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社会万象

丈夫恐惧高额医药费弃病妻离开

举报/反馈
2009-08-15 10:47:00

丈夫恐惧高额医药费弃病妻离开


 

  他跑了,把重负抛给妻女

  对于周大学的病,周亚青说,印象中父亲的病并没有那么厉害,而且近几年好像已经把病治好了。但周大学的病究竟严重不严重?严重到何种程度?又是如何治疗的?由于他长期在外,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在村里,一提起生病,没有人不怕。毕竟,生病,尤其是慢性病,不仅折磨人,而且拖累家庭。“少吃点少喝点都没啥,就是怕得病,尤其是大病,一个家就毁了!”村民孟改换患了十多年的颈椎病,由于是慢性的,不住院,每一次报药费,就是4.6元——“我家里两个娃,都在上学,现在南方情况不好,打工又不好打,得个病,钱都一点一点地流出去了”。

  目前村里过得最拮据的,就是有重病患者的家庭。青山乡副乡长杜军说,比起周大学、冯书琴,村里还有病更重的,一些偏瘫在床病人的家庭,过得也都很苦。

  2006年,新合疗才在青山村普及起来。以前,村民对疾病的态度主要是“扛”,实在“扛”不过去了,才到医院看。因而很多人等到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可能已延误成了大病。

  据周大学的亲人讲,周被查出患肝病后,从来没有住过医院,更没有时间去治疗,为的就是能在外面多挣些钱。可是,没想到他没倒下,妻子却患上了重病。

  2009年6月,即在周大学外出打工后不久,冯书琴突然浑身浮肿,肿得连眼睛都要睁不开了。到西安检查后,才知道得的是尿毒症。这个不幸的消息,让她几乎蒙了。但个性坚强的冯书琴还是回去贷了1万元钱,住进了西安的医院。

  冯书琴说,住院当天,她最期盼的就是丈夫能够回来陪她。

  7月5日,得到消息的周大学从广东赶回。可到了次日一早,当冯书琴醒来的时候,丈夫已杳然无踪,一封诀别信和一封离婚协议书,重重击倒了她。

  “当我知道你得了尿毒症的时候,我一下子都傻了……听医生说,做透析一个月就是三四千块,要是换肾得花十三四万元,家属配对也得七八万元。高昂的医疗费对我来说,就是天文数字,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的出路在哪里,还有两个孩子,现在我只有对不起你们,我只有逃避这一现实……”

  周大学“逃走”了,他试图摆脱对巨额医药费的恐惧,可是,却将更大的恐惧抛给了妻子、女儿。

  在丈夫“逃走”的当天,冯书琴在医院一个没有人的角落,呆了许久。

  无奈的现状

  在妻子病痛、女儿最需要自己的时候选择“逃走”,周大学的行径遭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谴责。可是在青山村,说起这件事,人们除了气愤,更多的是对现状的无奈。“唉,现在南方经济不景气,打工也不好打了,他出去,能干什么?”对于周大学的“逃走”,一位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认为,周跑了,将来还得回来,不然村里人会怎么看他?再说,现在外面的经济形势也不是很好,凭体力谋生,对他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青山村有近400户、1400多人。2007年人均收入1500元,2008年是1800元,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庄稼、打工。其中种庄稼的收入占到30%,剩下百分之五六十则来自于村民的外出打工。

  出外打工的主要是村里的年轻人,占到总人口的30%,多年来,他们或结伴而行,或自行外出,但大多把打工的地点选在了广东一带。在工厂打工,收入好的时候,一个月有两千多元的报酬,比在家务农不知要强多少倍。一位年轻人告诉记者,2005年的时候,光打工一年就能攒下两到三万元,可从去年年底以后,情况就不行了。“外出打工要身体好,肯出力,眼睛活。身体不好,在外面别说打工,生存都是问题。”他说。

  今年24岁的王雁已有6年的打工经历了。最近一次没出去几天,就又返回了村里。“金融危机对广东沿海城市影响很大,这次出去,想着经济有所回暖,结果去了一看,情况还没有好转。”

  王雁说,以前工资再低,也就是一个月1500元到1600元,现在直接是工资860元,还不包吃住,没办法只好回来了。

  同他一样,今年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大多又回来了。由于村里没什么活,只能帮着干干庄稼活,打打短工。

  据村民估计,大家今年的收入,将会比往年少很多。

  村主任王民栓说,为了致富、发展经济,去年村里筹划了养鸡、养猪两个养殖场,但因资金不足,现在还没有收猪种。

  “目前村里还在搞一个电子厂,将来还能解决50—60人的就业问题”,在王民栓看来,打工并非长久之计,他憧憬着等村里的企业效益好起来后,能解决收入、福利等一系列棘手问题。

  “要是爸爸回来就好了”

  7月18日,在周大学走后的第三天早上,周亚青扶着重病的母亲,踏上了回家的路。原本7月16日下午冯书琴就出院了,但由于为母亲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周亚青无法赶上回商南的客车,只好多耽搁了一天。

  虽然经历了被父亲抛弃的剧痛,但令周亚青欣慰的是,周围的好心人是那么多。父亲虽然走了,但社会给了自己一家人生活下去的勇气。

  在媒体报道了周大学弃妻一事后,冯书琴受到了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短短几天,仅捐款就有6万多元,这笔钱至少可以让母亲得到一段时间的治疗。

  西安交大一附院腹透宣教室的医务人员介绍,相比于住院进行腹透治疗,患者回家自行腹透是省钱又不影响效果的唯一办法。住院几天来,他们已经把腹膜透析的知识教给冯书琴和她女儿,回去后只要严格按操作程序办,跟医院的治疗效果一样。

  据悉,回家后,冯书琴最初一段时间的透析,每次大约花费2500元左右,以后会慢慢降低到每次800元。相比之下,6万多元的捐款,也只能是解一时之急。

  周亚青说,尽管自己也是学医的,但透析的过程在她看来还是很复杂的,尤其是杀菌,腹透要求有一个独立的操作间,而且必须是无菌的,一天要消毒多次,这在各方面条件都很落后的农村,不仅不容易做到,而且很费精力。“要是爸爸回来就好了。”在驶往商南的客车上,已给父亲打过多次电话的周亚青无奈地说。尽管父亲这么走了,心里也不是很想他,但要是父亲能回来,毕竟有助于对母亲的治疗。“我妈说了,如果他能回来照顾她,看在我和妹妹的面上,她会原谅父亲的。”

  周亚青讲,父亲的手机一直关机,现在她的心理压力很大,因为对她而言,仅凭她一人之力回家给母亲进行腹透,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周亚青今年16岁,去年刚刚在咸阳一所卫生学校读书。此次母亲患病,父亲出走,让她一切美好的想法都变得不可触摸。

  对她而言,9月开学后自己能否交得起学费,能否再去上学,都还是一个未知数。“我不愿想太多,再困难,我也不会离开妈妈,离开这个家。”周亚青说。


(责任编辑:袁文玫)

2/2下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