它的预防作用学说。Glu 是脑内含量最高的兴奋性氨基酸,有二型受体:NMDA 受体和非NMDA 受体,后者包括quisqualate (简称Q) 和kainate (简称K) 受体,与Glu 亲合。因NMDA 受体对Ca2 + 有较高通透性,神经细胞Ca2 + 增加主要由NMDA 受体介导。

  3  氰化物中毒与钙稳态失调

  CN 阻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致CNS 缺氧,引起膜通透性改变,Ca2 + 内流,胞内Ca2 + 增加。Johnson 发现,皮下注射KCN10 mg/ kg ,5 min 后鼠脑总钙量显著下降;15 min 后又明显上升,持续3 h。全脑总钙升高与震颤发作相一致。如果预先注射钙通道阻滞剂硫氮卓酮(diltiazam) ,可阻断或延缓震颤发生,缩短发作时间和峰值降低;而且可阻断KCN 和K+ 引起的Ca2 + 蓄积。因而可认为钙在细胞内蓄积与细胞内依赖Ca2 + 调节途径的能量终止有关;Ca2 + 对介导CN 毒性起关键作用。

  4  CN引起Ca2 + 稳态失调机制

  Olney 提出过度兴奋毒性学说,CNS 中毒机制钙流学说 —突触后膜Glu 受体过激活,Na + 、Ca2 + 内流假说。认为各种原因引起Glu 过度释放、异常外漏、受体敏感性降低,可能使Glu 由正常递质变为神经毒素。另外,去除葡萄糖、排除O2,或应用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使小脑颗粒细胞能量生成下降,也可导致Glu表现出神经毒作用。CN 诱导内源性Glu 释放的机制是: ①CN 引起缺O2,神经细胞去极化,突触前膜释放Glu ; ②缺O2,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使依赖ATP 的突触前膜对Glu 重吸收过程抑制;故CN 中毒后致膜去极化和重量匮乏,使突触间隙Glu 浓度增加,激活相应受体,引起胞外Ca2 + 内流。

  Choi 总结Ca2 + 内流4 条途径:①Glu 激活NMDA 亚型的Glu 受体,Ca2 + 沿浓度梯度跨膜内流;同时Glu 激活Q 和K亚型受体,致Ca2 + 内流和膜去极化,由此启动②、③、④条途径;②打开神经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Ca2 + 通道,包括L、N、T三种亚型,造成Ca2 + 内流(N 型通道主要引起神经末端Ca2 + 内流,对神经元之间损伤的传递有重要意义) ;③Na + / Ca2 + 交换反向进行,Ca2 + 由胞外进入胞内;④急性损伤后,神经元胞体引起Ca2 + 外漏。

  Sun 用斑片钳压技术揭开,NaCN 可增加NMDA 受体通道开放频率而不影响单通道传导和平均通道开放时间。认为:①NaCN 可直接与NMDA 受体作用;②CN 通过Ca2 + 依赖激活蛋白激酶C(PKC),使NMDA 甲基化后增加活性,同时降低Mg2 + 对它的阻滞。Rajdev等将鼠前脑单神经元分别暴露于激动剂Glu、NM2DA、kainate、高K+,发现4 种激动剂均能增加细胞内Ca2 + 水平加入KCN(5 mmol/ L) 后,胞内Ca2 + 明显升高;其中暴露于前两者的,Ca2 + 浓度升高持续时间长,恢复到10 %峰值时间久,具有神经元毒性(胞突消失、细胞膨胀、碎片) 。测定胞内Ca2 + 可判断某物质的神经元毒性。总之,Glu 通过激活NMDA 亚型Glu 受体,引起胞外Ca2 + 内流,可能是CN 引起钙稳态失调的主要途径。但不排除其他Ca2 + 内流途径存在,如胞内Ca2 + 库动员。

  总之,氰化物中枢神经毒作用与钙稳态失调之间关系十分密切。限于细胞Ca2 + 浓度测定水平,目前主要集中在体外实验和嗜铬细胞瘤(PC12) 细胞模拟 。进一步探讨CN 中毒作用机制,完善CNS 中毒钙流学说,提高CN 中毒防治水平和指导临床治疗缺O2 、缺血性神经性疾病有重要意义。今后在诊治CN 中毒中,不仅要对CN- 解毒方面研究,而且要从生化生理效应上救治,协同研究,以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实习编辑:王哲君)

2008-04-14 15:38:00浏览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抽动症可以治愈吗
小儿抽动症通常指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一般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部分患者能够有效控制和缓解症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孩子会突然出现不受控制的动作和声音。这些动作可能包括眨眼、耸肩、做鬼脸等身体抽动,而声音表现则可能是清嗓子、说脏话等。该病症具有较高遗传倾向,相关基因的变异或缺陷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进而导致抽动症状出现。这种遗传因素使得疾病根源难以彻底消除。在神经生物学方面,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引发神经信号传递紊乱,这是抽动症状产生的重要生理基础。由于神经递质系统的复杂性,目前医学手段很难使其完全恢复正常。此外,心理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发展中也起到关键作用。长期处于压力、紧张、焦虑的心理环境下,或者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刺激,都可能加重抽动的症状。即便在治疗过程中,这些因素也可能持续干扰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和缓解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常用药物如氟哌啶醇、硫必利等,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功能,减轻抽动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基因缺陷或完全修复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心理行为治疗同样重要,通过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然而,这些治疗方法都只是对症处理,难以实现彻底治愈。对于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用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营造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减少孩子心理压力。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黄体功能不全月经11天怎么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足,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症状,月经11天可能也是该疾病造成的,可通过补充孕激素、促排卵治疗、中药调理等方法治疗。1、补充孕激素:患者可以遵医嘱在月经周期的后半周期补充孕激素,如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能使子宫内膜进入完全的分泌期,防止因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从而调整经期。黄体酮胶囊也可补充体内孕激素,维持正常的子宫内膜状态,改善月经紊乱情况。2、促排卵治疗:对于因排卵异常导致黄体功能不全的情况,可按医嘱采用促排卵治疗。常用药物有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等。枸橼酸氯米芬能与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结合,干扰内源性雌激素的负反馈,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发排卵,改善黄体功能。来曲唑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减少雌激素生成,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进而改善黄体功能。促排卵治疗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3、中药调理:中医认为黄体功能不全多与肾虚等因素有关,菟丝子、枸杞子等补肾药,能发挥补肾活血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改善黄体功能。但中药需要在中医师辩证论治后,根据个体情况开方用药,通常需连续服用一段时间,观察月经周期和身体状况的变化。日常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进行慢跑、游泳等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体检监测内分泌情况,若月经周期或身体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吃了21天,多久来月经
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21天后,一般在停药后2-7天内会来月经,但个体差异、身体基础状况等因素可能影响月经来潮时间。如果停药后长时间未来月经,应及时就医,可进行血hCG检测、妇科超声等检查,以明确原因。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是一种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通常情况下,按周期服用21天后停药,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子宫内膜因失去外源性激素支持而出现撤退性出血,类似月经来潮。多数人在停药2-7天内,子宫内膜会完成撤退性出血过程,月经随之而来。这是因为药物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共同作用,模拟了正常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停药后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子宫内膜无法维持原有状态,从而引发出血。然而,有多种因素会影响月经来潮时间。如果本身存在内分泌紊乱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内激素失衡情况较为复杂,即便按规律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激素调节过程也可能受到干扰,导致月经来潮时间延迟或不规律。对于此类情况,除了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月经周期外,还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共同调节月经周期。另外,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等外界因素,也可能干扰月经周期,此时可通过心理疏导、适量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若因过度节食所致,需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如果存在子宫或卵巢的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粘连、卵巢囊肿等,也会影响月经。对于子宫内膜粘连,可能需遵医嘱在宫腔镜下进行粘连分离术;卵巢囊肿若较大或症状明显,可能需卵巢囊肿剔除术。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期间,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避免漏服。服药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因为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妇科疾病。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避孕药可以连续吃21天吗
避孕药是否可以连续吃21天取决于避孕药的类型和服用者的个体差异。对于短效避孕药而言,在遵医嘱的情况下可以连续服用21天;而对于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则不宜连续服用21天。避孕药主要分为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三大类。对于短效避孕药而言,其正常的用法通常是连续服用21至28天,以抑制排卵、改善子宫内膜环境,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因此,在遵医嘱的情况下,短效避孕药可以连续吃21天,且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然而,对于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其服用方法和周期与短效避孕药截然不同。长效避孕药一般一个月只需服用一次,而紧急避孕药则主要用于无保护性生活后的补救,其服用时间通常在事后72小时内,且一年内服用次数不宜过多。这两类药物若连续服用21天,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引起月经失调、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女性在服用短效避孕药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服药一段时间后逐渐减轻或消失。然而,也有部分女性可能对避孕药中的某些成分特别敏感,连续服用21天后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在服用避孕药前,建议女性先咨询专业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是否适合服用避孕药,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药类型和剂量。在服用避孕药时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