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野外探险安全与急救知识(四)

  五、复杂地形行走

  野外探险者将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地形,都要勇敢面对。

  1.山地与雪坡

  (1)山地

  原则是有道路不**林,有大路不走小路;方法是大步、小步和休息交替进行。

  攀登岩石拟采用“三点固定法”。即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固定以后,再移动另外一点,要稳、轻、快,不要跨大步和抓蹬过远的点;攀登草坡时,步伐不要大,迈步要全脚掌落地,踏稳后再踏第二步,按“之”字横向斜进。在陡坡上行走宜两脚横行,一脚尖朝前,一脚尖朝后,两脚跟在中央。

  (2)雪坡

  当雷坡的坡度大时,一定要两脚站稳以后再移动。向前跨步时,要用脚前掌踏雪,踩成台阶再移动后脚。如果滑倒要立即俯卧,防止继续下滑。

  2.热带丛林

  要穿靴子,将裤腿塞进靴子里边;扎紧裤腿和袖口并戴上手套;鞋面涂抹驱避剂或肥皂,以防止动物叮咬;携带木棍以“打草惊蛇”。

  遇到马蜂或毒蜂时,应该快跑或者蹲下,用雨衣遮挡皮肤暴露部位或潜入水中。

  在热带丛林,藤蔓竹草交织,要用砍刀开路前进。要点是“刀磨快,把握好,三砍两拨就成道”。

  可以沿着大型野兽踩出的路行进,但是要注意猎人设置的陷阱(譬如,在路中间散盖乱草和树叶;路边有不自然的树干或竹竿等)。

  3.沼泽

  不要踏着别人的脚印走,彼此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一旦陷入泥沼,不能惊慌挣扎,要甩下背囊装具,身体后倾,轻轻躺下,张开双臂;如果距离硬地很近,可以利用身体翻滚,从泥沼中摆脱出来。也可以将身体向前延伸一段距离,攀扶干燥地面及其他附着物;当感到疲倦时可以伸开四肢,躺着不动。

  救援者应该垫上树枝,匍匐前进,用木板、树枝铺在遇难者身边,将其拖到较坚实的地面。

  4.河流

  集体涉渡时,应该3~4人一排,彼此环抱肩部,身体强壮者应位于上游方向;如跌入河湖冰洞,不要惊慌挣扎,要靠水的浮力向前俯卧或向后仰浮,跃出水面。

  遇到较大的河流,应就地取材制作浮渡工具(譬如,用雨衣包裹稻草或芦苇制作浮包等)。

  5.沙漠戈壁

  在沙漠戈壁行走,要注意周围温度及饮用水的贮存量,适当控制自己的活动量,尽量延长自己的生存时间,见表10—4。

  在沙漠戈壁中行走要保存体力。采用慢行、走1小时休息10分钟的走法。一个身体健壮的人每天可以走30km左右。“夜行晓宿”常常是沙漠行走的要诀,例如,有一名英国空军上尉,他的飞机迫降在西撒哈拉沙漠中,居然用八天时间行走了224km以后获救,其要诀就是“夜行晓宿”。

野外探险安全与急救知识(四)
 
 
  在沙漠戈壁行走还要注意“假黎明”现象,这种假象会使人们觉得太阳从西边升起;在平时要加强自己克服困难、战胜孤独、争取胜利的心理训练。
  
  夜晚露宿时;要克服精神上的恐惧,保持平静和理智。如自言自语、唱唱跳跳、故意制造声响等。
  
  自1900年瑞典科学家开始,一直没有人能够在夏季徒步穿过罗布泊。因为至少要能耐住60~70℃的高温天气,然而,这一壮举已由我们中国人实现。2002年6月17田~21日,四川大学毕业生李勇挑战极限,徒步完成穿越罗布泊的壮举。正如探险家余纯顺所说:“天空没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他年龄28岁,身高1.72m,体重66kg,徒步行走151km,当时气温曾经达到43℃(地面温度65℃),途中还遭遇过沙尘暴灾害,走完全程时他的心率达到172次/分钟(人的心率上限为145次/分钟)。
  
   6.高寒地带
  
  在高寒地区行走,使用雪橇时要先派一个人独自滑雪走在前面,尽可能直直地划出一条道来,标出冰河的裂缝,让后面的雪橇队能顺利通过;如是新路线,雪橇队必须派人拿着指南针定向,当发现前面那个人偏离方向时,让他迅速改正。
  
  当水面结冰厚度达到1m以上时,人和雪橇可以安全通过;两个人的距离要保持在5m以上,事先要用树枝或雪墙作成标志。
  
  在冰雪世界里,由于阳光、月光的折射作用,往往使人们对四周物体的远近、深浅、厚薄产生视觉误差。例如,沟和坑看上去比实际浅一些,物体间距比实际小一些,因此,要特别当心。
  
  7.海上航行
  
  在海上航行,必要时把自己系在船上,以防止落入水中。
  
  为了防止小木船在有风时翻船,可以使用浮锚。其方法是把船头转向浪来的方向,使船在有利位置上迎面向着海浪。然后放下帆,使船在风力作用下漂流,对沉入水中的浮锚产生拉力,浮锚同时产生对抗力,使船头永远朝着抗力的方向。漂流因此而被停止,船就不会被海浪打翻。
  
   六、遇险应急
  
   野外探险要确保人身安全,必要时要快速启动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1.信号与代码
  
   (1)声光
  
   众所周知,“SOS”是国际通用的船舶呼救信号、无线电呼救信号。它可以写出,也可以发报,还可以用旗语或其他方式表达;“Mayday”是船舶、飞机常用的无线电信号。
  
   如果救援者位于听觉范围以内,叫喊声也成为呼救信号。国际上高山求救信号是1分钟发出六次哨音(或挥舞六次,火光闪耀六次等),然后安静1分钟,再重复。
  
   国际上通行点燃三堆火进行求救。在开阔地将火堆摆成等边三角形,在其周围准备好青绿的树枝、油料或橡胶(白桦树皮是理想的燃料),需要时可以制造三股浓烟,同时发出三声响亮的口哨或三声枪响,间隔1分钟,然后再重复。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点燃一堆也行。
  
   施放信号的地点,要选择在制高点。
  
   如果发现孤立的小树,可作为天然火种。在树枝间堆放干燥的小树枝,或陈年鸟巢,以便产生浓烟;如果小树已经死亡,可以从根部将其点燃。
  
   在醒目开阔地带,可以竖起一个三角架,上面设置平台安放火种,点燃之后遇险者可以在数公里以外看到火光。
  
   在金属残骸上堆放燃料,利于隔离潮湿的地面;如金属被磨光还可以起到反光镜的作用。
2007-09-22 17:08:00浏览1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科普

林嘉宝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触电怎么急救
触电急救可采取脱离电源、心肺复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静脉注射等治疗措施。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脱离电源 在触电刚产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确保自身安全。若无法立即切断电源,应迅速用不导电物体将自身与电源隔离。迅速脱离电源可以避免电流持续作用于患者身体,减少电击损伤,从而降低触电导致的严重后果。 2.心肺复苏 在专业人员未到达且清醒之前可及时求助他人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位置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为5-6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人工呼吸时应确保患者口腔和呼吸道通畅。触电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心肺复苏可以恢复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3.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理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并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必要时可使用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触电可能导致呼吸道痉挛或分泌物堵塞,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确保氧气供应和防止窒息。 4.吸氧 使用氧气面罩或鼻导管为患者提供高浓度氧气,把吸氧设备连接好并调节至高浓度氧输出状态,确保氧气供应充足。触电可能导致缺氧和组织损伤,吸氧可以提高血氧水平,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 5.静脉注射 患者可遵医嘱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静脉注射,如肾上腺素、碳酸氢钠、葡萄糖等。注射时需注意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有不适,可及时按压床头警铃。静脉注射可以迅速改善触电引起的神经、肌肉损伤和心脏功能障碍。 触电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避免自行移动受伤的患者,以免加重损伤。
林嘉宝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在野外被毒蛇咬了怎么办
在野外被毒蛇咬了之后,需要尽快处理伤口、紧急送医、药物治疗、接种疫苗、日常护理,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1、处理伤口 被毒蛇咬伤后,需要立即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并且使用酒精或者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如果咬伤的部位比较深,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操作下将毒液吸出体外。 2、紧急送医 如果患者被咬伤后,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需要及时拨打120,并由专业医生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还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3、药物治疗 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氨水等药物进行冲洗,同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接种疫苗 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后,患者还需要及时到医院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同时,患者在接种疫苗后,需要注意保持局部针孔的清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 5、日常护理 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在野外,建议患者注意保护自身安全,避免被毒蛇咬伤。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需要以清淡为主,可以适当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野外中暑的急救方法
野外中暑的急救方法,主要包括立即脱离高温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降温处理、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等。如果患者出现了中暑的情况,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中暑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以免加重中暑的情况。2、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昏迷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患者可以及时就医,通过气管切开的方式进行治疗,保持呼吸道的通畅。3、降温处理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高热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冰袋冰敷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达到降温的效果。4、补充水分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饮用温盐水,补充水分,以免引起脱水的情况。5、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中暑情况,如出现休克等,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休克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注意防护,避免出现中暑的情况,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苹果、猕猴桃、西红柿等,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