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权威发布

中国抗艾努力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专家学者认可

2010-09-25 07:38:00

  从推出美沙酮替代疗法,到免费治疗部分艾滋病患者,从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医“门槛”,到取消对患艾滋病外国人入境限制,中国近年来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上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许多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的认可。

  “我对中国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日前对记者说,“10年前,中国对吸毒人员采取零容忍态度,但近些年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戒毒项目,这对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非常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则评价说,中国所取得的进步很大,包括采取措施降低吸毒人员的艾滋病感染率,进行美沙酮替代治疗法,开展清洁针具交换计划等等。这些做法大大降低了高危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

  中国早在2007年就降低了艾滋病治疗“门槛”,即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的CD4免疫细胞下降到每立方毫米350个时就实施治疗,而不用等到这种细胞下降到200个。这与世卫组织今年7月出台的标准完全一样。在7月的维也纳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多国专家对中国超前的做法大加赞赏,认为早期治疗可以防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免疫系统缺陷而感染其他疾病,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的经验对全球抗艾有启发。

  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已能如健康人一样生活并从事劳动,而且只要措施得当,其他人也不会受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传染。对他们的宽容和理解也是抗艾努力的一部分。今年4月,中国取消了对患艾滋病外国人入境的限制,这一做法在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获得一致好评。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到普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对这一消息表示高兴。

  中国的抗艾努力远不止于此。2004年,中国就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中国先后制定了艾滋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和两个五年行动计划,2006年又出台了艾滋病防治条例,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中国还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中央政府艾滋病防治经费由2001年的1亿元人民币增加到今年的16亿元人民币。

  中国还免费向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艾滋病病人提供抗病毒药物,免费对自愿检测人员进行咨询检测,免费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实施母婴阻断,免费让艾滋病致孤儿童上学,并对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医疗救治、经济救助等方面关怀。中国还大力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让社会正确看待艾滋病和艾滋病病人,减少歧视。

  正是由于中国的努力,中国艾滋病快速蔓延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病死率显著降低,并获得了国际组织和各国专家的肯定。

  对于外界的肯定与赞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对记者说:“中国抗艾工作也有薄弱环节,比如社会组织的参与不足等。”他认为,对于这些问题,中国在享受赞誉的同时,也要认真听取合理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实习编辑:廖志伟)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