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在华小档案
1926年来到中国
1961年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
1984年重返大陆市场
1994年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投资额为4500万美元
2000年成立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2004年10月罗氏中国药品研发中心在上海落成,成为罗氏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的第一个研发中心
2005年10月上海罗氏致敏生产基地在张江厂区落成,总投资1.4亿人民币
2007年10月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在上海开幕,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在内)第一个全功能临床药品开发中心,亦标志着罗氏率先在华实现了完整的医药价值链布局。
截止2007年末 上海罗氏拥有员工数约1400人,业务覆盖全国235个城市,已有22个优秀的创新药品在中国上市,销售额销售额达到人民币27.5亿元,连续数年呈双位数增长,已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的领军者
从1896到2009年,百年罗氏历经腥风血雨,成就了在全球制药领域内的霸业。在罗氏制药星罗棋布的扩张版图中,中国成为了罗氏下的至为关键的一棋。
今天,罗氏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罗氏。
不一般的棋手
1994年,罗氏来到中国,开始了在中国的布局。
这家成立于1896年、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跨国企业,是世界领先的以研发为基础、以创新驱动的健康事业公司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罗氏提供从早期发现、预防、诊断到治疗的创新产品与服务,在诸多领域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断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准和生活质量。
罗氏是体外诊断领域、抗肿瘤药品和移植药品的全球领先者,是病毒学领域的市场领导者。罗氏诊断是全球首要的诊断公司,拥有具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先进产品科技、多元化的产品以及服务支持,有力地触及全球各个角落,是全球的诊断市场行之有效健康信息的首要的提供者。
罗氏一直孜孜于肿瘤药的创新和研发。目前,肿瘤药已成为罗氏的增长发动机。数据显示,2003年,肿瘤药仍只占罗氏制药业务销售额的31%,到2008年该比例已上升到55%,同比增长15%,远远高于罗氏集团销售收入增长率。正因如此,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罗氏的营业利润率仍达到30%,与前一年相比仅微降0.9个百分点。在许多制药企业为前路不明而黯然神伤之际,罗氏的脸上依然挂着自信的微笑。
全球诊断领域排名第一、全球肿瘤领域排名第一、移植学和病毒学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全球生物科技领域排名第二……罗氏,注定了他是一位不一般的棋手。
日渐臻备的棋局
1994年,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来自瑞士的罗氏高调“入主”,为了第一家在该园区设立合资企业的外国公司。由此,罗氏开始了中国的征途。
罗氏此行并非初来乍到。早在20世纪20年代,罗氏便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揭开了罗氏在中国的第一页篇章。随着在华业务的蓬勃发展,1926年罗氏在上海成立了子公司,全面负责中国市场,直到1950年。
成立之初的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肿瘤学、病毒学、移植学等各类关键治疗领域的突破性新药,主营业务为药品销售,较少涉及药品的研究与生产。然而,中国在变,罗氏也在变。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容,罗氏制药不断拓展在华的业务领域,致力于在华打造完整的医药产业链。
这一目标最终在2007年达成。10月29日,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开幕, 该中心的建立标志着罗氏在华建成了包含研究、开发、生产、营销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医药价值产业链。而在此前,罗氏已精心布局,层层推进:2004年中国药品研发中心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落成,2005年10月上海罗氏致敏生产基地在张江厂区落成。因此,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的落成可谓是罗氏制药在华战略的水到渠成之举。
随着罗氏宣布在华建立涵盖产业全领域的研发中心,跨国药企在华研发布局也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开始向核心进发,向纵深发展,这将促使我国从药品生产基地向研发聚集地转变。时任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的弗兰茨·胡沫博士坦言:“20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商机,但之所以在中国成立全功能药品开发中心,最看重的是中国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先进科研技术,在临床、药品差异性方面,中国有很多伙伴值得合作”。业内专家则认为,罗氏对中国市场的持续投入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市场已经成为罗氏全球战略的重点之一。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