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培南类抗生素,驶上快车道

举报/反馈
2009-06-30 22:23:00

  培南类药物(碳青霉烯类)是近年异军突起的一类抗生素,它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是抗菌谱最广的一类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目前对这类药物的研发非常热门,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极具市场竞争潜力。2008年全球总销售额达到25亿美元,约占抗生素市场10%的份额。

  市场增长迅猛,研发亦非常热门

  自第一只培南类药物——亚胺培南在日本上市以来,迄今为止,全球已上市的培南类药物不过七八只。目前我国获准生产的有6个品种: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法罗培南、厄他培南、比阿培南。

  培南类作为抗感染类相对新的类别,市场增长势头迅猛,2005~2008年医院购药金额平均增长率达24.13%。2008年,医院购买培南类药物金额达22.46亿元,同比增长32.44%。在抽样医院数据中,培南类在抗感染药物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已由2003年的3.16%增长到2007年上半年的4.38%,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培南类药物的研发亦非常热门,2006~2009年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新增培南类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的批文高达41个,仅2008年就有18个,2009年上半年有12个。

  培南类药物如此炙手可热,一方面是其应用时日尚短,能有效解决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并且适用于全身各处的感染,不良反应较少;另一方面,培南类药物的研发、生产与其他抗生素类相比,技术壁垒更高,市场竞争相对较小。这两方面因素促使培南类药物成为抗感染药物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新生力,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美罗培南,领跑培南类抗生素

  华源医药电子商务公司数据显示,目前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两个品种是培南类药物市场的主导品种。

  美罗培南是培南类药物的“领头羊”,其市场正处于稳定增长期。美罗培南由日本住友制药公司与英国ICI制药公司开发,1994年在意大利上市。1999年进入我国市场,是国家医保乙类用药。目前,我国临床主要以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的“美平”、深圳海滨制药有限公司的“倍能”和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海正美特”为主。医院抽样数据表明,从2006年以来,无论在医院购药金额还是增长率上,美罗培南一直处于培南类药物市场的领先地位,近几年的增长率更是在33.34%以上,2008年美罗培南医院购药规模约为11.63亿元。

  亚胺培南由美国默沙东公司在1979年研制成功,是进入我国最早的培南类药物,后与西司他丁钠组成复方制剂。临床主要以默沙东的“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商品名)为主,医院购药金额稳步上升中,增长率基本保持在两位数。

  与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相比,培南类药物中的“新丁”厄他培南、法罗培南也“不甘示弱”。

  厄他培南是默沙东公司开发的新型长效注射用培南类药物,2005年进入我国市场,商品名为“怡万之”。作为默沙东公司培养的新生力量,“怡万之”上市以来的表现一直很“抢眼”,历年同比增长率均超过100%。惟一口服给药的培南类药物法罗培南钠,市场表现亦不俗。

  当然,并不是所有培南类药物都有亮眼的业绩,比如帕尼培南/倍他米隆,虽然它与美罗培南上市时间相近(2002年上市),但一直销售低迷,所占份额不多。

  虽然厄他培南等新药增长势头迅猛,但在今后几年内,主宰培南类药物市场格局的仍是以美罗培南为代表的成熟品种。

  本土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除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和厄他培南外,国内厂家已经相继拿到培南类药物的原料药生产批文,并且原料药优势也在不断扩大。来自华源医药电子商务公司的数据显示,以美罗培南为例,海滨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美罗培南在2006年时已经居全球美罗培南原料药销量之首。

  尽管培南类药物原研厂家均为国外企业,但我国企业强大的仿制药生产能力,以及优势明显的原料药生产相互配合,使培南类药物本土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联合份额很快由2004年的9.98%跃升至2008年的33.60%,增幅达到了237%。即使是一直稳坐培南类药物市场头把交椅的默沙东公司,也在深圳海滨制药、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厂家的不断进攻下,市场份额连年缩水。

  尽管国家对抗生素的使用实行严格管理,但是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全民医保的逐渐实现,培南类药物的用药规模仍将扩大;此外,随着研发环境的成熟和企业开发力度的加大,培南类药物将迎来新一轮上市高潮。这一切都将进一步促进培南类药物的快速发展。

  (实习编辑:陈玉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