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专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资讯专题

求职屡碰壁,还乙肝大学生一个就业的春天

举报/反馈
2009-04-29 13:04:00

  “我在一家重点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数据库。经过3年的努力学习,今年我顺利通过论文答辩,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硕士学位。我满怀信心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却屡屡碰壁,因为我的面前横着一只可恶的‘拦路虎’--很不幸,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我找了一阵子工作,结果总是令人失望,深圳几乎所有上点规模的企业都不接收乙肝病毒携带者。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不敢再奢望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了。”

  “这段时间我的家人也替我操尽了心。我的父母已退休,他们为此成天忧心忡忡,四处帮我联系工作,尤其是父亲,常常为此失眠--好不容易盼到儿子研究生毕业了,却因为患有乙肝而使找工作变得异常艰难。我企盼着社会能给我一个就业的机会,让我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是今年一位刚刚毕业于广东某重点高校计算机系的硕士研究生的一封社会公开求助信。因为患有乙肝,他的求职路变得崎岖坎坷。

  尽管记者在采访各高校的过程中,出于诸多方面的考虑,没有学校愿意透露具体的大学生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目,但武汉大学学生处的一位负责人在采访中向记者表示:“所涉及的大学生数目相当庞大!”

  徐道振是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是肝炎病毒的高发地区,据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全国共有1.2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专家提供的事实表明,中国至少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乙肝病患者。2003年中国高校当前在校的各类大学生已突破2000万,据保守估计,其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大学生患者也至少应该有100万之巨。

  崔献英,中国科技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从事毕业生分配管理工作已有6年。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6年中她最为叹惋、最无法面对的就是那些因为乙肝问题被企业退回来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研究生,什么条件都好,专业也是热门的,最后一查是小三阳,就退回来了。不仅企业退,公务员、政府机关,还有部队都一样,没有任何条件可讲。”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费锍芳告诉记者:“各大高校中这样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困难的农村家庭,我们能做的就是在1年之内为学生改派。1年之后,按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这些大学生的户籍回原地,惟有不同的是注明‘非农业户口’。”费锍芳说:“社会对他们太不公平了。很多学生面试都通过了,就是体检不敢去。为什么?就是怕歧视。任何苦他们都可以吃,但精神上被社会歧视却能把他们压垮!”

  相关高校的毕业生分配办负责人在采访过程中普遍表示,只有通过国家立法强制要求不准歧视,才能达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其实,在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早有规定,对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应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各类宣传中也都介绍,在乙肝传播的途径中,最主要的是医源性传播,比如输血或者注射针头消毒不彻底等引起的感染,这种比例占40%。另外一种重要途径是母婴传播,也占40%以上,其他比如性接触和密切生活接触也会感染。还有权威专家特别指出,大部分成年人能够依靠自身免疫力将病毒拒之体外,成人的感染几率仅为2%。在日常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交往过程当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接触,传染几率很低,甚至不传染。

  但医学理论毕竟是医学理论,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众多大学生遭遇的现实难题并不会因为专家的几句解释就可以解决。因为恐惧、因为担心被感染,社会各单位对大学生乙肝患者是大门禁闭,不敢让这些人进来,更不敢让这些人在身边工作。

  记者曾以大学生求职咨询的身份对上海的10多家非饮食、托幼等行业进行了解,竟没有一家公司表示可以接收乙肝病毒携带者,甚至不愿面谈。

  残酷的现实是,一旦大学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失去了工作的权利!

  转眼又要到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如何消除社会歧视,如何削减社会歧视对大学生就业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危艺)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