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即日起,南京这些地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7月20日0时-21日8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机场人员每周例行筛查发现,在南京市定点医院治疗);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均为阿根廷输入,在南京市定点医院治疗)。截至7月21日8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60例(其中境外输入121例),除8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外,其余均已出院。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截至7月21日8时,正在集中隔离和医学管理的无症状感染者25例。

目前,全省追踪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20690人,已解除医学观察20144人,尚有54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据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官方微博消息,20日上午,南京市江宁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接禄口国际机场防疫专班报告,在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品中,有检测结果呈阳性,涉及工作人员主要是参与机场航班保障人员,包括地服、保洁等岗位人员。接报后,南京市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对机场相关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并重新采样检测。

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号)

根据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现就进一步强化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一、严格落实涉疫重点区域管控要求,精准实施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倡导广大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宁,确需离宁的,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48小时内阴性证明要求自7月21日0时起实施)。其他地区要加强社区防控,强化网格化管理,各单位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强化主体责任。

二、严格落实交通出行疫情防控措施,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码头等交通站场要加强客流引导,避免人员集聚,认真查验旅客信息,落实戴口罩、体温检测、验码等要求;各类公共交通、出租车、网约车要落实戴口罩、体温检测、验码、严禁红黄码人员搭乘、通风消毒等防控要求,并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

三、严格落实隔离管控措施,中高风险地区、封闭区域内的人员足不出户,封控地区人员只进不出。要严格遵守各项管控要求,积极配合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工作,不得擅自外出,如违反相关规定引发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积极主动配合核酸检测,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我市将适时扩大核酸检测范围,请广大市民群众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遵守检测点的现场秩序,落实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等防控措施。

五、严格信息报告,近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实施封闭、封控管理地区旅居史人员,应第一时间向所属社区报告,提供活动轨迹和个人健康信息,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工作,所提供的信息要真实可信,瞒报、谎报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各零售药店在销售目录内的退热类药品时必须实施实名登记报告。

六、严格控制各类聚集性活动,会议、培训、活动尽量采取线上方式,尽量减少线下大型活动,确需举办的,要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控制人数,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七、严格落实公共场所防控措施,中高风险地区及实施封闭、封控管理区域内的各类公共场所除必须外立即关停,其他区域室内公共场所实行预约、错峰、测温、验码、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密闭娱乐场所暂停营业。

八、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室内常通风,减少聚集,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每位市民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前往就近的具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就诊过程中要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符合条件且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市民,应积极主动尽早接种。

以上防控措施,依据疫情风险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本通告自发布之时起实施。

附件:中风险地区和封控区域名单

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2021年7月21日

中风险地区和封控区域名单

经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自2021年7月21日起,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谢村社区、白云路社区、石埝村,溧水区石湫街道九塘行政村毛家圩自然村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禄口街道为封控区域。目前,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整理自中国新闻网、新浪新闻、新华网等。

2021-07-22 08:01:18浏览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胸膜炎能不能抽烟喝酒
胸膜炎患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因为吸烟会加重呼吸道刺激,延缓炎症消退;饮酒可能影响免疫功能,不利于病情恢复。胸膜炎是指胸膜的炎症,通常由感染、外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表现为胸痛、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吸烟对胸膜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呼吸道的直接刺激和免疫功能的抑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焦油和尼古丁可刺激胸膜和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和胸痛症状。吸烟会降低呼吸道纤毛的清除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延缓炎症消退。长期吸烟还可能导致慢性胸膜炎或胸膜增厚,进一步影响肺功能。饮酒对胸膜炎的影响主要与免疫抑制和药物相互作用有关。酒精可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不利于炎症的控制。另外,酒精可能与治疗胸膜炎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风险。例如,酒精与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合用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胸膜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感染性胸膜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地尼;结核性胸膜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结核治疗,如异烟肼联合利福平;非感染性胸膜炎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缓解症状。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确保炎症完全消退。胸膜炎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胸片或超声,评估炎症消退情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及充足休息,有助于促进康复。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胸膜炎患者可就诊的科室1、呼吸内科:胸膜炎主要与呼吸系统相关,患者常出现胸痛、胸闷、咳嗽、气急等症状,呼吸内科医生可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2、胸外科:若胸膜炎伴有胸部外伤、肿瘤或需要外科干预的情况,如胸腔积液、脓胸、胸膜粘连等,胸外科医生可进行手术治疗或胸腔镜检查。3、风湿免疫科:若胸膜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需转诊至风湿免疫科,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头孢吃了多久可以喝酒
头孢吃了需等待1周后才可以喝酒。这是基于头孢类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特点以及酒精与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风险而确定的安全间隔时间,对保障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头孢吃了需等待1周后才可以喝酒,主要原因在于头孢类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会与酒精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如面部潮红、头痛、头晕、心慌、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不同头孢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有所差异,但多数头孢药物在体内经过1周左右的时间,基本能够代谢完全,此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也能基本恢复正常,饮酒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的风险大大降低。因此,为安全起见,建议在服用头孢后等待1周再饮酒。服用头孢时,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随意改变用药方案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甚至可能引发病情反复或加重。其次,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除了酒精,头孢还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影响,如与抗凝药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与强效利尿剂合用可能加重肾毒性等。服用头孢期间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若出现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或腹泻、腹痛等胃肠道不适,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另外,头孢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处,避免儿童误服。同时,在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饮酒习惯,以便医生合理选择药物,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张延清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种牙后多长时间可以喝酒
种植牙手术后,建议至少等待1-2周后再饮酒,具体时间需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和个人体质决定。酒精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药物效果,过早饮酒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或延缓恢复进程。种植牙手术后的初期恢复阶段至关重要。术后24-48小时内,伤口处于敏感状态,可能出现轻微出血、肿胀或疼痛。酒精具有刺激性,可能扩张血管,增加出血风险,同时影响凝血功能,延缓伤口愈合。此外,酒精可能与术后服用的抗生素或止痛药产生相互作用,降低药效或引发不良反应。因此,术后初期应严格避免饮酒。术后1-2周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时期,种植体与骨组织开始初步结合。此时饮酒可能干扰愈合过程,增加感染风险。酒精还可能抑制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进一步增加并发症风险。若术后恢复顺利,无明显不适症状,可在医生允许下适量饮酒,但仍需避免过量或频繁饮酒。长期来看,种植牙完全愈合通常需要3-6个月,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在此期间,种植体与骨组织逐渐形成稳固结合,称为骨整合。过量饮酒可能影响骨代谢,延缓骨整合进程,甚至导致种植失败。因此,即使术后初期恢复良好,也应控制饮酒频率和量,以促进种植牙的长期稳定性。建议术后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过早饮酒。术后初期以清淡饮食为主,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诊以评估恢复情况。若需饮酒,应等待伤口完全愈合并经医生确认后再适量进行。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痫病发作如何避免咬伤舌头
痫病发作时避免咬伤舌头需正确处理,不可强行塞物,应确保安全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发作时,患者牙关紧闭,强行塞入硬物可能导致牙齿损伤、口腔黏膜受损甚至窒息,应选择软布、纱布或毛巾等物品折叠后放于患者上下牙之间,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舌咬伤。癫痫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全身抽搐、牙关紧闭等情况,此时其咬合力极大,很难撬开其嘴巴。若强行塞入硬物,如筷子、牙刷等,不仅难以成功,还可能造成牙齿损伤,甚至使异物或脱落的牙齿进入气道,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正确防止癫痫患者发作时咬伤舌头的方法应该是利用软布、纱布或毛巾等物品,折叠后放于患者上下牙之间。此外,即使患者咬伤舌头,通常也只是舌尖或口腔黏膜的轻微损伤,出血量不多,并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在癫痫发作时,应将患者置于安全环境中,避免其因抽搐而撞到周围的尖锐物品或硬物,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要迅速解开患者的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可以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自然流出,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在患者发作期间,不要试图强行控制其抽动或束缚其身体,以免加重伤害或导致骨折。当癫痫患者发作时,应确保其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其因抽搐而受伤。若患者处于侧卧位,可有助于分泌物自然流出,避免在患者口中放置任何硬物,以防损伤口腔或气道。若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患者反复发作、意识未完全恢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