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对我们影响有多大?多方专家解读

2023-08-24 11:42:41 39深呼吸

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

关注39深呼吸,看到不同寻常的医药健康深度内容

本文首发于39深呼吸公众号(shenhuxi39)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宣布从8月24日起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水排放入海,引发国际强烈关注。

数据显示,目前含有放射物质的核污染水积存超过133万吨,而且还在以每天100吨的速度递增。预计未来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海“工程”至少要持续30年。

◎ 日本政府宣布,24日起日本将开始核污染水排海。/ 央视截图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240天可到达中国沿海

核污染水是指在核事故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受地震、海啸双重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为了冷却反应堆,东京电力公司不断向其注入淡水,并将反应堆周围的污染地下水抽出,存放在1100多个储水罐中。

这些水经过处理后,依然含有较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污染物是“氚”,难以清除。

核污染水经过十年不断积存,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储存空间即将耗尽。2021年日本政府作出决定,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他们声称,经过滤并稀释后的核污染水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 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强烈质疑和反对,执意宣布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视觉中国

据东京电力公司最新公布的核污染水排放计划,排放前在处理过的污水中加入大量海水,如果确认浓度降低到预想水平,将在17天内排放第一批共7800吨核污染水。2023年预计排放约3.12万吨,氚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约为东电年计划排放量上限(22兆贝克勒尔)的两成。

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过程漫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预计要持续30年甚至更久。原本已经十分脆弱的海洋生态,能经得起如此严重的长期摧残吗?

何况,根据日方自己的数据,经多核素处理系统处理的核污染水仍然有近70%没有达到排放标准,而且该系统在后续长期运行过程中,性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还会随设备腐蚀老化进一步下降。

◎ 为证明所谓福岛核污染水无害,东电甚至策划推出了养鱼直播。/ 央视截图

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事关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事关各国人民生命健康。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是没有国际先例的冒险,充满不确定性,也缺乏必需的应对措施。

日本排放的核污染水离我们有多远,在海洋中又会如何扩散?

最近,清华大学一项研究模拟日本核污染排海扩散过程的实验显示,在排放后的240天,污染物就会到达中国东南沿岸海域,至1200天污染物将到达北美附近,并几乎覆盖整个北太平洋。

◎ 氚的宏观扩散模拟结果。/ 清华大学团队

核污染水最大的危险不只是氚

现在国际社会最大的担心就是,核污染水一旦排入大海,核放射性元素和物质进入海洋环境中造成严重破坏,将危及人类的健康安全。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会扩散到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到全球海域。

清华大学的模拟研究发现,并非离日本福岛越近的地方核污染物浓度就越高。因为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后主要是向东扩散,研究人员对日本宫崎、中国上海、美国圣迭戈三个城市的对比结果显示,美国的圣迭戈最迟出现污染物,但排放后期污染物浓度比上海高,甚至比宫崎也要高。

日本福岛核污染水里不止“氚”,其含有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对海洋及人类危害究竟有多大?

◎ 核污染水里含64种核放射性元素。/ 视觉中国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组织日本办公室资深核专家肖恩·伯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福岛核污染水中所含的钚、锶、碘等放射性元素和同位素有害于环境和生命,其中碳-14的半衰期长约5700年。这意味着即便今后历经2000多代人,依然可以检测出来自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碳-14。

“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将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严重影响,更大的辐射危险则来自于核燃料碎片。这些总量为600至1100吨的放射性物质对太平洋构成了巨大威胁。”伯尼说。

蒂莫西·慕梭是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学教授,曾多年研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周边环境及动物基因发生的变化。对于日本执意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他告诫,即使经过去核素系统处理的水,也只能将放射性元素“氚”进行稀释,但无法清除。一旦“氚”与生物体有机组织结合,会在生物体内产生堆积,长期将对整个食物链产生深远影响。

现有的针对“氚”对生物体损害的研究,还都局限在实验室环境下,一旦真正排入海洋后,放射性元素对自然界、对海洋生物系统的损害将是人类要长期面临的新挑战。

◎ 科学家们认为,通过食物链摄入氚和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后果更严重。/ 全景

在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看来,日本一直在误导大家和污染水的“问题只在于氚元素”,但世界上很多科学家的共识是核污染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超标,是难以完全处理掉的。“这些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环境生态以后,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约5730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约1570万年。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日本执意将核污染水排海,这种行为无疑是利用地球的未来进行一场不负责的实验。

韩国民众“囤盐”,还能吃海鲜吗?

7月一项调查显示,80%至85%的韩国受访民众反对日本排放核污水计划,担心这会对海产品和海洋环境造成影响。韩国近日盐价大涨,出现恐慌式囤盐现象,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市场投放储备海盐,以应对市场波动。

中国盐业协会会长王小青则表示,我们国家有严格的食品安全规定,国内的产盐量也满足需求,所以不建议效仿韩国民众囤盐的做法。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食盐年产量高达数千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和出口。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对于食盐的需求量相对稳定,因此并不存在食盐短缺的问题。

面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许多人更担心是否还能吃到安全的海鲜。

◎ 进口海鲜还能吃吗?/ruijing

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杂质或者吸附的外来放射性物质超过限量,这种食品称之为核污染食品。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共卫生硕士顾中一指出,核污染中的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达到一定剂量可能产生有害作用,在人体内继续发生多种射线,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造成损伤,还有可能会致癌致畸。

◎ 日本工程技术专家后藤政志表示: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后有各种破坏路径,即使微量也会对局部器官产生很大破坏,发生局部癌变的风险增大。/ 央视截图

中国海关总署上个月表示,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10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以确保安全。

◎ 香港、澳门:24日起,禁止进口有关水产、食品。/ @大湾区之声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普通大众,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海鲜,可以放心食用。

综合自央视新闻、环球时报、国际在线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