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食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黑食品

记者商丘卧底学“艺” 掀出人造鸡蛋真相(图)

举报/反馈
2009-05-20 09:20:00
记者商丘卧底学“艺” 掀出人造鸡蛋真相(图

 5月9日,河南商丘。记者还没出商丘城,带回的那三个“鸡蛋”已经开始变形脱水
记者商丘卧底学“艺” 掀出人造鸡蛋真相(图
  5月11日,长沙。依照在河南商丘学到的造蛋技术,记者在食品化工店买到所需原料,在家做出的鸡蛋。
 

  卖家坚称用“海藻酸钠+明胶”可制出鸡蛋,“这是条赚钱的好道儿”;

  一位研究人员表示,所谓“人造鸡蛋”是民众的误读,愿出千元收一枚人造鸡蛋;

  有关部门称只是“问题鸡蛋”,坦言“缺少权威标准鉴定”;

  有关人造鸡蛋的讨论持续一个多月了,长沙市工商局曾就此对市场上销售的鸡蛋进行监测,公布的结果是——消费者投诉的“问题鸡蛋”经抽查检验全部合格。但抽检结果并没有让消费者的疑虑消散,反而激起更多的质疑。

  受长沙市工商局局长陈跃文委托,晨报记者辗转2000多公里路程,跨越三省,为的就是还原“鸡蛋”的真相……本报将从今日起,推出关于人造鸡蛋的系列调查报道。

  针对”人造鸡蛋”,长沙市工商局日前也再次对长沙鸡蛋市场进行了监测,结果将在近期公布。

  合格“鸡蛋”引质疑,商丘学“艺”追真相

  “妈,这鸡蛋好怪哦,蛋黄像橡胶一样有弹性,捏都捏不碎……”

  农历三月初三,湖南人有一个习俗就是吃地菜煮鸡蛋。十岁的杨成最先吃到妈妈给他煮的两枚鸡蛋,吃第一个感觉有些不对劲,咬不动,感觉有点像橡胶,而且没有一点鸡蛋的味道。剥开第二个,还是这样,再一捏还有弹性,将蛋黄往地下一扔,还能弹起来……杨成的妈妈林女士目瞪口呆,鸡蛋怎么能当球玩呢?

  开始林女士怀疑是煮的时间长,把鸡蛋煮老了。但是第二天、第三天煮出来的鸡蛋还是这个样子。“当时就意识到可能买到了‘人造鸡蛋’”。

  上集

  问题鸡蛋“弹”出争议

  3月29日,记者在浏阳市工商部门采访,突然该部门接到数十位当地消费者的投诉电话,称某娱乐城给员工发的“三月三”鸡蛋,全部都是“弹簧蛋”,工商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调查,发现这批鸡蛋全部是由一个浙商从河北批发过来的。随后广州、重庆、南京等大小十多个城市都有类似投诉出现。

  今年3月份以来,长沙市12315也不断接到消费者投诉和咨询,电话达30多个,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消费者投诉出现“问题鸡蛋”比较集中的地方是长沙家乐福超市韶山店,涉嫌“问题鸡蛋”主要产自陕西渭南。

  接到投诉后,工商部门立即在家乐福超市韶山店下柜封存了两件(500枚)涉嫌“问题鸡蛋”。4月1日,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市工商系统对禽蛋市场进行全面清查。

  工商部门对消费者投诉较多的超市销售的涉嫌“问题鸡蛋”抽检,共抽取12组不同产地的鸡蛋样品,根据GB2748-2003鲜蛋卫生标准进行检验。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的检验报告显示,抽取的12组鸡蛋样品7项指标全部合格,其中包括消费者反映“问题鸡蛋”较多的家乐福超市韶山店的样品鸡蛋。

  “可以当球来抛”的鸡蛋是合格鸡蛋?抽检报告立即引发市民以及部分专家的质疑。

  全国各地针对“问题鸡蛋”的调查结论也不尽相同,其中,安徽铜陵市检验部门判断为人造鸡蛋;南京食品药品监督、农林、工商、质监、卫生等五部门得出的结论是“目前暂无鸡蛋的国家标准,无法判别这批鸡蛋的真假”,宁波、济南的相关部门也无法最后定论。

  湖南会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任科员朱宝利则公开声明“人造鸡蛋”是个误导。对于有媒体报道的用海藻酸钠、明矾、明胶、柠檬黄素可制成人造鸡蛋的新闻,朱宝利坚称“海藻酸钠制不出鸡蛋”,直斥是假新闻,并公开在本报悬赏1000元购1枚人造蛋。

  在问题鸡蛋还是个糊涂蛋的情况下,4月26日,记者接到了长沙市工商局局长陈跃文的一个电话,在他的办公室内,交给记者一项任务:还原问题鸡蛋真相。

  记者决定先从鸡蛋究竟能不能“造”出来入手……

  技术“每个城市只传一人”

  上网输入“人造鸡蛋”、“技术转让”相关的信息共有二十多万条,出售技术的方式分为面授和函授两种,收费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一家公司宣称所出售的技术不需要专门设备,只需要一种体积很小、专门用于控制鸡蛋大小和蛋壳的生成模具即可,这种模具的成本只需几元钱,学会该公司所提供的技术后,几分钟就可制作出来。

  另外一家公司不仅在广告上标出了技术“转让费用”,还对人造鸡蛋发展的阶段进行了总结,称从以纯手工的无壳熟蛋为代表的第一代起,人造蛋技术至今已发展到第七代,主要原料由以前的十几种减少到六种,模具工艺的改进,让原料配制到成品完成只需20分钟。一人最多同时可以操作10套模具,每小时生产人造蛋300个。单个鸡蛋成本5-8分钱,一斤鸡蛋成本不到0.60元。

  可按照他们提供的电话拨过去,却都已停机。

  随后又拨打北京两家人造鸡蛋技术转让的科技公司电话,结果都是停机。好不容易拨通了江苏一家自称第六代人造鸡蛋技术转让的公司电话,对方却称只函授,拒绝面授。

  像大海捞针一样,终于与河南商丘某新技术中心一位姓李的人取得了联系,电话中他很爽快地答应面授,学费700元/人,并保证每人每天可以做3000个左右,利润800元以上。

  5月9日8时许,记者一行人来到商丘,和李先生联系上。对方一听是从湖南长沙过来学技术的,立刻追问是否带了身份证,“我这技术每个城市只传一位,因此要查看身份证。”

  查验完之后,他七弯八拐地将我们带到间民房。“很容易的,半小时包你们学会。”

  造一枚“鸡蛋”成本5分钱

  李“师傅”首先拿出两枚“鸡蛋”出来,问我们像不像真鸡蛋,记者点点头,他告诉记者,这就是名符其实的“人造鸡蛋”。

  “我先教你做鲜鸡蛋,鲜蛋会做了,熟蛋根本不用学,走时送你个光盘回去一看就会。”李说。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纸,上面记录的是“假鸡蛋配方”,他让记者记下来,“看一遍就会做,做上三四十个就熟练了”。

  配方上共列了10种原料,有海藻酸钠、食用明胶、葡萄糖酸内脂、赖氨酸、苯甲酸钠、食用色素等。李说,海藻酸钠和食用明胶最重要,作用是给蛋清和蛋黄增稠。如果想给鸡蛋增加一点营养的话,还可添加少奶粉

  紧接着,他倒了半杯热水,然后开始用这些原材料调配方,每种原料捏一点撒进水里,搅拌大约半小时。原本是白色麦乳精样颗粒状的海藻酸钠,开始慢慢溶解,刚才清澈见底的白开水,一会儿变成了黏稠的半透明的“鸡蛋清”。

  李说,蛋清和蛋黄的原材料基本相同。做好蛋清后,加入色素就变成了蛋黄。

  李某的小塑料袋里装的原料很少,每样大约有一斤左右。他说,这点料可以做1000多个鸡蛋,前一段时间原料贵时每个假鸡蛋成本约七八分钱,现在只合5分钱左右,做鲜蛋用料少成本会更低。技术熟练的话一天可做3000多个,每天至少可获利800元左右。

  接下来就是传授如何做蛋壳。“一斤石蜡加入1%的硬质酸,1%的氢粉,做红皮鸡蛋就加入1%的色素,做白皮鸡蛋就加入1%的奶粉即可”,李指着配方单告诉记者,将原料放在一起,加热融化成水状,将鸡蛋模具内的“蛋清”、“蛋黄”放入里面,捞出即可,放置24小时成形后即可出售。

  他告诉记者,人造鸡蛋最关键的技术是做蛋壳,只要蛋壳做得好,蛋黄和蛋清不好也可以蒙混过关。

  李最后告诉记者,如果是做没壳的卤鸡蛋、水晶蛋、皮蛋、咸鸭蛋,比做鲜鸡蛋容易,而且卖的价也要高。“最容易做的就是咸鸭蛋,要咸可以加盐,要甜可以加糖精,而且煮熟之后,这些假鸡蛋里的蛋清和蛋黄就凝固了,弹性也比真鸡蛋大,吃起来更不容易被识别,还能多赚钱。”

  “鸡蛋”长沙变“鸽蛋”

  临走时,他送给记者一个光盘,并再三嘱咐记者,光盘里什么都有,一看就明白,实在有不懂的地方就用QQ联系。同时反复强调他的电话马上会关掉,这个培训的地点也会换掉,用他的话说,这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还说干这行(指人造鸡蛋技术转让)虽然赚钱,但风险也很大,前一阵子就被工商、公安抓进到局子里刚出来不久,因此要加倍小心。

  话没说完他的手机响了,又有学员来找他学“艺”了……当记者提出要把自己学着做的“蛋清”、“蛋黄”带走时,他同意了。

  记者小心翼翼拿着现做的三枚无壳“鸡蛋”上了车。没想到的是,还没有出了商丘城,便发现“鸡蛋”开始变形。一路上,记者像保护着三枚“宝贝”,但每过一个小时看它一次,就发现它们悄然瘦一圈,到了长沙,竟然从无壳“鸡蛋”变成了无壳“鸽蛋”,里面的“蛋黄”也变成了白色。

(责任编辑:吴佳子)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