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Gastroenterology:宿主机体的遗传特性或与其机体幽门螺杆菌清除疗法失败密切相关

2021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生活在机体胃部中的细菌,同时其也是引发胃癌、消化性溃疡和其它胃肠道疾病的一种强有力的风险因素;全球大约有50%的人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成功消除这种细菌的感染与降低胃癌和消化性溃疡病等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然而,科学家们在利用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组合来清除幽门螺杆菌上常常会失败。

Gastroenterology:宿主机体的遗传特性或与其机体幽门螺杆菌清除疗法失败密切相关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astroenterology上题为“Host genetic determinants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reatment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将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失败与增加CYP2C19酶活性的多态性或遗传变异联系了起来,CYP2C19酶主要负责代谢或分解第一代的PPIs。这种所谓的“快速代谢者”(fast metabolizers)或能阻断PPIs对胃酸分泌的充分抑制,而这是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必要条件。

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11个国家共计57项研究,结果发现,清除特殊人群机体中幽门螺杆菌的失败率或会增加一倍以上,这类人群机体中携带有能增强CYP2C19代谢活性的CYP2C19基因的突变版本。如果使用诸如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和雷贝拉唑(rabeprazole)等新型PPIs来处理快速代谢者,则CYP2C19突变体与幽门螺杆菌清除失败之间或许并无关联;这些PPIs很少能被该酶代谢掉或完全绕过CYP2C19代谢通路。

研究者Shailja Shah博士说道,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尤其是对美国人群进行研究,来确定是否给予较高剂量或频繁给予第一代PPIs就能够改善携带CYP2C19快速代谢突变体的人群机体中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对美国人群进行研究,因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在亚太国家进行的,即使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得到小幅提升,其也会转化为大量的附带健康、经济和社会效益。

综上,在本文综合分析中,研究人员识别出宿主机体的遗传多态性或与幽门螺杆菌清除失败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而且宿主机体的遗传特性也可能是确定的幽门螺杆菌抗生素敏感性的坚持治疗患者根除失败的基础和原因。(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Shailja C Shah, Adam Tepler, Cecilia P Chung, et al. Host genetic determinants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reatment fail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astroenterology.2021 Aug 3;S0016-5085(21)03338-2.  doi: 10.1053/j.gastro.2021.07.043.

2021-08-11 00:00:02浏览8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医生挂号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