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021年4月8日全球新冠疫情简报:美国人正经历“新冠疲劳症”,超三分之一新冠治愈者出现脑部问题

Worldometers世界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4月8日7时01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超过13365万例,新增626,604例,达到133,650,195例。累计死亡病例超289.7万例,达到2,897,672例,新增死亡为12,050例。康复为107,779,137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人达到100,881例,再次回到10万例;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00万例的国家达23个,88个国家病例超10万例。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全球最多,超过3163万例,达到31,633,283例,新增71,223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7.1万例,达到571,093例,新增死亡833例。巴西疫情昨日新增90,973例,印度新增12,926,061例,再创新高。昨日报道:2021年4月7日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简报,确诊超1亿3298万,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疫情控制应该成为全球抗疫的关键

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7万例 福奇称美国人正经历“新冠疲劳症”

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4月8日6时30分左右,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1627973例,累计死亡病例571023例。与前一日6时30分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73209例,新增死亡病例840例。

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6日警告,经过一年多“封城”和限制公共生活的新冠防控措施,美国人正在经历“新冠疲劳症”,可能很容易波动,导致病例激增。按照福奇的说法,美国正处于防疫“关键时刻”。美联社报道,美国一些州正在制定计划,放宽防疫限制措施。

丹麦发现全新变异新冠病毒毒株,可引起二次感染

日前丹麦对外宣布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变异新冠病毒毒株,丹麦的一位医学专家表示,出现在丹麦的变异病毒和英国发现的传染性更强,致死率更高的变异病毒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母株的基础上多了棘蛋白突变,似乎和之前南非和巴西向世卫组织报告的变异病毒更为相似,共同点就是更容易躲避新冠抗体,导致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再一次感染。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539.2万剂次

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6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539.2万剂次。

美国疾控中心: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持续增加且年轻化

美国疾控中心7日表示,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已经成为目前美国全境最常见的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持续增加且逐渐年轻化。

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更容易在年轻人中传播”,而目前在美国全境都检测到了感染这种变异毒株的病例,这种变异株成为了目前美国最为常见的变异新冠病毒。

瓦伦斯基敦促美国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以阻止该变异毒株在美国的快速、广泛传播。

瓦伦斯基还表示,美国过去七天平均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高达6.3万例,比再之前一周平均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增长了2.3%。美国疾控中心已经发现了多起因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导致的疫情传播事件,日托中心的确诊病例也在增加,她敦促感染病例数较多的地区尽量避免举办此类活动,且一周内应进行两次新冠病毒检测,以防止疫情继续扩散。

科兴疫苗可有效预防亚马孙变异新冠病毒

由巴西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亚马孙和圣保罗卫生厅进行的研究显示,在接种第一剂14天后,科兴疫苗对亚马孙变异新冠病毒的有效率为50%。

由67000多名卫生专业人员参与的一项研究表示,中国科兴疫苗(CoronaVac)对P.1型新冠病毒有效,后者是一种首次发现于巴西亚马孙州的变异新冠病毒。

初步数据显示,科兴疫苗对P.1病毒的有效性是在第一剂接种14天后确认的。

超三分之一新冠治愈者出现脑部问题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4月7日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累计确诊病例30844434例,累计死亡病例556489例。

学术期刊《柳叶刀·精神病学》4月6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冠治愈者脑部出现问题。研究人员称,他们发现有高达34%的新冠患者在治愈后六个月内被诊断出患有神经或心理疾病。其中,17%的患者诊断为焦虑,还有14%的患者身患情绪障碍。另外,每50名新冠患者中就有一人患有缺血性中风,这是一种会影响大脑的疾病。

这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涉及了美国境内236000名新冠患者的健康记录。研究人员还称,如果这项统计包含了住院病人,那么脑部出现问题的病人比例将上升到39%。

2021-04-08 15:11:00浏览9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黄兆辉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睡觉心脏跳的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睡觉心脏跳得快,可能由睡前剧烈运动、饮用咖啡或浓茶引起,也可能与疾病因素有关,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若心脏跳动过快症状频繁出现、严重影响睡眠或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应及时就医。一、非疾病因素:1、睡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即使在睡眠状态下,这种兴奋状态仍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促使心脏跳动加快,以满足身体代谢需求。一般经过充分休息,心脏跳动频率会逐渐恢复正常。2、饮用咖啡或浓茶:咖啡和浓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等成分,这些物质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使心跳加速。建议睡前数小时避免饮用此类饮品,以减少对心脏的刺激。二、疾病因素: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机体新陈代谢,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致使心脏跳动加快。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药物,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心律失常:早搏、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疾病,会使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心跳节律紊乱,出现心跳过快情况。治疗早搏,可根据病情选用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药物;心房颤动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胺碘酮复律,必要时可行射频消融术。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心脏为保证供血,会加快跳动。治疗常采用药物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病情严重时可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让心脏得到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压力,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避免因精神紧张导致心跳加快。适量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睡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脏的不良刺激。定期体检,监测心脏功能及相关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疾病。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和大脑谁更重要
心脏和大脑都是人体极为重要的器官,二者在生理功能上各有其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难以简单地判定哪一个更为重要。心脏是血液循环的核心动力器官,通过持续的搏动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为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代谢废物。大脑则是人体的神经中枢,负责处理和协调各种复杂的神经信号,控制人体的意识、思维、情感以及运动和感觉功能。二者缺一不可,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心脏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对血液循环的驱动作用上。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通过其四个腔室的协同工作,将富含氧气的动脉血泵入全身,同时将缺氧的静脉血回收至肺部进行氧合。这一过程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一旦心脏功能受损,如发生心力衰竭,会导致全身器官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例如,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供血中断会导致心肌细胞坏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大脑的功能则更为复杂多样。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高级神经功能,如语言、记忆、视觉和听觉等。大脑通过神经纤维与身体各部位相连,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例如,大脑的额叶主要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和决策,而颞叶则与记忆和语言密切相关。一旦大脑受损,如发生脑卒中,可能会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或认知功能下降等严重后果。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对心脏和大脑的保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等,以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定期体检也是早期发现和预防心脏及大脑疾病的重要手段。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源性心脏病是什么意思
心源性心脏病是指心脏本身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疾病,病因多样,涵盖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变、心脏瓣膜疾病等。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及乏力,严重时可能进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乃至猝死。冠状动脉疾病作为心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或梗死。心绞痛是其典型表现,心肌梗死则是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导致的部分心肌细胞坏死,属危急重症。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均为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心肌病变包括扩张型、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各自特征鲜明。扩张型心肌病以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主,易致心力衰竭;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壁肥厚为特征,可能引发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限制型心肌病则因心肌纤维化或浸润性病变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受限。这些病变可能由遗传、感染或毒素暴露等因素引起。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相关病变,常由先天性畸形、风湿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所致,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进而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等,由心脏电活动异常引发,严重时威胁生命。预防和管理心源性心脏病需采取综合措施,首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降低风险;其次,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此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及适量运动,有益心脏健康。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胡志伟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心脏支架手术后最怕什么并发症
心脏支架手术是通过介入手段将支架置入冠状动脉,以扩张狭窄血管、恢复心肌供血的治疗方法。心脏支架手术后较怕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支架内血栓形成、再狭窄等。1、出血:这是心脏支架手术后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但这也增加了出血风险,可能表现为穿刺部位出血、皮下淤血,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如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脑出血则可能导致头痛、头晕、肢体偏瘫甚至昏迷等严重后果,会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2、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虽然撑开了狭窄的血管,但在支架置入后,血管内皮细胞需要一段时间来覆盖支架表面。在此期间,如果患者没有遵医嘱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或者存在其他导致血液高凝的因素,就容易在支架内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再次堵塞,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3、再狭窄:虽然支架能够有效扩张血管,但术后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支架内或支架两端血管的再狭窄。这可能与血管弹性回缩、内膜增生、患者自身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再狭窄,会再次影响心肌供血,导致心绞痛等症状复发,严重者可能需要再次进行介入手术或心脏搭桥手术,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负担。为减少心脏支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应该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要注意观察身体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