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有毒服装 让穿衣也中毒

  中消协日前对纯棉免烫衬衫甲醛含量进行过比较试验,所涉及的29个品牌样品中,部分产品甲醛含量较高,免烫徒有虚名,其中宁波奉化市某企业生产的罗蒙R572全棉免烫衬衫,甲醛含量高达418mg/kg,远远超过我国正在制定的贴身服装甲醛含量≤75mg/kg的限定。北京市消协在对24种针织童装进行染料、颜色、甲醛含量对比试验时发现,一些针织童装染料色牢度较低,有6种针织童装甲醛含量较高,最高的超标近两倍。

  童装成了污染大户

  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除了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外,还可诱发癌症。国家质检总局不久前公布的儿童服装质量抽查结果显示,有三成以上产品甲醛超标。尤其令人担心的是,甲醛超标的产品绝大部分是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服装。

  国家质检总局这次一共抽查了重庆、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10个省、直辖市的100多家生产厂家和销售企业,总合格率只有60%。据质检专家分析,生产企业在面料生产的过程中,加入大量含甲醛的染色助剂和树脂整理剂,其目的是为了使衣服不起皱、不缩水、不褪色,但如果给孩子穿上这样的衣服,甲醛会慢慢地释放出来,孩子吸入后,最明显的症状是疲倦、失眠、头疼、咳嗽等,皮肤长期接触甲醛还会引起皮疹,这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抽查还发现,部分儿童服装容易褪色,染料中的重金属离子会渗透皮肤危害孩子的健康,尤其是婴幼儿的皮肤娇嫩,后果更为严重。还有部分产品面料标注名不符实,以次充好,有的标注含80%的棉,实际上棉的含量只有20%,有的甚至没有。

  现在童装市场红火,童装的需求量呈上升势头。家长在购买童装时对童装的甲醛污染不可不防,因为服装中所含的甲醛对人体有害。据业内人士介绍,童装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保持童装颜色的鲜艳美观的染料和助剂产品,以及服装印花中所使用的粘合剂。因此色彩浓艳和印花的服装一般甲醛含量偏高,而素色的服装和无印花图案的童装甲醛含量则偏低。

  “有毒服装”源自何处?

  据北京服装学院周璐瑛教授介绍,服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的机会很多,例如棉、麻等服装原料,在种植过程中为了控制病害虫及杂草的侵蚀,确保其产量和质量,需大量使用杀虫剂、化肥和除草剂等,导致农药残留于棉花、麻纤维之中。尽管制成服装后农残量甚微,但经常与皮肤接触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纺织原料在储存时,要使用防腐剂、防霉剂、防蛀剂,此类化学物质残留在服装上,会导致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症,甚至诱发癌症。在织布过程中使用的氧化剂、催化剂、去污剂、增白萤光剂等化学物质,使面料污染难以避免,而印染环节的污染最为严重。色彩斑斓的面料,固然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感观追求,但印染中使用的偶氮染料能诱发癌变,甲醛、卤化物载体、重金属也成了健康杀手。客观地说,服装污染与室内装修污染不能同日而语,但由于其与人体直接接触,日积月累其危害也不可小视。

  为此,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对染料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在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品中,禁止使用芳香胺类的有机染料,并严禁此类产品进口、销售。欧共体国家(尤其是德国)、美国、日本已相继立法,对进入本国市场的纺织品和服装实行“环保认证”,并进行有害物质的检测,对服装的生产环境(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对人体的影响都作出新要求。例如:服装洗涤后不能褪色;服饰配件不能含有铅、汞、镍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应采用不锈合金加工;改变传统电镀的方法,避免产生有害残余物质;钮扣应采用再生玻璃、果壳及动物骨壳等加工,这些再生物既有利于环保又可以降低消耗。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环境标志计划,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绿色服装已成为欧美服装销售的基本条件。环保服装在国际市场十分盛行,使得许多科技发达的国家纷纷投身研制环保和功能型服装,而环境标志更成为服装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连续6年在国际上保持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的成衣出口占不到40%。令人尴尬的是,海关每年都有因不符合进口国环保标准而退货的服装。有报道称,江苏曾有一家企业,因出口到欧盟的服装拉链含铅量过高,而被买家退回,造成了近百万元损失,致使该企业破产。

  消费者对于生态服装兴趣的浓厚,是随着“有毒服装”事件的频繁和环保意识的觉醒而增加的。纺织服装用品多是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最容易威胁人体安全,现在社会中有一种说法——“来自衣橱里的毒素和疾病”,并非没有根据。有科学实验证实:纺织服装的染料中有12种含有致癌性,10种含有皮肤过敏性,这不能不使许多消费者忧心忡忡。

  调查显示,在女性内衣消费领域,对不可降解的化纤内衣的信任度呈下降趋势。有相当一部分女性认为,化纤类服装不利于人体健康,不利于环境保护,尽可能穿全棉、丝绸、羊毛等天然性质的纤维织物,而且持这种消费观念的女性不断增加。这就意味着生态纤维纺织品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在北京市场,彩色棉织物、100%的蚕丝织物、水晶绉织物都成为市场的抢手货。一种牛奶纤维内衣,在广州、上海、香港等市场成为俊男靓女的又一消费时尚。在哈尔滨,天然纤维的麻纺织品去年消费同比是合成纤维织物的10倍,羊毛织物的销量也比化纤纺织品多出8倍。分析我国纺织业存在的差距,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郑宇英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要想提高我国纺织业的整体水平,当务之急应提高企业和全民的环保意识,尽快颁布实施国家强制性标准,在倡导绿色环保、健康消费的今天,鼓励企业多生产生态纺织品,让广大消费者穿出健康和美丽。

  国内“绿色”服装尚未成熟

  今年1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定,“穿着健康”这一此前对大多数人来说相对陌生的概念开始受到关注。于是,绿色生态服装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介绍,生态服装是指经过病毒检测,具有相应标志的服装。生态服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加工链中,不存在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危害的污染;服装不能含有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物质或不超过一定的极限;服装不能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中间体物质;洗涤服装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另外,它还应该经过检测、认证并加饰有相应的标志。

  专家认为,完全意义上的生态服装目前还鲜为人见。

  在北京赛特购物中心、东方广场、中粮广场、SOGO等7家大型商场,相关负责人无一例外地表示,像天然蚕丝或纯棉、麻类的服饰商场都有销售,至于明确打出“生态服装”概念的品牌则还没有进货记录。

  由于生态服装在生产工艺、原材料等方面的问题,生态服装的价格比其他服装的价格要高出许多。如一些含有“绿色纤维”的服装,一件T恤市价卖到400元以上。这样,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推销时也增加了难度。

  专家提示:购“绿色服装”8项注意

  1.一般来说,浅色服装比深色的更环保。因为浅色服装的面料在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机会较少,特别是贴身的内衣。从健康角度来说,更应该选用浅色的。

  2.选购服装的时候可以选择没有衬里的。西服套装等必须有衬里的产品,可选择无粘衬技术产品。因为粘衬需要用胶水,而胶水通常含有甲醛等溶剂。

  3.很多人喜欢买外贸服装,但在购买的时候要加小心,不要买回因为环保原因被退货的产品。

  4.通过绿色环保认证的服装挂有一次性激光全息防伪标志,可用激光笔照射,在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10个环。

  5.买衣服时不妨闻一下,有发霉的味道、煤油的气味、鱼腥味、苯类的气味等异味的服装大多甲醛含量超标,不能购买。

  6.尽量不买免烫衣服。特别是甲醛过敏者,更不能穿着免烫服饰。

  7.刚买回来的免烫衣服,不要立即挂入衣柜中,最好先用清水进行充分漂洗后再穿,以降低服装中的甲醛含量。

  8.穿上新衣饰后,如出现皮肤瘙痒、接触性皮炎等皮肤过敏反应,或情绪不安、饮食不佳、连续咳嗽等症状时,要考虑是否衣物不适所致,尽快到医院诊治。

  由此看来,生态服装要打开市场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小贴士:

  为了孩子的健康,选购穿用童装时,消费者可以通过选、闻、洗、观等方法加以鉴别。

  选:甲醛主要来自廉价的染料和助剂,因此家长不要给孩子购买进行过抗皱处理的服装,尽量选购小图案的童装,注意图案上的印花不要很硬,不要购买漂白的童装和色彩特别鲜艳浓重的服装,因为这类童装中的甲醛含量特别高。

  浅色服装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深色服装经孩子穿着磨擦,易使染料脱落渗入皮肤,特别是一些婴幼儿爱咬嚼衣服,染料及化学制剂会因此进入孩子体内,损伤身体。

  闻:闻一闻童装上是否有一股特别浓重的刺激气味(类似于家具城内的气味),但由于有些童装的外包装严实,营业场所一般面积又比较大,有时气味难以辨别,因此需要打开外包装袋或拿到家里仔细辨别。

  洗:甲醛比较容易溶解于水中,为预防万一,童装买回家后,不要迫不急待地给孩子穿上,最好用清水充分漂洗后再穿,特别是贴身的内衣内裤,以免危及儿童健康。

  观:给孩子穿上新衣服后,如出现皮肤过敏、情绪不安、饮食不佳、连续咳嗽等症状,应考虑可能是甲醛惹的祸,要尽快换衣服并赶快去医院诊治。

  安全穿衣还需努力

  到底让我们穿什么才安全?也许这是一个很无聊可笑的“哈姆雷特”式的发问,但是它如今却困扰着我们——一个不再沉默的大多数。

  看看我们生存的质量空间吧: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一不留神就会被入口的食物放倒——食品安全难以叫人放心;住的新装修的房子中飘散着致癌气体;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叫人难以用得放心;休闲时想潇洒一把出去看看大千世界,可总是提心吊胆生怕被黑旅行社给黑了——心里想恐怕只有身上的衣服安全点吧,又错了,有毒服装也时常如影随形。

  一项调查显示:在日常人们穿着服装中,免烫牛仔服甲醛含量大多数超标。

  不久前的一条消息颇让人震惊: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6种不合格儿童服装及其生产、销售企业,这些服装无一不是甲醛超标。名牌儿童服装尚且如此,那些批发市场及地摊上的服装状况更令人担忧。

  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甲醛,它主要存在于对纯棉纺织品的加工、处理和染色中。如果人们特别是孩子穿了甲醛含量过高的纺织品做成的服装,就会对呼吸道和皮肤造成伤害,诱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疾病。

  在国外,对童装面料上有害物质的控制很严格,尤其是甲醛的含量,一般为每公斤童装允许有20毫克的含量。如果一个企业生产的童装含有对儿童身体有害的物质,则被视为违法行为。

  今年1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纺织品甲醛含量的限定》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个标准对所有纺织品和纺织制品的甲醛含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涉及婴幼儿类、直接接触皮肤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类和室内装饰类四大类型,这个国家标准不仅对尿布、内衣、袜子、床上用品、外衣等纺织制品的甲醛含量严加限制,对桌布、窗帘、墙布也做了标准限定,超过标准规定不准上市。但是这一带有“法律精神”的《限定》在执行时明显不到位:带毒的免烫牛仔服依然在市场上热销;大多数服装依然没有标明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消费者依然受着毒害……

  我们盼望着:国家对于服装安全的规定更明确、管理更严格;生产单位负责任为社提供安全性更可靠的服装;老白姓不再为穿衣安全而忧虑。

(责任编辑:叶惠玲)

2008-03-27 05:30:00浏览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抽动症可以治愈吗
小儿抽动症通常指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一般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部分患者能够有效控制和缓解症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孩子会突然出现不受控制的动作和声音。这些动作可能包括眨眼、耸肩、做鬼脸等身体抽动,而声音表现则可能是清嗓子、说脏话等。该病症具有较高遗传倾向,相关基因的变异或缺陷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进而导致抽动症状出现。这种遗传因素使得疾病根源难以彻底消除。在神经生物学方面,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引发神经信号传递紊乱,这是抽动症状产生的重要生理基础。由于神经递质系统的复杂性,目前医学手段很难使其完全恢复正常。此外,心理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发展中也起到关键作用。长期处于压力、紧张、焦虑的心理环境下,或者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刺激,都可能加重抽动的症状。即便在治疗过程中,这些因素也可能持续干扰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和缓解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常用药物如氟哌啶醇、硫必利等,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功能,减轻抽动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基因缺陷或完全修复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心理行为治疗同样重要,通过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然而,这些治疗方法都只是对症处理,难以实现彻底治愈。对于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用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营造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减少孩子心理压力。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黄体功能不全月经11天怎么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足,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症状,月经11天可能也是该疾病造成的,可通过补充孕激素、促排卵治疗、中药调理等方法治疗。1、补充孕激素:患者可以遵医嘱在月经周期的后半周期补充孕激素,如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能使子宫内膜进入完全的分泌期,防止因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从而调整经期。黄体酮胶囊也可补充体内孕激素,维持正常的子宫内膜状态,改善月经紊乱情况。2、促排卵治疗:对于因排卵异常导致黄体功能不全的情况,可按医嘱采用促排卵治疗。常用药物有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等。枸橼酸氯米芬能与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结合,干扰内源性雌激素的负反馈,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发排卵,改善黄体功能。来曲唑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减少雌激素生成,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进而改善黄体功能。促排卵治疗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3、中药调理:中医认为黄体功能不全多与肾虚等因素有关,菟丝子、枸杞子等补肾药,能发挥补肾活血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改善黄体功能。但中药需要在中医师辩证论治后,根据个体情况开方用药,通常需连续服用一段时间,观察月经周期和身体状况的变化。日常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进行慢跑、游泳等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体检监测内分泌情况,若月经周期或身体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吃了21天,多久来月经
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21天后,一般在停药后2-7天内会来月经,但个体差异、身体基础状况等因素可能影响月经来潮时间。如果停药后长时间未来月经,应及时就医,可进行血hCG检测、妇科超声等检查,以明确原因。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是一种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通常情况下,按周期服用21天后停药,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子宫内膜因失去外源性激素支持而出现撤退性出血,类似月经来潮。多数人在停药2-7天内,子宫内膜会完成撤退性出血过程,月经随之而来。这是因为药物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共同作用,模拟了正常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停药后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子宫内膜无法维持原有状态,从而引发出血。然而,有多种因素会影响月经来潮时间。如果本身存在内分泌紊乱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内激素失衡情况较为复杂,即便按规律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激素调节过程也可能受到干扰,导致月经来潮时间延迟或不规律。对于此类情况,除了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月经周期外,还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共同调节月经周期。另外,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等外界因素,也可能干扰月经周期,此时可通过心理疏导、适量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若因过度节食所致,需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如果存在子宫或卵巢的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粘连、卵巢囊肿等,也会影响月经。对于子宫内膜粘连,可能需遵医嘱在宫腔镜下进行粘连分离术;卵巢囊肿若较大或症状明显,可能需卵巢囊肿剔除术。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期间,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避免漏服。服药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因为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妇科疾病。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避孕药可以连续吃21天吗
避孕药是否可以连续吃21天取决于避孕药的类型和服用者的个体差异。对于短效避孕药而言,在遵医嘱的情况下可以连续服用21天;而对于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则不宜连续服用21天。避孕药主要分为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三大类。对于短效避孕药而言,其正常的用法通常是连续服用21至28天,以抑制排卵、改善子宫内膜环境,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因此,在遵医嘱的情况下,短效避孕药可以连续吃21天,且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然而,对于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其服用方法和周期与短效避孕药截然不同。长效避孕药一般一个月只需服用一次,而紧急避孕药则主要用于无保护性生活后的补救,其服用时间通常在事后72小时内,且一年内服用次数不宜过多。这两类药物若连续服用21天,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引起月经失调、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女性在服用短效避孕药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服药一段时间后逐渐减轻或消失。然而,也有部分女性可能对避孕药中的某些成分特别敏感,连续服用21天后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在服用避孕药前,建议女性先咨询专业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是否适合服用避孕药,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药类型和剂量。在服用避孕药时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