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基本药物目录仍未出内部遇挫

举报/反馈
2009-06-29 15:25:0039健康网社区

  时近7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仍未公布。

  较之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此前4月底出台的表态,已晚了近两个月。

  近两周来,与新医改密切相关的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出台,新医改节奏似乎并未过多受到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影响。

  基本药物目录是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一环。除目录遴选外,该制度还涉及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报销、定价、合理使用等一系列问题。

  “在基本药物制度中,制订基本药物目录是最简单的,反而是其他一些配套政策的设计相对困难。”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宋瑞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宋瑞霖此前一直在国务院法制办文教卫生司工作,对中国的医药政策十分熟悉。

  他表示,具体到中国的基本药物制度,相关决策人士意见基本一致,“我们绝不只是追求一个漂亮的前脸,而是方方面面都力求细致,有形式,也要有实质,否则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目录建设”,还是“制度建设”

  宋瑞霖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此次基本药物目录大概收入400种药。

  “但不是说只有400多个药品,因为药有不同规格、不同剂型。比如感冒通,有片剂、胶囊、冲剂等剂型,这些不同剂型算1种药。”

  根据4月份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该目录应当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参照国际经验等遴选而成。

  而从世界和中国的情况看,基本药物目录并非新生事物。

  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制订基本药物清单,意在为各国政府提供一个范本,以便能挑选药物解决当地公共卫生需求。清单每两年修订一次,以反映新的卫生挑战、医药方面的新发展以及不断变化的耐药模式。清单至今已更新到第十五版。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制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1982年、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和2004年先后编制了6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04年的版本,收西药品种773个,中成药品种1260个,共2033种。

  “2000多种药,显然已经偏离‘基本药物’的概念了,所以我们做的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让目录瘦身。”宋瑞霖说。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第十五版《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中,仅列药物340种。据称,已“能够对付多数全球重点疾病,包括疟疾艾滋病毒/艾滋病、结核、生殖卫生疾病以及越来越多的慢性病,如癌症和糖尿病等”。

  宋瑞霖表示,目录非常重要,它“就像是菜单,公众靠这个知道能点哪些菜,政府靠这个知道会花多少钱。但由于以往这些版本的基本药物目录没有配套政策,对谁去组织生产、谁去保证供应、谁去筹资、谁去支付等问题没有涉及,因此,它仅是一张纸,没有发挥基本药物的作用。”

  宋瑞霖说,直到2005年,大家才真正开始讨论基本药物的制度建设,而不仅仅是目录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探索构建的基本药物制度是崭新的。”

  基本药物目录的另一个实际问题是报销。

  我国目前大致有3个涉及药品报销的目录,分别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医保目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参考目录及各省(区、市)的新农合医疗用药报销目录》《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

  有观点认为,不同药品报销目录彼此共存,是中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卫生领域的突出表现。

  宋瑞霖说,目前看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重合率非常高。“关键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报销比例,以解决目录之间的对接问题。”

  普药,还是创新药

  大的基本药物属于已过专利期的通用药,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或使用多年。其特征往往是,技术含量比较低、价格比较低、产品比较容易进入市场、多家企业生产销售、用药习惯相对固定等。

  很多业内人士据此认定,大型普药生产企业会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中国是药品生产大国,但绝大多数药品是仿制药。问题是,作为一个药品消费大国,不管是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角度,还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我们都需要培育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药产业,而制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只能是创新能力,也就是新药研发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对《瞭望》新闻周刊说。

  自1985年以来,国际承认的中国原创药品只有青蒿素、丁苯肽、双环醇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由于药品定价、招标采购等多方面配套政策不完善,少数企业的创新行为往往不能给企业争取到骄人业绩。

  据时任费森尤斯·卡比(中国)公司政务总监的陈哲峰2007年在媒体上说,2002年,石药集团的原创药丁苯肽软胶囊上市。该药耗资近3.5亿元,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然而,由于难以进入医院主渠道,巨额投资难以收回,还面临产品专利不断荒废的窘境,后续新药研发和创新项目难以展开。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