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信息导航

白云山星群“二天油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2-12-19 10:53:21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带来极大助力。次年,白云山星群“二天油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百年二天油,是见证中医药发展的“活化石”。古时岭南多雨潮湿,蚊虫横生,受环境影响,经常发生传染病、瘟疫等疾病,俗称“瘴疠”。因此本地诞生了很多消肿止痒、祛湿止痛的药方,其中就有传承百年驰名中外的二天油。

1915年,熟读中西药物学的越南侨商韦少伯经过不断试验,大胆尝试,创制了二天油,取《幼学琼林》:“感救死之恩曰再造;颂再生之德曰二天”之意。

韦少伯先生存照

制作一瓶二天油,可谓是费时、费物、费力。原材料上,二天油的核心黑油成分除了有艾叶炭、栀子炭,还有名贵中药血竭;煅制技艺采用的是岭南传统药油浸取工艺,需定期翻搅,每日观察,熬制至达到“滴水成珠”的状态,才使药效成分更好保留,方可成黑油。因此制成后的二天油其色深沉且透亮,其味独特且后调留香。自创制上市开始,二天油便受到了民众的肯定,成为二天堂代表产品。

据介绍,二天油中黑油所制的栀子炭及艾叶炭严格控制烧炭存性,其质量标准保持稳定,随二天油工艺完整传承至今,是较好的指标标本,对中药传统炮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二天油针对伤风感冒、舟车晕眩、中暑等药用效果突出,1932年,涂抹二天油成为当时广大民众的“防疫妙法”。

上海申报刊登,时间:1932年6月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二天油悄然走过百年光阴,二天油以及其黑油技术被白云山星群完好传承,并在期间屡获官方多次肯定。

2009年,二天油秘方(含黑油制备工艺)获广东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

2019年,二天油制作技艺入选广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传承百年,二天油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感染者发热、头痛是常现症状,而二天油中所含的薄荷、栀子成分,能起疏风散热、清热解毒的作用,缓解伤风感冒引起的偏头痛症状。同时,在额头或太阳穴轻轻揉擦擦拭二天油,药油的挥发性也会带走热量,对于一些买不到退烧药的患者,可涂抹二天油进行物理降温。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为了更好的转化与发展,只有实现中医药非遗的更有效转化与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真正的保护。经过现代化生产的科学改造,白云山星群将二天油的传统加工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并制定了星群二天油高质量标准,大幅提升二天油品质,打造成为了一款具有市场影响力、品牌竞争力的中药药油产品。

中医药非遗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一直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已经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中医药是疫情防控“中国方案”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中医药非遗,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白云山星群作为二天油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将继续书写非遗故事,运用好中医药精华,守护群众健康。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