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重要疫情消息

1传35!扬州出现3代传播,核酸检测点竟成危险聚集地?

2021-08-11 10:21:2839健康网

7月28日至今,扬州仅用了14天,本土确诊病例就窜升到394例,其中重症病例占到全国的70%,还远未到尽头。

截至8月8日24时,扬州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聚集性疫情已致35人感染,35人均在7月29日晚到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或采样,或工作,感染者中已出现3代传播。

一、“1传35”是如何发生的?

这35例病例,有34人是确诊病例王某的密切接触者。

从扬州公布的活动轨迹来看,7月21日-24日,王某多次出入KTV、棋牌室等人流密集场所,7月29日身为政府工作人员的王某前往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担任志愿者,并于8月1日确诊,该监测点的三名工作人员在第二日也相继确诊,自此引爆燃点。

因联合村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扬州纪委监委问责通报包括广陵区委副书记在内的5人受到党内警告、政务警告、通报批评等处分,王某也因严重违法被立案调查。

二、核酸检测点,为何交叉感染频出?

无独有偶,8月1日,南京通报一位两岁男童因家人排队做核酸检测期间与确诊病例接触后被感染的案例。更有网友曝出,扬州一核酸检测点一名老人与志愿者发生冲突,摘下口罩向志愿者吐痰……

仅仅几天时间,接连出现核酸检测聚集性感染事件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1.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染性强

钟南山早就表示,“由于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的病毒载量高,呼出病毒浓度大,传染性极强,所以过去的密接概念已不适用。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四天,和病人相处在一起的,都是密切接触者。”

在德尔塔的屠刀下,一米安全距离早就不够用了,何况有些地方连这点安全距离都保证不了。

2.检测点设置不规范

同样是全员核酸,张家界全员核酸时因为“悟空圈”被全国表扬。

而扬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监督检查组对核酸检测点监督检查中却发现,其存在扫码测温措施落实不到位、核酸检测点登记处设置不合理、“一米线”执行不到位、临时紧急组织全员核酸安排不到位,现场混乱无序等问题。

3.个人防护不到位

疫情当下,仍有不少人未戴口罩、口罩佩戴不规范,封孔小区人员擅自外出等现象。

三、测核酸时如何避免被感染?

面对核酸检测现场感染事件,国家卫健委于8月1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核酸检测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核酸检测防控措施,而我们也应该提高警惕:

1.去采样点时,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并携带适量湿巾(酒精湿巾或普通湿巾均可)、备用口罩、身份证、手机等;

2.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引导,分区、“一米线”排队等候;

3.采样前2小时请勿进食,避免咽拭子采样时刺激发生呕吐

4.采样后换戴备用口罩,将废弃口罩投入指定垃圾桶内,立即离开采样点,避免在采集点周围吐痰、逗留;

5.回到家后,请立即洗手,必要时使用湿巾对手机、身份证等物品进行擦拭。

消息整理自:扬州市健康委员会、国家卫健委、清风扬州、扬州市监察委员会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