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初中生因感染流脑不幸离世,社会关注疫苗接种与防控措施

近日,一中学发生的初中生因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不幸离世的悲剧,再次为公众健康敲响了警钟。这两起事件不仅令人痛心,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流脑防控及疫苗接种重要性的广泛关注。为此,加强医疗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流脑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生因感染流脑不幸离世,社会关注疫苗接种与防控措施
头痛

流脑:不容忽视的急性传染病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属于乙类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的特点。患者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并可能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等严重症状。尤其在冬春季节,流脑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较高,需引起高度警惕。

初中生因感染流脑不幸离世,社会关注疫苗接种与防控措施
疫苗

疫苗接种:预防流脑的关键

疫苗接种是预防流脑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已将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提供免费接种服务。此外,还有多种自费疫苗供家长选择,如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这些疫苗能提供更广泛的保护范围。

专家建议,家长应按照免疫程序及时为孩子接种流脑疫苗,尤其是保护范围更广的更高价数流脑结合疫苗。这不仅能降低孩子感染流脑的风险,还能在人群中构建群体免疫屏障,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初中生因感染流脑不幸离世,社会关注疫苗接种与防控措施
勤洗手

改善生活习惯,增强抗病能力

除了疫苗接种外,改善生活习惯、增强抗病能力也是预防流脑的重要措施。公众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锻炼、按时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避免吸烟;减少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在流脑流行季,前往室内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地时规范佩戴口罩。

学校防控:落实晨检、因病缺勤追踪制度

学校作为人群密集场所,是流脑防控的重点区域。学校应严格落实晨检、因病缺勤追踪等制度,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病例,防止疫情扩散。同时,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对流脑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紧急应对:一旦发现症状立即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流脑疑似症状,如高热、头痛、呕吐等,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前往设有儿科或感染科的综合性医院或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至关重要。

流脑虽凶猛,但可防可控。通过加强疫苗接种、改善生活习惯、提高防控意识以及及时就医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流脑的风险,守护好每一个人的健康与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2024-07-09 16:34:49浏览8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新闻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