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发现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科研发现

科研:“肌动蛋白6” 带来治癌希望

举报/反馈
2009-08-26 11:36:00

  这是一颗小小的透明颗粒,尽管研究人员将它比作“水晶”、“钻石”,但看起来,它还是更像一小粒白砂糖。

  事实上,这粒“砂糖”的真实身份,是一种名为“肌动蛋白6”(MyosinVI)的蛋白质形成的结晶体。

  已经有研究证实,这种蛋白质的运转障碍,不仅可能导致先天性耳聋、眼盲,更与男性的前列腺癌和女性的卵巢癌、子宫癌密切相关。

  有人正试图揭开“砂糖”的秘密——8月12日,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美国《细胞》杂志发表论文,宣布成功破解“肌动蛋白6”的运转模式。

  现在,已有乐观的评论认为,在此基础上,对这种蛋白质运转障碍进行修复将不再遥远,而基因导致的耳聋、眼盲,甚至部分癌症的治愈都将指日可待。

  这些令人憧憬的契机,全部由这一粒粒“砂糖”展开。

  寻找两条“腿”的证据

  这些“砂糖”粒的前身,是一种包含着“肌动蛋白6”的蛋白液。从这种透明的液体,到这些细小的“砂糖粒”,张明杰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花费了将近8年时间。而吸引科研人员耗费这么久时间的,其实并不是“肌动蛋白6”与癌症的高相关性,而是这种蛋白质在细胞运行过程中的独特地位。

  在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包含着细胞所需的营养,是确保细胞健康、人体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而肌动蛋白就像公交车一样,能够搭载蛋白质,并把它们运到细胞需要的地方。

  不过,这些肌动蛋白可都是“单程车”,并且绝大多数肌动蛋白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运动。还好有“肌动蛋白6”进行反向运输,维持了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循环。“蛋白质的循环利用离不开肌动蛋白的双向运送,而在这个过程中,"肌动蛋白6"是特别重要的。”张明杰说。

  事实上,从上世纪70年代“肌动蛋白6”第一次被发现以来,这个唯一的“返程车”一直引发着学界的高度兴趣。而一直致力于研究肌动蛋白的张明杰,也率领实验室,从2000年起,加入这一研究当中。

  研究的第一步,当然是要生产大的“肌动蛋白6”。

  研究人员选择了大肠杆菌。他们把大肠杆菌分为两组,分别将特定的基因片段植入大肠杆菌体内,然后进行培养。很快,大肠杆菌就像一台开动了的机器一样,包含着“肌动蛋白6”的蛋白液开始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已经观测到,“肌动蛋白6”有时候像一个小圆球,有时候又形成二聚物与所运输的“货物”结合在一起,就像长出两条“腿”一样。张明杰猜想,这两条“腿”是为了运载它所背负的蛋白质而生成的。

  这位刚过40岁却头发灰白的学者,逻辑清晰而简单:将背负着蛋白质和没有背负蛋白质的“肌动蛋白6”分别收集起来,并加以分析,如果前者的“肌动蛋白6”组织中包含二聚物,而后者不包括,那么通过简单的推理就能够证明,遇到需要背负的蛋白质后,“肌动蛋白6”会生成两条“腿”,从而将蛋白质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按照这个思路,研究人员把培养好的两组大肠杆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离心机,在“甩”掉上层溶液之后,对获得的菌体进行超声波破碎,很快,他们就得到了两份包含不同状态“肌动蛋白6”的蛋白液。

  相比于前期步骤的顺利进行,接下来的研究却困难重重。研究人员花了三年时间,寻找各种方法,来试着分析蛋白液中“肌动蛋白6”的结构,却总是徒劳无功。

  实验室的墙壁上,被贴上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标语。虽然研究人员们也会抽空上网打打游戏,甚至把包装实验器材的纸盒子像搭积木一样垒到房顶,但大多数时间,他们还是不断地做实验、看文献,或者思考实验应当如何进行。

  张明杰也在思考。一次次的实验失败后,他的一个想法渐渐清晰了起来:将蛋白液进行结晶,通过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来判断蛋白组织中是否存在“两条腿”。

  在实验开始三年之后,张明杰实验室终于开始向小“砂糖”进发了。

  从“糖水”到“砂糖”

  刚加入张明杰实验室的时候,余聪对自己的研究充满了信心。

  这个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女孩子,毕业后选择在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继续攻读研究生。而她在实验室里主要参与的研究项目,就是探寻“肌动蛋白6”的运动模式。

  这是2004年9月。实验室已经明确,运用蛋白液的结晶来进行分析,她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出这个“小砂糖”来。

  如同蔗糖溶液有可能析出大块的冰糖,也有可能析出小粒的砂糖一样,蛋白液要析出高质量的晶体,一定要具备足够好的状态。“这种好的"状态"包括,要达到一定浓度,包含的杂质要尽可能少,同时,所有的蛋白分子也要在同一状态下。”余聪说。

  为了让蛋白质达到足够高的质量,中间需要很多步骤,包括运用沉淀、加入化学试剂等方法,来去除杂质,提高蛋白液的纯度。而在这些步骤完成之后,还需要把蛋白液放入核磁共振的仪器中进行检验,看它的质量是否已经符合要求。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