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 (UC) 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反复发作,导致结肠慢性炎症。炎症通常在直肠中最严重并延伸到近端结肠。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疾病可以通过诱导治疗进行治疗,例如皮质类固醇、生物制剂或小分子药物。在现实世界的实践中,只有大约一半的患者可以达到临床缓解。因此,早期确定对诱导治疗的反应是活动性 UC 治疗非常重要的指标。内窥镜检查在评估 UC 疾病状态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其侵入性,它不适合在短时间内频繁监测。测量粪便钙卫蛋白 (FC) 的侵入性较小;然而,由于它在活动性疾病期间变化很大,因此它作为对诱导治疗的反应的预测指标并不是很有用。相比之下,肠道超声检查因其微创特性而易于重复,并且可以评估静止和活动性疾病中 UC 的内镜严重程度。然而,经腹超声 (TAUS) 可能无法很好地显示直肠;因此,在之前的报告中,研究人员指出了经会阴超声 (TPUS) 在预测直肠疾病活动方面的有用性,患者接受度很高。超声参数,如肠壁厚度 (BWT) 和肠壁流量 (BWF),可能会在诱导治疗后 12 周内与症状改善相关。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旨在调查肠道超声检查,尤其是 TPUS,是否可用于预测早期诱导治疗的临床反应。
这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接受诱导治疗的活动性 UC 患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在第 8 周时对患者的临床缓解的超声预测指标进行了测量,并与粪便钙卫蛋白和 C 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在基线、第 1 周和第 8 周测量)。使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和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估预测因素。
本项研究共分析了 100 名患者,其中 54 名在第 8 周达到临床缓解。基线生物标志物和超声参数值不能预测临床缓解。相比之下,使用经会阴超声测量的直肠肠壁厚度从基线到第 1 周的变化是第 8 周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调整后的比值比与减少 1 毫米相关:1.90 [95% 置信区间,1.22-2.95] )。在对 1 周内未达到缓解的患者进行的亚组分析中,直肠肠壁厚度变化的预测值仍然很高(AUC = 0.77 [95%CI,0.61-0.88])。
本项研究证实在第 1 周使用经会阴超声测量直肠肠壁厚度的UC患者如果出现改善则可预测其治疗成功,并可能有助于 UC 早期诱导治疗过程中的决策。
原始出处:
Shintaro Sagami. Et al. Early improvement in bowel wall thickness on transperineal ultrasonography predicts treatment success in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Aliment Pharmacol Ther.2022.
作者:xuyihan
按疾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