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食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黑食品

超市处理临期食品“欠厚道”

举报/反馈
2009-08-26 14:26:00
超市处理临期食品“欠厚道”


  大部分超市对临期食品作降价处理但没有提醒“尽快食用”。

  “白天3.5元/袋的蛋糕到了晚上只卖2元/袋,差不多便宜一半价钱哦。”经常逛超市的消费者会发现,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各家超市纷纷在傍晚时段把各种临近保质期的蛋糕、面包、小吃之类的食品大幅度降价处理,让那些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抽出时间赶场购买便宜货。但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发现,不少超市在降价处理这些“临期食品”时,并没有挂出“请尽快食用”之类的消费提示牌,给消费者留下了消费安全隐患。

  ■超市自制食品白天夜晚不同身价

  日前一个傍晚6点半,记者到住所附近的超市采购晚餐食品,在速食品区听到营业员在叫卖各种降价处理的食品,“蛋糕6折优惠了!”“瞧一瞧了,烧鸡大减价了,只要18元/只”。一位营业员告诉记者,该店每天晚上6点半以后开始降价出售超市自制的熟食、烘烤面包等食品。排队购买这些降价食品的消费者也不少,特别是一些结伴而来的家庭主妇们,一些食品刚被贴上打折标签便被抢购一空。

  ■超市未提示 “临期食品应该尽快食用”

  记者发现,不少低价处理的食品类商品保质期截止期都没剩下多少天了。且距离有效保质期限越近的食品,降价幅度就越大。一些超市在捆绑销售时还专门把包装袋印有生产日期的一面在捆扎时刻意朝向内侧,使消费者在检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时不易看到。

  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关于规范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但记者走访各家超市发现,没有哪家超市在临界期食品上挂出相关提示。

  消委会人士提醒消费者,《食品安全法》规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都可以要求“退一赔十”,但这一规定执行起来较为困难,因为导致身体不适的食品是否是消费者所指的食物,这个很难确定。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临期食品时要尽快在保质期内食用,同时还要保存好购物凭证。

(实习编辑:林艳金)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