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媒体评论

寨卡病毒离中国有多远

2016-01-28 08:24:32生命时报

  

 

  寨卡(Zika)病毒于上世纪40年代在非洲被发现,此后传播到非洲各地、南太平洋等地,近期扩散到拉美。目前的研究认为,该病毒主要由生长在热带环境中的伊蚊传播,现已知多种伊蚊都可以传播这种病毒。寨卡病毒之所以半个多世纪不为世人所知,是因为它引起的症状比较轻微,类似登革热的温和形式。只有约20%的感染者会表现出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结膜炎等轻微症状,通常不到一周即可消失,极少有人需要住院治疗,尚无死亡案例。不过,寨卡热的症状至今没有特效疫苗和治疗药物。

  2014年以来,WHO已发现寨卡病毒在美洲存在本土流行。当前,寨卡病毒在美洲的传播出现上升态势,疫情存在跨境传播风险。其中,巴西的疫情最为严重,目前已报告近4000宗病例,有21个州(巴西全国有26个州)受此病毒影响。由于最近发现该病毒可能会干扰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流产、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使得这种被人们忽视的病毒似乎一下子“苏醒”了。萨尔瓦多、哥伦比亚、洪都拉斯和厄瓜多尔等南美国家甚至向女性发出了避孕警告。

  据法新社1月22日报道,三个月前,巴西首次出现了关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存在关联的新闻。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克里斯蒂安•林德梅尔解释说,畸形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但寨卡病毒“似乎是主要可疑因素”,病毒与小头症之间的关系仍在研究中。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报道指出,到2016年,巴西卫生部只能“确认134例小头畸形与寨卡病毒相关”,其他病例仍处于调查中。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二科主任陈志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国内尚未发现寨卡病毒及其引起的寨卡热,“了解这种病毒的专家应该也不多”。综合国外的资料,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这种蚊子在南方比较多。据统计,北京大约只有6%的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载体之一。武汉大学医学病毒学研究所所长杨占秋表示,随着当前全球人群流动加速,寨卡病毒由南美地区传入我国,并在南方热带地区流行是有可能的,但不可能引起大范围的流行。至于北方温带、寒带地区,并不适宜该病毒的生存,流行的可能性很小,国人不必恐慌。这一观点与英格兰公共卫生局相似,这一官方机构指出,寨卡病毒不会自然出现在英国。

  考虑到近期和未来数月的感染传播模式,多国卫生机构给出了建议。1月15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拉美和加勒比海14国旅行警告,称蚊子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毒正引发疫情,公民应慎重前往上述地区,孕妇尤须警惕。如果必须前往上述地区,应先咨询医生意见,在当地做好防蚊虫准备。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透露,目前我国还没有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报告,但同时提醒,近期如准备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应做好防蚊措施,包括穿着浅色长袖衣裤、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防蚊水等。如有发热、头痛以及红疹等症状或体征,应在入境时主动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尽快就医,就诊时应告知医师旅行史等相关讯息。杨占秋建议,育龄期妇女尽量不要前往南美地区。由于寨卡病毒可导致新生儿神经发育畸形,因此孕期前3个月要加强管理,避免感染。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