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改革不断的起到关键的作用。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就是要实现更加的公平和可持续。在第七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新医改五年与公立医院改革展望”分会上,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龙永图将医疗改革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现代化的高度,同时也对医改重点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意见。
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龙永图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于医疗改革是积极信号
习近平主席于今年10月7日在印度尼西亚在亚太经合组织召开的大会上进行了演讲,会中表明了中国经济增速趋缓,是中国主动调控的结果。在龙永图看来,中国主观调控将经济增长放缓,对于推动我国的医疗改革是一个积极信号。
目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大的问题,而主观调控将其放缓的原因,表明了中国政府准备牺牲一定的发展速度,直面当前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特别是社会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的问题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的新医改等问题。“中国政府准备牺牲发展的速度,拿出财力物力和时间集中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龙永图认为,这是我国医疗改革的一个积极信号。
“中国正在面临新的改革,改革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我们主动地将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下来,使改革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大的回旋余地”,龙永图还引用了习近平主席的原话,作出进一步的解释,“我们认识到,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问题,必须坚定的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因为中国政府主动调整。在经济面没有大变化的情况 下,中国政府准备花更大的力气,花更多的时间,花更多的财力解决大家面临的问题,包括医患矛盾、看病难等重要的问题。国外的经济学家也看到了,当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时候,中国的经济质量出现了积极的信号。
“第五个现代化”的提出
将促使中国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出现第一流的专家
当前经济形势的特点是经济转型速度加快。对经济转型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龙永图所理解的经济转型,就是从重视数量,到更多的重视质量。质量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因此,我们讲经济转型的时候,我们要特别的强调质量的问题,衡量中国经济的质量好不好,有怎样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看中国经济发展了以后,我们的民生是否得到了改善,老百姓是否得到了实惠。二是中国经济发展了以后,社会是不是更加的公平、更加的公正、更加的稳定和谐,因此衡量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标准,也就是衡量中国经济质量的标准”。
正如过去一样,中国经济转型主要是靠改革,靠开放。全面改革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大方向、大决策,对于医疗体制改革有怎样的关系呢?龙永图这样回答:“我对医疗体制改革没有什么研究,但是凭我自己的直觉,你们掀起全面改革的高潮,必将对医疗体制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过去都讲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技的现代化。而这次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非常重要和新的概念,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更多的增加社会领域的工作,更多的加强国家的软实力。应该说医疗卫生事业,既是巨大的产业,更是关系到成千上万,上亿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幸福的社会事业。我自己来看,应该将它更多的看成是社会事业”,龙永图解释:“提高我国治理能力,会促使中国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出现第一流的专家,这些是国家新的治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家重视社会领域的工作和重视国家软实力的前提下将医疗卫生提高到新的水平。既然是现代化,必须也应该是具有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平,国际上最先进的竞争能力,对于整个的医疗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疗卫生体制和其他的体制不一样
要强调坚持与政府为主导
龙永图认为,医疗卫生体制和其他的体制不一样,必须要强调坚持与政府为主导,同时充分的发挥市场的作用。“因为医疗卫生事业,更多的是社会事业,在此过程中,政府主导必须要坚持,公立医院公有制基础性的作用,必须要坚持。这是搞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必须要坚持的内容,过去是这样的,现在也没有改变”。
事实上,要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设计一个放之四海皆可的体系是不可能的,医疗卫生体系涉及的内容非常复杂,在这些问题当中,只能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各个地区采取自己的国情省情和不同的方案,从而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一些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如果不实行分级治疗和推广社区首诊治的话,是无法解决的”,龙永图继续介绍:“在国外想到大医院看病,先到社区医院看病,他们认为这个病不能治疗,才可以到大医院去看,现在都是一窝风的去大医院,这些基本的制度不解决的话,就很难解决医院看病难的问题”。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