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心理百态

借邓玉娇解析"心境障碍" 情绪波动极端自杀率高

举报/反馈
2009-06-25 15:03:00

  民女邓玉娇刺死官员案已然尘埃落定,但围绕邓玉娇被鉴定为“心境障碍(双相)”这类心理精神疾病的讨论依旧热烈。

  心境障碍(双相),即双相情感障碍,这其实是一种精神科常见病,且有高复发性等特点,给病人、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成为当今全球最热门和主要的精神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社会经济负担严重的疾病之一。

  表现 两种极端情绪集于一人

  患者的心境波动好似“过山车”,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科病房谢永标副主任医师用了这样一个形象比喻,也就是说心境往返于正常和抑郁之间,出现极端落差。

  双相,往往是心境在正常、高涨和低落之间往返摆动,临床表现为抑郁和狂躁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心境集于一人身上。患者他们高兴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精力旺盛、说话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情绪低落的时候沉默不语、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疲惫不堪。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有Ⅰ型双相情感障碍和Ⅱ型双相情感障碍,其中Ⅰ型双相情感性障碍以兴奋狂躁为主,抑郁可重可轻;Ⅱ型以抑郁为主,轻躁狂。而孩童患这种病则容易表现出脾气暴躁、冲动、容易激动等病症。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往往造成明显的损害,对患者的理解力、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造成极大的干扰。他介绍,患者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容易失控、做事情不顾后果,比如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出现乱购物等现象。曾发生过患者在躁狂发作期一口气买下了十几套房子。而抑郁期时容易发生自杀的危险。大约15%左右的双相患者以自杀为结局,多在抑郁状态时发生。

  成因 遗传因素较多见

  造成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有遗传因素、性格因素、外部刺激等,其中遗传是其主要致病因素,环境因素起到诱发作用。据统计,如果双亲中有一个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则孩子有25%概率也会患该病;如果双亲均患病,那么孩子患病的几率将高达50%—70%。

  同时该病在兄弟姐妹间还存在着高度的同病率。如单卵双生的兄弟姐妹间,同病率高达33%-90%。谢医生介绍有一个家庭,父母亲均患有双相情感性障碍,后来大儿子也确诊为双相情感性障碍,医生推测其小儿子也极有可能得病,后经检查,小儿子确实也患有此病。

  除了家族遗传,专家称,旺盛型性格和环型性格的人也相对于一般人更容易得此病。前者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精力充沛,性格外向,情绪容易冲动,后者则在日常生活中情绪波动较大,容易高兴也容易变得低落,但没有明显原因引起这种变化。

  危害 高复发性、高死亡率

  科学研究表明,该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1%-5%左右,男女患者大概各占50%,首次发作多发生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即十几、二十岁左右。

  患者病情可能自行或经过治疗之后得到缓解,但是复发率很高。首次发作后,40%-50%的患者会在两年内重新复发,且随着发病次数的增多容易趋于慢性病症而发展成为终身疾病。只有7%的患者在首次发病后不会复发。在抑郁症发病期,45%的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所以该病的死亡率高达15%。

  诊治 易误诊为“单相抑郁症”

  专家介绍,虽然该病发病具有躁狂和抑郁两种发作期,但一般在抑郁发作期患者或家属才会看病,而轻躁狂时患者或家属往往不认为有病,不会看精神科医生,所以临床上容易误诊为单相抑郁症,而采用单相抑郁症的治疗方式,如服用抗抑郁药物等。这种治疗方式容易使患者诱发转躁,使病情更加复杂,而增加治疗的难度。

  应及时去正规精神专科治疗

  对于该病的治疗,专家建议应到正规医院精神科系统诊断和治疗,一旦明确诊断,选择心境稳定剂而非抗抑郁药物长期治疗。

  对于双相情感而言,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预防复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应征得患者家属及单位的合作,尽可能为病人解决工作或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尽量为其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解除或减轻其心理负担或压力。

(实习编辑:谢瑜琳)

谢永标副主任医师精神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