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饮食资讯

蒙牛问题奶再查:牧场无驻站员 产方无检测记录

2012-01-09 08:53:00中国经济网

  溯源第二站

  现代牧业洪雅牧场

  生产基地采访遇阻,记者欲从奶源处寻找原因。

  在全国范围内,蒙牛奶源的供给构成是80%是牧场,20%来自农户奶站。

  眉山市奶办负责人苏学文告诉记者,蒙牛在眉山的生产基地并未收散户原奶,与蒙牛眉山生产基地建立收奶关系的牧场有22个,其中眉山12个、成都3个,其余分布在乐山、遂宁、贵阳等地。

  记者了解到,蒙牛眉山生产基地的原奶过半为香港上市公司现代牧业(01117.HK)位于洪雅县的洪雅牧场(下简称现代牧场)所提供,两家企业于2008年相伴而生,在眉山,所有养奶农户、政府机构均将现代牧场称之为“蒙牛的牧场”。

  蒙牛“问题奶”事件发生后,现代牧场也被业内视为“问题奶”最可疑的来源之一。

  现代牧场负责人:“霉变饲料我们不敢喂牛”

  洪雅县是眉山市的奶牛养殖大县,这座偏远小县城近期却因蒙牛“问题奶”事件而声名大噪,各路媒体蜂拥而至。

  2011年12月29日,记者从眉山市来到位于洪雅县东岳镇千秋村的现代牧场。几经周折后,记者获准进入现代牧场办公室采访。

  现代牧业(洪雅)有限公司是现代牧业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奶牛养殖、销售、饲草加工、种植、收购以及有机肥的生产销售。

  “到目前,我们没有发现牧场有过任何问题,我也是事件曝光后才知道此事。”现代牧场负责人刘长军告诉记者,蒙牛“问题奶”事件对该牧场暂无影响。据其称,该牧场日产原奶约100吨,其中70吨~90吨送往蒙牛眉山加工厂,占后者原奶产量的60%~70%。

  然而,在“问题奶”事件爆发后,蒙牛却未曾到最大的原奶供应商查因。“我们与蒙牛的合作还和之前一样,生产照常,牛奶照送,蒙牛也没为这事找过我们”。刘长军强调:“蒙牛对外称已有结果,但没来我们牧场调查过,这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们牧场不存在问题。”

  刘长军称,喂牛的牧草都是周边农户现割的新鲜牧草。外购饲料均有检测,出厂也有相应的资格证书。“饲料的保存标准是离墙离地,周转周期非常短,最多十来天”。

  储存十余天饲料会否易受潮发霉?刘长军回应称:“不好说,环境复杂才会意外霉变。家里的馒头放阳台上,有的可能放十天八天还是好的,只是变干了,换个地方不到一天就可能会发霉。”他称:“没有发霉的(饲料),以前没听说过,现在也没听说过。霉变饲料我们不敢喂牛,牛吃了霉变饲料就会流产。你觉得是牛流产的损失大,还是饲料的价值大?”

  不过,记者未获准去饲养房参观。

  现代牧场负责人:蒙牛驻站员已撤离该牧场

  蒙牛与牧场究竟是怎样的合作方式呢?

  刘长军告诉新快报记者,在2008年公司刚成立时,蒙牛曾派人驻场。据称,蒙牛对牧场整个生产流程均有一定标准,且会监管。“从挤奶,到收集至缓冲罐,到进入制冷设备降温,再到奶仓收储,全过程都会查看。”

  此外,蒙牛的驻站员还会查看管路、奶仓等原奶的收集设备和运输设备的卫生情况,检测空气净度、奶牛乳房洁净度和管路微生物残留等。“比如管路微生物残留,牛奶会有一定量残留在管道壁上,滋生一定微生物,工作人员会拿测试纸在管道上擦一下,再放到器皿中培育,检测微生物情况是否达标。”刘解释称。

  在问及饲料环节是否被监控时,刘长军回答称具体不知情:“不知从何时起,蒙牛已开始撤离驻场员。”

  对蒙牛驻场员撤离一事,刘长军认为,“这是蒙牛对现代牧业规范化养殖的认可与信任”。“我们这种养殖场操作规范,能完全达到蒙牛的标准,甚至超标准。蒙牛会觉得他们的驻场员起不到作用,没有必要再派人驻场”。

  “问题奶”事件曝光后,蒙牛集团新闻发言人卢建军对媒体表示,原奶供方和公司有一个诚信合约,公司有一个管理机制在约束,目前已经管控到牛的嘴和兽药的问题上。

  有消息称,在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集团已投入30亿元进行奶源建设,并表示从奶源到成品严格把关,确保“批批检验、批批合格”。为此,蒙牛为奶站安装了摄像头,为奶牛建立谱系档案;运奶车都是恒温储运,并安装了GPS以确保24小时可监控。蒙牛集团副总裁姚海涛曾表示,将对更多奶站进行托管,对不具备托管条件的,会派人监管。

  然而事实是,蒙牛在现代牧场的驻站员早已撤离,蒙牛的其他合作牧场是否亦如此,尚未证实。

  溯源第三站

  小区牧场和奶站

  饲料霉变已被公众接受为是此次事件的主因。而在四川眉山,究竟饲料是否极易霉变?在探访过现代牧场后,记者又来到了现代牧场附近东岳镇的一家小区牧场。所谓的小区牧场,即是由几十家农户共同组建而成的牧场,每家农户将自有三五头奶牛集中饲养,饲料、挤奶等均进行统一管理。

  据了解,除现代牧场等规模化养殖场提供大部分原奶外,蒙牛其余补充原奶则由这类小区牧场提供。

  业内人士:饲料存放不当易霉变

  在探访过现代牧场后,记者又来到了现代牧场附近东岳镇的一家小区牧场。除现代牧场这类规模化养殖牧场和奶农散户养殖外,小区牧场是奶牛养殖的第三种方式。

  记者在上述小区牧场看到,饲养员正用搭配好的饲料喂养奶牛,现场可闻到一种带汁干草状的饲料发出一股发酵酸味。洪雅县规模奶牛动物卫生监督员熊胜远告诉记者,这种发酵饲料名为青贮饲料,是由代苞玉米发酵而成,目的在于促进消化吸收。

  据了解,若制作方法不当,如水分过高、密封不严、踩压不实等,青贮饲料有可能腐烂、发霉和变质等。同时,已开窖的青贮饲料也易变质,尤其是取料后,与空气接触面大,不及时利用其质量易变差。

  此外,小区奶场喂养奶牛的饲料还有青牧草、干牧草、红薯等粗饲料及玉米、豆粕等精饲料。牧场的饲养员告诉记者,一头奶牛一天至少要吃八九十斤各类饲料。据介绍,青草是牧场附近的田地里每天现割的新鲜牧草,玉米豆粕类成品饲料则由两层塑料袋封装。不过记者看到,这里干草的储存是直接堆放在仓库,并未做到离墙离地。记者还走访了数家奶农看到,干草的储存亦是如此,且部分仓库地面还有水迹。

  如此储存是否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奶农们表示并不知情。

  业内人士表示,干牧草饲料极易因运输、存放不当霉变,产生黄曲霉菌类等,而国内奶牛养殖对饲料质量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霉变部分,大多数牧场也只是简单挑拣一下然后混入到饲料中。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表示,目前奶牛养殖基本上是由20%精饲料和80%粗饲料组成,其中精饲料主要是玉米、豆粕构成,而四川气候湿热,饲料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霉变,尤其是玉米特别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感染。而奶牛长期吃这种霉变的饲料后,加上黄曲霉毒素并不能通过代谢消灭,其后原奶就会受到污染。

  四川眉川:8分钟检测黄曲霉毒素M1

  苏学文表示,小区牧场的投资少、缺设备,无法做到对原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进行检测。同时,记者在当地菊乐和新希望两家乳企位于东岳镇收奶站也了解到,其奶站也无法做到对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

  菊乐奶站每天天刚放亮就开始收奶,搅拌牛奶、取样、进行感官评定、比重实验、酒精实验、玫瑰红酸实验、乳成分分析、采集奶样、过滤……每家奶农送来的奶都要进行上述步骤的检测。

  其中,感官评定是目视观察牛奶的颜色、稠度,闻气味、品滋味;比重实验为检测牛奶的稠度;酒精实现则检测牛奶的新鲜度;玫瑰红酸实验是检测牛奶中有无碱性物质;乳成分分析即检测牛奶的理化指标,包括检测脂肪、蛋白、非脂肪乳固体;此外,还有驻站员监督收奶的全过程,并每周一次检测三聚氰胺。

  上述流程中,均未涉及到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表示,产品批批检测费用是个天文数字,抽检方式则便宜些。一个中型企业,三聚氰胺一项检测费一年需要1000万元,乳品属于微利,企业难以做到批批都要自检。

  不过,在元旦期间,四川省眉山市等地推出一款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卡,只需将原奶滴入快速检测卡内,等8分钟就可得知原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是否超标。

2/3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