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并不是绝症,只要能够早期发现,及时科学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将大大提升。”近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1医院胸部肿瘤综合病区主任梁文华在“同心共筑肺健康-2024关注肺健康 · 早筛公益跑”活动中接受采访时,再次强调了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性,并呼吁公众提高对肺癌早筛的认识和参与度。
我国肺癌防治形势严峻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制定的《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显示,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发病率与病死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我国情况相似,目前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发肺癌约82万例,死亡71万例,新发及死亡人数均居恶性肿瘤之首。面对吸烟、空气污染、人口老龄化加剧等严峻形势,我国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
在美国过去的二十年中,男性肺癌死亡率降低了58%,女性肺癌死亡率降低了36%1。这种显著的下降直接推动了癌症整体死亡率的降低。相比于美国患癌人群总死亡率开始下降,而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态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癌症负担报告数据测算,肺癌发病人数约占我国肿瘤发病总人数的21.9%,肺癌死亡人数约占我国肿瘤死亡总人数的28.4%2。
在梁文华看来,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目前,我国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这说明我国早筛早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近年来肺癌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肺癌的5年生存率从16.1%提高到19.7%,但仍有约75%的患者在确诊时处于肺癌晚期,错过了合适的手术治疗时机3。
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预后生存,从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看出,Ⅰ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在77%~92%,而ⅢA~ⅣA期患者仅为10%~36%,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显示早期诊断并完全切除的肺原位腺癌及微浸润腺癌(MIA)术后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百分百和百分百4。
提倡肺癌早筛早诊早治
由此可见,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是肺癌防治的重点。预防是非常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也是我国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健康理念的体现。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指出,肺癌高危因素包括吸烟和被动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以及石棉、煤烟等职业暴露至少1年,并推荐50岁以上的人群具有以上高危因素便应该开始进行肺癌筛查。
“早筛是通过筛查方法来达到早发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做得特别好的一个方面。”何建行介绍,“通过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早期筛查,对于1厘米左右肿瘤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1%,对于1.5厘米以上肿瘤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5%,这样的患者及时手术后基本上可以治好。”
事实上,低剂量螺旋CT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筛查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这种检查方式可以在较低的辐射剂量下,对肺部进行高分辨率的扫描,准确检测出肺部结节和早期肺癌,为早期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通过政府、医院和老百姓共同努力,做肺部低剂量螺旋CT单次费用在500元左右。有些筛查做得好的地方,费用可以降到200元左右,价格非常亲民,成为肺癌早筛普及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何建行告诉我们,“我国希望把恶性肿瘤的死亡率降低15%,其实在一些筛查示范区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我们希望这种筛查示范区覆盖范围可以不断扩大,让更多老百姓受益。”
除了普及公众的肺癌早筛早诊早治意识外,提高患者对于肺癌诊疗方式的认知也十分重要。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尤其在精准靶向治疗的推进下,肺癌在治疗手段上也拥有越来越多的治疗“武器”,开始进入精准诊疗的全新阶段。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基因突变状态和遗传风险,指导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新型的治疗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治好几率,可以说大幅度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让晚期肺癌患者也能够得到治好希望。”梁文华告诉我们。
* 声明:仅供疾病教育时参考使用,不用于任何推广目的。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1 2023年美国癌症统计报告,2023,美国癌症协会(ACS)
2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22.国家癌症中心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 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1):18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 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1):18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