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北京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就医·北京

专访陈韵岱主任:剖析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关键

举报/反馈
2011-03-31 23:50:0039健康网

  根据2011版《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为高血压患者预防发生心血管事件总结建议:

  18岁以上健康成人至少每2年监测血压1次,35岁以上成人至少每1年监测血压1次,心血管门诊患者应常规接受血压测量。高血压患者调整治疗期间每日监测血压至少2次,血压平稳后每周监测血压2次。鼓励家庭自测血压。

  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应综合考虑总心血管风险的评估。

  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有关问题概括如下:

  1.血压水平在160/100 mm Hg以上的患者应立即开始服用降压药物,同时进生活方式干预。

  2.血压水平在160/100 mm Hg以下,140/90 mm Hg以上者,如伴有心血管疾病、靶器官损害以及危险因素而处于高心血管病危险状态的患者,也应及早开始降压治疗,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3.血压水平在160/100 mm Hg以下,140/90 mm Hg以上者,不伴有心血管疾病、靶器官损害以及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在密切监测下先进行强有力的非药物治疗,也就是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限制盐摄入,每天每个成人<6 克盐;减轻体重;减少酒,酒精摄入量<30 克/天;平衡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如非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4.大量研究显示,药物降压治疗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各种降压药物获益的根本原因是血压下降本身,降压外的作用相对较小。

  5.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的降压药物,坚持长期治疗,定期复诊。

  6.应尽可能选择每天服用1次,能控制24 h血压的长效药物。应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将血压控制到140/90 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或伴有心血管疾病或明显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应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

  7.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后继续降压治疗(即使血压已不高)有预防复发的效果。

  8.通常,降压药物需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在药物治疗血压达标后不要突然减少用药量或停药,这会引起血压反跳及其他症状(降压停药综合征)。因此降压治疗过程中换药、减药、减剂量和停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陶慧婷)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