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突发事故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

  现场救护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在生命得以挽救,伤病情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减少伤残的发生,尽量减轻病痛,对神志清醒者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为日后伤员身心全面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总之,要记住现场救护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判断致命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CPR)。

  无论是在作业场所、家庭或在马路等户外,还是在情况复杂、危险的现场,发现危重伤员时,“第一目击者”对伤员的救护要做到:

  (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措施减轻伤员的痛苦。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一)自救、互救

  1.紧急呼救

  当紧急灾害事故发生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20、110呼叫急救车,或拨打当地担负急救任务医疗部门的电话。

  2.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在事故的抢救工作中不要因忙乱而受到干扰,被轻伤员喊叫所迷惑,使危重伤员落在最后抢出,处在奄奄一息状态,或者已经丧命,故一定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总原则。

  3.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在可能再次发生事故或引发其他事故的现场,如失火可能引起爆炸的现场,应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以免发生爆炸或有害气体中毒等,确保救护者与伤者的安全。

  4.先分类再运送

  不管伤轻伤重,甚至对大出血、严重撕裂伤、内脏损伤、颅脑损伤伤者,如果未经检伤和任何医疗急救处置就急送医院,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坚持先进行伤情分类,把伤员集中到标志相同的救护区,有的伤员需等待伤势稳定后方能运送。

  5.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救护人员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通常先到现场的医护人员应该担负现场抢救的组织指挥职责。

  6.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

  一切有生命威胁的刺激对人都能引起强烈的心理效应,‘进而影响行为活动。灾害给伤员造成的精神创伤是明显的,对伤员的救护除现场救护及早期治疗外,尽可能减轻其精神上的创伤。

  7.伤面的救护措施

  为应对紧急情况,员工和公民都应学习和掌握采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术,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

  8.正确处理窒息性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

  存在窒息性气体的事故现场,引起危害的特点是突发性、快速性、高度致命性,救护人员应戴防护用具,正确施救,以降低死亡率,并防止救护人员中毒。

  9.尽力保护好事故现场

  (二)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

  救护中为减少抢救的盲目性,节省时间,较准确地按伤情分别进行有组织的救护,快速进入“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医护人员的作用,把救护力量投入到最需要救护的伤员身上。

  1.伤员分类的等级和处理原则

  伤员量大时,必须进行伤情分类,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在救援预案中明确。伤员分四类验伤,I类伤员尽快转送医院及时进行抢救,可明显降低死亡率。伤情分类见表1一1。

事故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
2008-01-18 01:33:00浏览11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