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急救药箱必备的五类药物

  其实,急救不光是用仪器或动手术,很多时候还要用到急救药。常备的大致分五类,主要针对过敏、心律失常、大出血、呼吸道衰竭和疼痛。

  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各就各位,护士扯开患者的衣服,医生手拿心脏除颤器,砰的一声,患者上身猛然一颤;“一、二、三、四……”医生有节律地按压昏迷患者的胸口……这是很多人脑海中闪过的急救画面。

  急救也要用药

  “其实,急救不光是用仪器或动手术,很多时候还要用到急救药。常备的大致分五类,主要针对过敏、心律失常、大出血、呼吸道衰竭和疼痛。”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曾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医院习惯以白色为主色调,中日友好医院的急救室也是如此。白色的环境中,有一个深红色柜子特别显。曾庆介绍说,这里就储存着急救药物。拉开每一层抽屉,可以看到工整地排列着数十个正方形小格,每个格上都贴着一张纸条,用黑色、宋体字标明了具体存放的药物名称。在格子里,不论药水或药,都只有五六剂,而且码得整整齐齐。

  急救药见效很快

  治疗过敏的急救药主要有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非那根。近年来,化妆品、海鲜或药物过敏的情况很普遍,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心慌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就需急救。“一般多采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给药三种方式,这样起效更快。”曾庆说。肾上腺素主要用于过敏患者休克治疗,通过β受体效应使支气管痉挛快速舒张。糖皮质激素能解除许多过敏的症状、抑制过敏反应产生的病理变化等;非那根具有抗组胺作用,可以安定、镇吐、降温等。

  心律失常是一种致命的疾病。出差、过度劳累等都可能诱发。急救时经常用到胺酮、异博定、利多卡因、心律平等药物。其中胺碘酮用作抗心律失常药物已有30余年,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它是一种多通道阻滞剂,静脉注射能迅速降低血压,对心排血量无明显影响。利多卡因是局部麻醉药,能降低心肌兴奋性,减慢传导速度,静脉注射后15分钟左右即可生效。

  “大出血的患者,尤其是消化道出血,情况大多紧急,必须马上用止血药。急救室主要备有口服凝血酶、代血浆,和静脉用的立芷雪。凝血酶和立芷雪主要用来止血,而代血浆能在血管内存留、暂时补充血容量,主要用于失血过多,又来不及输血的情况。”曾庆说。

  据了解,进入1月以来,由于气温变化大,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呼吸道衰竭患者也明显增加。“针对这些患者,我们在急救室备有应对气道痉挛的药物,主要是局部用的激素类喷剂和氨碱等。这些药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在解痉同时减轻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增强呼吸肌和心肌的收缩力。”

  由于急救大都涉及外伤,止痛药也是急救室必备的药物之一,如常规用的阿托品等。

  家中可备口服急救药

  除了上述五类药物外,急救室还根据一些常见突发疾病准备了相应的药物,如心脏骤停时使用的强心针。

  其实,家中也可常备一些急救药。如家有冠心病患者,不妨备些硝酸甘油,出现心绞痛时,下含化一粒即可。它能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担,缓解冠状动脉的压力。曾庆提醒,家中备急救药最好选口服药,备两三粒即可。药物适宜存放于恒温下,过冷过热都不。如硝酸甘油就应避光保存,四五年后药效会受影响。家中备急救药,每年要检查使用期限。

(实习编辑:吴春丽)

2010-11-04 10:19:00浏览18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皮肤过敏可以用甘油吗
皮肤过敏时可以使用甘油。对于皮肤过敏使用甘油的患者,建议选择纯度较高的医用甘油或质量可靠的甘油产品。可将甘油直接涂抹于清洁后的皮肤,轻轻按摩至吸收,保持皮肤湿润。首先,甘油具有强大的吸湿保湿能力。在皮肤过敏状态下,皮肤屏障功能往往受到损害,水分流失加剧,皮肤变得干燥、脱屑。甘油分子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将其保留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湿膜,从而缓解皮肤干燥症状。皮肤干燥是过敏期间常见且会加重不适的因素,通过使用甘油维持皮肤水分,有助于减轻因干燥引发的瘙痒感,避免患者因过度搔抓导致皮肤破损,降低继发感染风险。其次,甘油化学性质稳定且对皮肤刺激性极小。与一些可能含有多种复杂化学成分、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加重的护肤品不同,甘油相对纯净,一般不会引起过敏患者的皮肤产生额外的过敏症状。对于过敏的皮肤而言,其处于高度敏感状态,需要温和的护理产品。甘油能够在不增加皮肤负担、不刺激皮肤的前提下,为皮肤提供必要的保湿呵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积极寻找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若皮肤过敏症状严重,如出现大面积红斑、水疱、剧烈瘙痒等,仅使用甘油可能无法完全缓解症状,应及时就医。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亚硝酸盐会致癌这种说法对吗
食物中的化学添加剂,不仅会给人体健康带来负担,长期积累甚至可能引发疾病。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亚硝酸盐就有致癌的恶名。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下面将为您解开对亚硝酸盐的疑惑,带您全面了解亚硝酸盐的用途、危险性,以及如何规避其毒性。【加工食品添加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植物生长必需的氮肥,很多蔬菜都含有较多硝酸盐,动物体内也会自行产生硝酸盐。除天然硝酸盐外,人们使用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已有数百年历史。在腊肉、香肠、培根等加工食品中添加硝酸盐,主要是为了给食物上色,以及抑制肉毒杆菌生长。由于硝酸盐发挥抑菌作用的关键,在于被细菌分解为“亚硝酸盐”,因此亚硝酸盐同样也是被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对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使用,相关部门规定,食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残留量,按0.07克/公斤以下计,人体可以将其代谢排出体外。若平时担心硝酸盐是否超标,可以多留意食品的成分标示。【硝酸盐、亚硝酸盐≠致癌,亚硝胺才是关键】硝酸盐与细菌发生作用后,会转化为亚硝酸盐,帮助胃肠杀菌,并且能在一定时间内随代谢排出人体。但当亚硝酸盐与肉品中产生的胺类相遇,形成的亚硝胺,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胺类物质存在于肉类、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当在特定条件下,亚硝酸盐与胺类发生反,便会生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级致癌物。【过量食用亚硝酸盐可能导致癌症、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症】硝酸盐本身无害,但在人体内会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胺等有害物质。因此,2015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含有硝酸盐的加工肉品,归类为第一类致癌物质。此外,如果幼儿食用过多亚硝酸盐,可能会患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癌症:硝酸盐经分解后会形成亚硝酸盐。此时,若亚硝酸盐遇到酸性物质、高热以及胺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就会产生致癌的亚硝胺。例如香肠搭配养乐多,就是亚硝酸盐碰上胺类物质的典型例子。不过,相关部门表示,符合规范的硝酸盐添加量,即便因化学反应产生亚硝胺,其含量极少,不会造成明显危害。相反,适量添加硝酸盐有助于抑制肉毒杆菌生长,降低食物中毒风险,所以人们可以适量食用含亚硝酸盐的食物,不必过度担心。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症:亚硝酸盐过多会使红细胞氧化,无法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各个器官,从而引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婴儿对亚硝酸盐的耐受性较低,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症的高危人群。【3方法预防亚硝酸盐与亚硝胺】1、避免直接高温加热加工肉品:若想避免亚硝酸盐及亚硝胺的危害,最直接的办法是避免食用。如果要食用,尽量不要采用油煎、炸、烤等高温方式,选择水煮、微波炉加热,能减少亚硝胺的生成。2、不同时食用含硝酸盐及胺类食品:由于亚硝胺是由硝酸盐类与胺类反应形成的,因此避免同时食用这两类食物,有助于降低致癌风险。硝酸盐类食物包括香肠、腊肉、培根、火腿、热狗;含胺食物有不新鲜的肉品、奶酪、鳕鱼、秋刀鱼、鱿鱼干、西红柿、香蕉等。3、食用蔬菜及多酚类饮食: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蔬果,或含有多酚类的食物,如茶、咖啡、蔬菜及柑橘类水果,都能帮助减少亚硝酸盐在胃内的残留。另外,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类食物,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有害细菌在胃内滋生,避免亚硝酸盐在胃内合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