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目前被公认为世界上产品供应“最可靠”的国家之一。然而,如今从美国也传来了越来越令人“吃惊”的消息。2003年,我国曾查出从美国进口大豆中,有毒物质麦角含量超标,携带有危险性杂草;2007年美国的口红产品被查出含铅量超标,致使许多人一时间难走出“毒吻”阴影。近年来,“有毒产品”越来越靠近最脆弱的人群——婴儿一代。比如,含有能引发癌变物质的有毒奶瓶,含有毒性阻燃剂的有毒玩具等。
美国媒体13日称,美国倡导安全化妆品的机构研究发现,超过50%的婴儿沐浴产品和护婴用品中含有引发皮肤病甚至致癌的化学物质,产品中包含我国消费者熟知的某些知名品牌,其所含有有毒化学物质一直没有列于成分表中,也一直未有警告标识。该机构称,这两种有毒化学物并不是生产产品所必需的用料,只是配料以及防腐剂所产生的物质,含量很小以至于不用列出。
在美国的商标法中,此种不列出的做法是被允许的,但潜在的风险却不容忽视。把各种可能的隐患“隐藏”、让消费者长期蒙在鼓里,这是漠视消费者知情权的表现。
或许,类似的“惊人”消息已不足以“惊人”。因为产品安全并非是新问题,更不是每年只有在“3·15”才值得关注的问题,这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是与企业道德、与社会监督、与法律完善紧密关联的大问题。但在清晰的数据面前,消费者将会“发现一个,弃用一个”。当然,这种做法可能不能完全解决产品存在的隐性质量问题,但持续的“警醒”是必需的,某种程度上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促使消费者“擦亮眼睛”。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方便快捷,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当你随意拿起一个产品,翻到背面看它成分时,会不会想问“这个,安全吗?”这本身就是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进步。
(责任编辑:吴佳子)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