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大众公布,但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在深圳“落地无根”、“遇冷”甚至“夭折”等声浪尘嚣中,这让期待多点执业、出家门看名医的人们悲喜交加。
“看病难”,要从医疗资源分配着手,依据政策合理处理社区医师与大医院的利益关系,在实践中建立规章制度,使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落地生根。
走访珠三角几家医院、诊所,作者了解到,人们所关注的“看病难”问题。“看病难”的问题,其实指是上大医院和知名专家那里看病难,而社区医院的就诊量并不饱和。老百姓看病都集中在大医院,忙碌的医生、着急的病人、焦虑的情绪犹如助燃剂,让医患战火更易于“点燃”。
事实上,看病难实质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需要医务行政管理部门宏观调控监督和各大医院具体执行解决,其中医生就是最核心的资源。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推行,有利于提高社区医疗质量,壮大医疗团队,让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看名医。
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是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切入点,是解决“看病难”的可行途径之一。有行业人士表示:“如果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老百姓肯定乐意去。那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看病难的问题就可以得到缓和。”要达到这个效果,就需要健全我国分级诊疗体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让人才流动起来。
只有通过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种方式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之间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简化医师多点执业程序,推动医务人员保障社会化管理,消除阻碍医师有序流动的不合理规定,完善鼓励多点执业的政策措施。
医院担心的收益会被分流,如是"嘴巴跟着屁股走",这对在其位谋其政掌管医院的长官,不得不考虑院方利益的事实。但"分流"而有回流。实际上,深入社区的医师更像“八爪鱼”,把难病、重病、综合病带回医院做进一步治疗,这笔收入也就来源于"回流"的社医和基层。那种"买甘蔗刨皮来称称----斤斤计较"的想法和做法,这对大大的公立医院"公"字头,有害无益。而及早与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医疗网的医院,未来有可能就是更庞大的医疗体系和更强的医疗技术平台,不但造福便利于民,也有益于大医院的发展和声望。
诚然,要依据政策合理处理社区医师与大医院的利益关系的同时,要以制度为保障,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社区医疗机构从设施、诊疗水平等客观条件上与大医院之间仍存在的差距,医生团队的薄弱是影响百姓就诊信心的首要原因。要增强百姓就诊信心,就必须要有过硬的医疗服务作后盾,关键是在实践中建立规章制度,包括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推动医师多点执业健康发展。
广东作为全国的中医药强省,中医在深圳有着强大的民众基础。推行多点执业政策给予了名老中医继续发挥余热的机会,在非公立医疗机构继续培育、培养一批中医名院、名科、名医,让中医更深入社区、家庭。
有百姓会担心社区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发生医疗纠纷会不会“投诉无门”?
早在今年一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范围,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方面给予同等对待。不仅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违法违规“黑名单”制度,还会将非公机构纳入医疗纠纷处置体系。
也有专家表示:“多点执业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提高医术竞争力,而且医生必定更注重自己的品牌服务,所以百姓在社区接受的医疗服务将与在大医院无差别。”
我们相信,深圳能度过多点执业所带来“阵痛”,让多点执业落地生根,获得更长效的成果。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