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产经专题

盘点2009中国最受争议医药政策

2009-12-14 16:22:00

争议性 关注度
上榜理由:

小编点评:“不管是‘以药养医’还是‘以技养医’,不一样都得老百姓掏钱养吗?”有患者发出这样的疑问。也有医疗界人士直言,按照目前方向进行的新医改,实际上并未触及破解看病贵难题的根本。

详情]
如何 “提高诊费降低药价”
   
 
详情]
争议性 关注度
上榜理由:

根据北京市卫生局的要求,9月1日起,北京市50家三级医院开始全面推行预约挂号服务。卫生部门希望以此扭转患者“彻夜排队、一号难求、高价买号”等局面。为此,各医院目前正处在紧张的准备之中。

那么,预约挂号能给患者带来哪些好处,在推行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四位三级医院分管医院管理的院长在接受《生命时报》专访时表示,推行预约挂号有四大难……[详情]

预约挂号相关报道
争议性 关注度
上榜理由:
《广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试行办法》正式出台后,各医院纷纷大喊吃亏,为不吃亏或少吃亏,广州部分医院在这几天内纷纷出台“土政策”,比如只开便宜药或者设定报销限额等等,让兴奋的参保人顿时觉得兜头被泼了一盆冷水。新医保的实施,到底是亏了医院,还是最终亏到了民众头上?

广州医保新政策恐怕只会让民众“亏死”

《广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试行办法》正式实施后,260万参保人开始享受普通门诊报销待遇。

为不吃亏或少吃亏,广州部分医院在这几天内纷纷出台“土政策”,如限制每人次处方不超过100元,甚至在30元以下,还鼓励医生让没有达到住院标准的医保病人住院。

民众、医院各出招

8月1日起,医保门诊统筹政策开始实施;部分病人一周内数次到医院开药,要在一月之内将300元的报销额度用光……

有患者反映广州部分医院对门诊就医报销额度设限,其中某省级三甲医院每人每月最高限定额度为50元。医院针对质疑回应称是为了引导合理就医,防止病人滥用医疗资源。

    相关报导
争议性 关注度
基本药物调价
上榜理由:
   10月22日,我国正式实施调整后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其中药品共296种,2349个具体的剂型规格品,涉及3000多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它对民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意义几何?对药店、药企、医院的影响有哪些?你感到实惠了吗?
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正式实施
  

中国各地将正式实施调整后的药物零售价格,标志着中国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又迈进一步。此前,发改委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格,共涉及2349个具体剂型规格品,虽有49%的药品并未做调整,但仍不乏一些变化、亮点,而公众更关心的,恐怕还是长久以来的“看病贵”能否得到根本解决……[详情]

小编点评:此次制定公布零售指导价格的药品共296种,2349个具体的剂型规格品,涉及3000多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涵盖了除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公共卫生类用药,以及实行特殊管理的麻醉和一类精神用药。
有关药品降价的4个疑问:
疑问一:降价药看似降价,实际上换个包装再卖?
疑问二:如何防止最高限价变成最低限价?
疑问三:为何6%的药品会提价?
疑问四:如何区分基本药物目录药品?
[详情]

群众表示,药品价格的下降,将一定程度

上缓解社会普遍关心的“看病贵”问题,是一

项积极举措。同时,对政策的落实有三盼:一

盼基本药物买得到。二盼基本药物分得清。三

盼基本药物受推荐。[详情]

争议性关注度
先诊疗后结算
上榜理由:
   十一黄金长假过后,人们从媒体获悉卫生部将试点门急诊先诊疗后结算,以优化卫生服务工作。然而,不久后的进一步消息却给欣喜的人们泼了一桶冷水,所谓的“先诊疗后结算”并非先看病后掏钱,而是患者看病前需要支付一定金额的押金。一时间,各界议论纷纷,质疑不断,“先诊疗后结算”是否只是一个美丽的幻象?
“先诊后结算”并非不用先给钱 须交押金

“先诊疗后结算”项目公布之初,引起了各方猜测,“以后看病不用先交钱了吗?”“那不成透支消费向医院赊账了吗?”市民们议论纷纷,不少医院也坦言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

  小编点评:“先诊疗后结算”看字面似乎是像在餐馆吃饭,吃完饭再给钱,实则不然,看病前病人依然需要先交押金,类似住院病人必须先缴押金方能入院,一时间医生患者哗然,不少人指责这个项目不过是在玩“文字游戏”。
你会误读“先诊疗后结算”吗?
支持方说
提高效率:改革付费方式主要是为了让患者减少排队次数,简化就诊流程,实行“一站式”看病,提高就医效率。
信息化服务: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医院可对每位病人收取押金,并设置独立的信息识别码。病人每接受一次诊疗,信息系统就会自动从押金中扣除相关费用。
节约人力:“刷卡看病”对医院配套设施要求很高,需全部信息化,节约下来的人力还可以用于增加其他医疗服务设施,是个好方法。
质疑方说
不够彻底:本以为“先诊疗后结算”可以“网开一面”,是“先救人再谈钱”,哪知还是要先交押金,这说明试点还是不够彻底。
消费更高:押金肯定远远高于单纯的挂号费,那么这就有可能让一些困难人士因为经济原因而丧失看医生了解病情的权利;再者,一旦押金已经提前收取,病患消费多寡可能就不再以病人意志为转移,看病花费可能会随之大幅增加。
财务管理:“门急诊先诊疗后结算”对财务管理要求很高,一旦电脑出现故障,或系统出现问题,会给医患双方带来一系列麻烦,国外曾有医院就因此中止这种服务。
争议性关注度
常规体检取消乙肝检测
上榜理由:
  我国目前有乙肝携带者1.3亿人,也就是说,国人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乙肝携带者,取消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对解决就业、入学歧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人对这一“取消”的呼吁,已经延续了近十年。卫生部官员称卫生部最近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讨论,乙肝检查究竟该不该从体检中剔除?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接受采访时,代表卫生部对乙肝两对半检测做出最新表态:“在就业、入学时的乙肝两对半检测即将取消!”他说,“下周,卫生部将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并邀请专家,对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在就业、入学领域的取消进行磋商,卫生部支持在这两个领域取消乙肝两对半的检测!”[详情]


“体检取消乙肝”热门 专家称被误解

肝检测的报道引起全国关注。记者连线“透露”这一消息的崔富强,他表示并不清楚卫生部有这个打算。 崔富强是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病毒性肝炎室主任...[详细]

   
小编点评:

  从之前的“专家传言”到现在的正式表态,取消乙肝体检一事可谓一波三折。目前,社会上在很多环节,如求学、就业等,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设置了种种限制,这其实是因为很多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不清。乙肝患者具有传染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普通人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日常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因此,专家表示,公众要消除歧视,给乙肝病毒携带者一个公平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责任编辑:唐静 实习编辑:麦伟贤 监制:文建国

39健康网产经频道

39健康网版权所有,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抢挂专家号,咨询热心导诊MM
百度推荐

精选

进入39健康网首页

查疾病

热门
痛经
荨麻疹
宫颈糜烂
高血压
登革热
尖锐湿疣
妇科
月经不调
阴道炎
子宫肌瘤
男科
包皮过长
前列腺炎
早泄
儿科
手足口病
小儿感冒
小儿肺炎
内科
冠心病
肺结核
支气管炎
外科
肩周炎
乳腺增生
骨质增生
皮肤
湿疹
狐臭
脚气

查药品

热门
六味地黄丸
逍遥丸
金匮肾气丸
云南白药
阿胶
片仔癀
妇科
保妇康栓
调经丸
妈富隆
男科
伟哥
前列舒乐胶囊
养血生发胶囊
儿科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七星茶颗粒
心脑血管
厄贝沙坦片
血脂康胶囊
速效救心丸
糖尿病
美迪康
消渴丸
拜唐苹
跌打损伤
云南白药气雾剂
云南白药创可贴
跌打万花油

好医院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血管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内科
风湿科
其他科室
妇科
耳鼻喉科
整形科
中医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
按疾病找
劲椎病
脑梗塞
高血压

好医生

按专科找

外科
心胸外科
泌尿外科
乳腺外科
内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其他科室
妇科专家
产科专家
中医专家

按疾病找

外科
烧伤专家
骨折专家
肺癌专家
内科
胃炎专家
高血压专家
冠心病专家
其他科室
头痛专家
湿疹专家
肾结石专家
39健康网-39健康網-合作-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