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武汉疫区已22天,今日休息,难得空闲,打算看本书,充实一下自己,偶然间看到了日野原重明先生的《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感觉在这个时期能够遇到这本书也是一种缘分。书里有两段话引起了共鸣......
“生命存在于我们能够支配的时间里,儿童时代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自己身上。等你们长大成人后,才有能力为他人、为社会贡献你们的时间。”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时间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身上,不断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这也是我为什么当接到支援武汉疫情通知的时候,第一时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报名,我一直认为,这辈子总要做点儿什么,才能不虚此行。很荣幸的是能够随医院出征武汉,这段时光注定是我一辈子值得骄傲的记忆。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有着深深的职业认同感。
“作为一个医生,如何向患者传达爱,核心就是发自内心的站在患者角度想问题,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医学和可能性的艺术。”其中“可能性的艺术”我认为的应该就是心理层面安慰患者,尽力减轻疾病带给他们的痛苦。这段话相见恨晚,给予了我在平时工作中以及这次隔离病房中的动力,让我以后更有力量去做这样的事情。
现在的27床,是个很漂亮的姑娘,五官精致,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还有精致的美甲,一看就是一个爱美的姑娘。当第一眼看到她时,就印象深刻。很想了解她的年龄,工作和她的生活。第一次看到她时她还在15床,持续高烧的她双脸通红,看起来很虚弱,每次到她床旁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鼓励她“你还年轻,没问题的,一定要把心态摆正好,这样才能提高免疫力,加油。”可能持续高烧,让她没了力气,也只能用微微一笑来表达对我的谢意。
记得那天晚上临下班,去给她的暖壶打热水,临走时被她叫住了,说能不能给她换个床,因为她旁边的病人晚上打呼噜,她根本没有办法休息,已经一天一夜没有睡觉了。我很理解她的心情,于是答应她和医生也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空床,调配一下,我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她对生命的渴望。今天上班时,她已经到了27床,面色也比之前好了很多,说话也有了力量,中午送饭的时候,她和我说都不想吃盒饭,想订个外卖,我“教育”了她一顿,嘿嘿,怎么能让外卖送到传染病房呢。
她对吃饭“挑剔”这件事,在我看来很好,感觉她的身体状态应该恢复了很多。本来打算今天空闲时间去和她聊聊天,可是太忙,没有空闲,临下班时看到她已经在楼道里锻炼了,状态很不错,希望下次见到她时的状态会更好。
这么多天与病人的朝夕相处,在心里他们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病人了,更多的像是家人。我希望我能把医学中“可能性的艺术”送给每一位患者,给他们带去关爱。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需要共情,而我也会学着能够更好的向他们传达力量,让他们坚强的面对疾病。
武汉的每一个角落,虽然被疫情覆盖,但也被温情覆盖,医护人员和武汉民众的心,牢牢贴在一起。疫情,终归过去,我眼中坚强的武汉人,你们都是最棒的,加油。
撰写:东直门医院 张子伟
编辑:薛 璞
审核:于国泳
审阅:张耀圣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