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疾病要闻

才4岁的我,已经64斤了,可能连20岁都活不到

2019-09-29 07:23:37医学界

  有多小呢?大概只有30来个人,还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我们有着共同的身体特征:

  超越常人的肥胖,

  睡觉时喘不上来气,

  过度的出汗……

  最最最可怕的是,即使我们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我们的体重却依然噌噌噌地往上涨。

  但奇怪的是,我们并不是一出生就这样。因为我清晰记得曾经那些不需要控制饮食,更不会担心呼吸困难的日子。

  我叫Banner Sears,来自美国罗德岛,这是我的故事。[1]

  你能猜到今年才4岁的我有多重吗?

  63斤!

  呜呜,和我同龄的小伙伴们才只有32斤左右。那还是去年2月份的时候,我可以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无忧无虑地吃快餐食品,因为那时候,我的体重还是正常的,只有26斤。

  万万没想到,一夜之间,我的体重居然增加了6斤!

  连衣服都变紧了……

  妈妈瞬间就把所有的“垃圾食品”都扔掉了,赶紧拉着我去看内分泌科医生。

  医生也说我的体重暴增和饮食有关。

  虽然妈妈隐约觉得还有别的原因,但还是相信了医生的诊断,这时候才只有4月底。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妈妈一起努力改变以前那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吃“垃圾食品”、看长时间的电视……

  然鹅,这些努力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

  一个月过去,我的体重居然又涨了10斤!

  而且,除了体重的增加,睡觉时我总会感到呼吸困难,每呼吸三下就会有一次呼吸停顿。

  于是,6月份,妈妈再一次带我去看内分泌科医生。

  这一次,连医生都被我吓住了:“你怎么会在短短的几个月重了这么多!”

  医生建议我们去更权威的医院并向我们推荐了一名内分泌科医生。

  这一次,我终于懂了:我得了一种叫做ROHHAD的极罕见疾病。

  我的免疫系统每遭到一次破坏,体重就会增加。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感冒都会恶化我的疾病,甚至可能要了我的命。

  除了呼吸和体重,我还比其他人更容易得肿瘤。

  而且我已经做了一次肿瘤切除手术,现在的我还需要做化疗来延缓疾病的恶化。去年年底,另一根管子被永久地插入了我的身体,只有它在,我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

  这个大大的“彩票”让我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被人模仿,被人嘲笑,我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

  但我知道,我必须要坚强地活着,为了自己,也为了爱我的妈妈……

  看官们,Banner的故事到这里就讲完了。

  可小编不死心呀,又去搜了搜这个叫做ROHHAD的“恶魔”。

  2011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也遇到了一个类似的案例。

  这个8岁男孩的症状和Banner相似:短短数月,体重飞速上升,晚上睡觉喘不上气来,一旦从床上站起来,就会感到头晕和心悸。

  这样的例子虽然不多,但每一个却都极具杀伤力。

  罕见病存在地域差异化

  截至目前,世界上已经确认的罕见病超过了7000种。全球有3亿名罕见病患者,80%为遗传疾病,而且普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2]

  我国有将近2000万的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的患者超过20万。如果按照每一个家庭出现一个患者,它的不幸所产生的影响至少要扩大到6到7人,包括患者的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内。[2]

  初步统计,罕见病可能波及到全国总人口的1/10甚至以上。在人口基数较大的中国,罕见病并不罕见。

  罕见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标准,这也是为什么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罕见病病谱,比如,中国和欧美国家的罕见病就存在很大差异。

  一些中国常见的疾病,如结核病,就在欧美的罕见病目录中。

  拿今年2月发布的首部《中国罕见病诊疗指南》来说,在指南涵盖的121种罕见病中,并没有ROHHAD的身影。

  知晓率低,临床诊断能力不足

  是中国罕见病现状

  2018年“中国罕见病调研报告”显示,不仅普通民众对罕见病了解甚少,医务人员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在参加调查问卷的285名医生中,有33.3%的医生表示自己并不了解罕见病,且这些受访医生的学历、职称、工作医院的级别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

  此外,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教授的调查研究显示,58.15%的罕见病患者都有过被误诊的经历,其中35.2%曾被误诊5次以上。许多罕见病患者被长期漏诊。一些罕见病的诊治更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罕见病治疗: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绝大多数罕见病都是基因变异导致。伴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推广,罕见病的诊断率有了显著提高,确诊时间在缩短,成本也在降低。

  此外,精准医学下的基因治疗也为许多罕见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事实上,罕见病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是公共卫生问题,是社会问题。近年来,关于罕见病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可见政府对罕见病治疗和保障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医疗机构、政府、新闻媒体和患者的共同努力,让罕见病不再是罕见病,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生命,拥抱生命。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