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界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药界动态

药剂师揭内幕:伪劣中药充斥市场 代煎药藏猫腻

举报/反馈
2009-06-12 14:00:00

  你吃的中药可能有假

  买蔬菜水果我们担心有农药,挑海鲜干货害怕以次充好,可你想过中药也会有假冒伪劣问题吗?

  《生命时报》记者近日了解到,某些中医小诊所和私立医院用假药、劣药、未经炮制过的中药材为患者煎药,严重影响了药效,甚至会产生毒副作用,而相当一部分患者对此却一无所知。

  药剂师揭露制假内幕

  周师傅是北京某家中医诊所的药剂师,在中药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先后在近20家中医诊所和医院的中药房干过。提起进药和煎药环节里的种种违法违规行为,他不禁一肚子的气。

  “首先是进药,国家规定要从正规的中药饮片厂进货,可就我所知,很多诊所甚至医院都从安国、亳州这样的药材集散地直接进货。”周师傅所说的河北省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和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我国最大的四个药材集散地中的两个。据他描绘,那里就像农贸市场一样,在一个大厅中,当地老百姓摆满了地摊,把自家种的药材拿出来卖。“遍地都是药贩子,还有大大小小没经过国家认证的饮片厂。有的诊所从这些饮片厂进货,有的索性直接通过药贩子从一些家庭作坊进货。”

  周师傅说的情况确实存在,北京一家饮片厂厂长告诉记者,这些家庭作坊打着卖药材的名义卖饮片。药材是未经加工的中药,而饮片是经过炮制、加工的中药材,只有后者才能直接用于煎制汤药。这些家庭作坊和正规厂家的区别就是,比如正规厂家的蒸制要用专用闷罐,以黄酒、蜜、盐等为辅料进行严格的配比;小作坊只是用家用的笼屉来蒸,辅料买的都是最便宜的劣质品,甚至有用工业盐和调料非法染的。

  炮制粗糙只是一方面,周师傅说,还有一种造假方法就是“加重”。像紫河车这样较贵的中药,正规的炮制方法应该是烘干、用花椒水泡,再用黄酒蒸,一公斤十七八个才是正品。但一些小作坊直接往里加铅粉,一公斤只有七八个,明显是加重了。

  以次充好也是普遍现象。比如川贝,周师傅说,市场上真货很少,常见的是用浙贝来代替,因为浙贝没长大的时候和川贝很像。“还有人用产地不地道的药代替好药。”北京一家中医诊所的张主任告诉记者,比如丹参这种常用的活血药,以野生丹参为好,但有些人进药时专门要家种的,也就是人工培植的丹参。这种丹参色红、片大,漂亮,但丹参酮含低于国家药监局规定的30%。如果医生的方子里要求丹参10克,那这种丹参的药量就远远不够。

  最严重的莫过于完全的造假药材了。“凡是能找到的、与一些中药材外形相似的物质,大多都被不法商贩用来制成假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峻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天麻用麻薯或土豆代替,冬虫夏草用与其外形、颜色非常相似的亚香棒虫草代替,用菊科红花冒充藏红花,用老鼠皮、羊皮、鹿皮等包裹鹿角粉、猪血粉、蛋清等物质伪制鹿茸等。

  利益驱动是主要原因

  不管是生产假冒伪劣的中药饮片,还是违规从未经认证的企业或小作坊进假货,其根本原因都在于利益的驱动。周师傅说,比如川贝,其中品质最好的松贝要1800—2000多元/公斤,而普通的平贝只要80元/公斤,用后者代替前者,利润相当可观。“不正规商贩的销售额要超过我们这些正规饮片厂销售额的两倍。”北京某饮片厂厂长对记者说,他认识一个违法贩卖饮片的人,几年时间内就用赚来的一两千万开了一家药厂。

  面对造假者如此猖狂的行径,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医院药房管理学会主任委员翟胜利表示,中药是典型的一分钱一分货,饮片质量不合格,会大大影响中药疗效,小到贻误病情,大到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比如生黄芪与蜜制过的黄芪药效就有很大不同,前者益气固表,后者只起到补气的作用。周师傅说,山茱萸在炮制时应用黄酒蒸,没有蒸过的几乎完全没有药效。吴茱萸按规范应用黄连炒,以降其燥性,没有炒过的吃了可能会引起呕吐等不良反应。湖北省中医院药剂科主任医师冯汉鸽也告诉记者,有些药物如马前子、乌头类、半夏等,必须炮制后才能使用,否则会有剧毒。

  代煎里面也有问题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