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微信名↑↑
关注39深呼吸,看到不同寻常的医药健康深度内容
本文首发于39深呼吸公众号(shenhuxi39)
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是“近亲”,有“小天花”之称,它能够由动物传给人类,也会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感染后,症状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为主,发病早期有类似流感样症状,比如嗓子干痒不适、身体酸痛等。
1958年,科学家无意间在实验室的猴子身上发现了这种病毒;1970年,出现了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例,之后病毒主要在非洲的西部和中部流行。
2022年,猴痘疫情在全球多地爆发,欧洲、美洲、非洲、西太平洋和东地中海国家等以前从未发现过猴痘病毒的地区,都发生了猴痘疫情,当时流行的是“分支II”毒株。
今年,猴痘病毒卷土重来,与2022年疫情不同,本轮疫情主要由“分支I”毒株的新变异株“分支Ib”所致。
01
猴痘新毒株病例,欧洲有了,亚洲也有了!会进入中国吗?
今年8月,瑞典报告了一例感染猴痘变异株“分支Ib”的病例,这是该病毒的变异毒株在非洲大陆以外传播的第一例。
自欧洲被猴痘新变异毒株“侵入”后,亚洲也打破了“零的纪录”。
近日,泰国疾控部门确认出现猴痘“分支Ib”病例。病例是一名66岁欧洲男子,从非洲经中东国家中转,抵达曼谷后次日早晨出现发烧、身上多处起疹子等猴痘症状,前往医院就诊并接受检测。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猴痘疫情在多个非洲国家蔓延,至少有16个国家受到影响,报告病例数超过1.56万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0%,其中死亡病例达537例。
◎ 猴痘会引起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精力不足和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图:锐景视觉
而随着瑞典、泰国病例的出现,显示出新毒株已有向欧洲、亚洲等地区扩散的迹象,离中国似乎越来越近。
据媒体报道,这次的猴痘病毒变异株“分支Ib”,比2022年流行的“分支II”毒株致死率更高,并且更容易传播。
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说,“分支Ib”变异株似乎能够通过包括性接触在内的多种途径在人群中有效传播,病毒已传播至人口密集地区,推测是由性工作者等流动性较强的人群传播到邻国。
目前,东南亚多国已提高警惕,着手加强卫生防控体系以应对猴痘疫情来袭。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 中国海关提醒: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黏膜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面对当前全球猴痘疫情形势的变化,我国科研团队在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卢洪洲、刘映霞等在国际医学杂志《自然·通讯》上发表最新研究:首次鉴定出猴痘C.1.1新谱系。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C.1.1谱系的致病率、传染性未发现明显变化,猴痘在我国本土大流行可能性很低。”
卢洪洲表示,“考虑到旅游旺季和国际交往的频繁,猴痘病毒的跨国传播风险可能随之上升,但猴痘病毒主要通过长时间密切接触传播,如性行为、皮肤接触以及与他人近距离呼吸或交谈,人际传播能力相对较弱。”
我国曾出现过本土猴痘病例骤增的情况。2023年6-8月,我国本土猴痘确诊病例累计超过千例。同年9月20日起,猴痘被纳入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 乙类传染病的管理措施包括:发现乙类传染病后,应该24小时内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其中城镇要求在6小时内上报,农村不可以超过12个小时进行上报。/图:CCTV13新闻节目截图
“基于目前的防控措施和国内的疫情监测情况,中国内地再次出现2023年感染数快速增加的可能性较低。”卢洪洲说。
02
能通过飞沫传播,15岁以下人群成感染重灾区
在过去,猴痘病毒被认为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亲吻、皮肤接触等密切接触传播,男同性恋者为易感人群。随着变异株的出现,猴痘疫情已经从男同性恋人群扩散到普通人群。
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赵雷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在猴痘病毒的预防上主要强调直接接触或性接触传播。但此次在泰国发现的“分支Ib”型变异毒株,具有新的进化支I谱系。
“该谱系让病毒不仅可以通过动物传播,还可以通过人体的分泌物(如呼吸道飞沫)、皮疹或受污染物品等方式进行传播,更具有威胁性。”
◎ 病毒传播。/图:123rf
值得注意的是,与2022年的那场猴痘疫情不同,此次受影响最大的人群是妇女和15岁以下的儿童。据统计,儿童占病例人数的70%以上,占死亡人数的85%,儿童的致死率是成人的4倍。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塔里克·贾萨雷维奇认为,儿童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因为接种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儿童的免疫系统不发达,也会促使他们易感,不过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行分析。
感染了猴痘病毒后,患者会出现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之后面部和身体可能出现大范围皮疹。
◎ 感染猴痘病毒后人体在不同阶段出现的症状。/ 制表:39深呼吸
由于猴痘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会导致并发症,甚至引发死亡。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儿童、孕妇和有基础免疫缺陷的人,患重症猴痘和死亡的风险可能更高。
据悉,目前尚没有针对猴痘的特效药物,主要针对皮疹、发热和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若确诊感染,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伐昔洛韦等广谱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同时还可使用一些退热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尼美舒利等。
03
目前国内没有疫苗,使用安全套并不能100%预防感染
猴痘病毒分为两个进化分支:分支I和分支II。分支I曾称为中非分支或刚果盆地分支;分支II曾称为西非分支,进一步分为IIa和IIb分支。
卢洪洲介绍:“与IIb变异株相比,Ib变异株更常通过性渠道传播,且引起的病变多见于生殖器。”
我国科研团队在鉴定了新的猴痘C.1.1谱系的研究中,纳入了广东深圳的92例猴痘病例,人口学特征显示,所有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为30岁,56.5%的患者同时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中95.7%存在男男性行为。患者全身多个部位均有皮肤病变,62.2%的患者有生殖器病变,提示猴痘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的风险较高。
性接触是猴痘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因此有人认为:“进行性行为时戴上安全套,就不怕了吧?”
事实上,安全套并不能完全阻断猴痘病毒的传播。
因为感染后,皮疹除了出现在生殖器,也可能出现在胳膊、口腔、咽喉、阴道和肛门或肛周区等一些外表难以看到的地方。
◎ 戴安全套并不能完全预防猴痘病毒,但能减少感染风险。
面对面交谈、皮肤触摸、口对口亲吻、嘴与皮肤接触等行为,都可能传播病毒。
虽然戴安全套并不能100%防止感染猴痘,但可以降低风险或暴露程度,建议患有猴痘的人在康复后12周内使用安全套。
目前国内尚未有猴痘疫苗上市,但已有研究和准备,中国猴痘疫苗的相关临床试验也在展开。
而海外的疫苗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据媒体报道,动物实验数据显示,一款名为ACAM2000的天花疫苗可有效预防猴痘病毒感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正式批准扩大这款天花疫苗的适应症范围,允许用于帮助猴痘高风险人群进行预防。
卢洪洲认为,对于猴痘疫情,基于目前的防控措施和国内的疫情监测情况,中国内地仍需保持警惕,加强监测和防控措施。
他建议公众采取以下防控措施:避免与健康状况不明的人员发生性行为;出境旅游人员要关注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猴痘疫情信息;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啮齿类、灵长类等动物。如果发生高危行为,民众应进行21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并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
◎ 啮齿类、灵长类等动物可能携带猴痘病毒。/图:锐景视觉
目前还没有关于猴痘的自我检测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医疗组长、主任医师陈恩强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猴痘,应尽快前往设有感染科、传染科或皮肤科的正规医院就诊,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旅行史、接触史等信息。
【TIPS】
如何应对猴痘疫情风险?
保持双手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清洁手部。
若发现性伴有皮疹(尤其是生殖器、肛周等部位),要避免与其发生密切接触。
接触了猴痘患者或其使用过的衣服、床上用品、毛巾、电子设备等物品后,立即对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食用任何含有动物部分或肉的食物,都应该彻底煮熟。
在动物携带猴痘病毒的地区(如非洲地区)旅行时,尽量少接触野生动物。如果和疑似猴痘病例发生过密切接触,要从密切接触之日起进行自我健康监测21天,其间避免与他人发生密切接触。
如果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感染科、皮肤科等就诊。
参考资料:
[1] 警惕!亚洲首例!可通过飞沫传播. 广州日报.2024-08-26.
[2] WHO 再次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丁香园.2024.08.15
[3] 最新!我国首次鉴定出猴痘新谱系,专家提醒 . 红星新闻. 2024.09.03
(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