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据统计中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大约是1.7%,且目前中国有近300万的帕金森病患者,每年新发患者人数达10万以上,帕金森病的防治和科普形势任重道远,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美好生活”。
一、什么是帕金森病?
号称中老年“三大杀手”之一的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50岁左右。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上升。提起帕金森病,人们脑海中想到的第1个症状是“手抖”,不过这只是帕金森病的诸多症状中的一个。
二、帕金森病有什么症状?
帕金森病早期的临床症状较难察觉,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和体征,一般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人有四大典型运动症状。
1)抖-静止性震颤
指患者在安静状态下、肌肉无负重状态下时出现有规律的抖动,可以出现在肢体,甚至有头部和下颌的抖动,紧张时更为明显。
2)僵-肌强直
指肌肉的肌张力升高,被动活动患者的关节时出现明显的阻力感,有时像齿轮一样。手部的肌强直可导致关节畸形,躯干的肌强直可导致前倾、侧弯等异常姿势。
3)慢-运动迟缓
指动作幅度和频率出现明显减慢,肢体动作表现为行走缓慢、起步困难、小碎步、写字变小,其他可表现在喜怒哀乐等面部表情减少,言语含糊等。
4)倒-姿势平衡功能障碍
指患者出现行走不稳,步态前冲,容易跌跤,甚至站立时都无法维持平衡。
除此之外,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非运动症状,如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嗅觉减退或丧失、认知障碍、便秘等。睡眠障碍总体发生率约为47.66%-89.10%,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平均患病率约为52%。
三、重视帕金森病伴发的认知障碍
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近年来已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人们认识到其既有望成为帕金森病的预警信号或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也是治疗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是其中主要症状之一,它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且对照料者和社会医疗支出造成巨大负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PD-MCI(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高达40%,在新诊断的PD患者中发病率达30%,PD-MCI每年进展为痴呆的几率为6%~15%。一项挪威随访研究则报道78.2%的PD-MCI患者于8年后进展为痴呆。另一项长达20年的悉尼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帕金森病合并认知障碍发病率较高,跟踪20年后发现83%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痴呆。
四、帕金森病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1.药物治疗作为帕金森病治疗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除各种循证证明有效的西药以外,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帕金森病的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是临床很好的治疗选择。
现代中医在《皇帝内经》等古籍基础上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和研究日渐深刻,认为该病是风邪作崇形成,中老年患者脾肾亏虚较多,是本病病灶的基础。中医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和体质,分别给予补肾、填精、补脾、祛风等治疗,配合针灸治疗,对减轻患者症状、减少药物使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益处。
2. 除临床治疗外,帕金森病患者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增加谷物、蔬菜水果的量,减少饮食中脂肪含量,还应注意优质蛋白、钙元素的摄入,适当增加饮水量。
3.康复锻炼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患者可在家人的陪护下从简单的运动,如步行训练开始,循序渐进,根据自身状况可逐渐加入兼顾平衡功能和协调功能的锻炼。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在神经内科和康复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并注意防止跌倒所致意外伤害。
五、中成药改善帕金森病的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独具优势
《中国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管理专家共识》建议帕金森病常规治疗后如果夜间运动症状改善,但失眠症状并未见好转,且存在抑郁或焦虑情绪,可以考虑使用具有改善睡眠作用的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以期改善帕金森病抑郁、焦虑共病的失眠。中药和针灸:乌灵胶囊等中成药以及针灸等可能有效。对帕金森病的认知障碍症状,《阿尔茨海默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认为补肾益精是中医治疗AD(阿尔茨海默病)的基本原则,并且贯穿AD治疗的始终。
国家一类新药 #乌灵胶囊# 具有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的功效,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健忘、心悸心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少气懒言、脉细或沉无力;神经衰弱见上述症候者。
六、电子化量表,帮助快速发现情绪和睡眠问题
佐力药业倾情推出电子化筛查量表小程序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自我检测,了解与帕金森病相关的情绪、睡眠和记忆状况,有问题及时就医。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